600年的故宮長新不舊,片磚片瓦之下究竟有何玄機?

2021年,故宮將迎來第601年。

600年的故宮長新不舊,片磚片瓦之下究竟有何玄機?

今天所稱的故宮,就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亦稱紫禁城。它始建於明永樂四年(1406),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至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這裡曾居住過明清兩代24個皇帝和他們的后妃及一部分皇子,也就是在這裡,封建家族的成員們對全國實行統治。在這座佔地約72萬平方米的“城中之城”中曾演出過中國滄桑史上最為驚心動魄的“帝王將相戲”。

600年的故宮長新不舊,片磚片瓦之下究竟有何玄機?

像赫米蒂奇(Hermitage)、凡爾賽宮(Versailles)、託普卡匹(Topkapi)等一樣,故宮博物院既是博物館又是宮殿建築群,它可以炫耀它的收藏、它的建築、它的歷史。

600年的故宮長新不舊,片磚片瓦之下究竟有何玄機?

紫禁城是中國皇帝的理想之城。寬敞的庭院,大理石平臺,氣勢磅礴的大廳,紅色的牆和金色的屋頂,這些都有著持久的魅力。自建成以來,這片古老建築群的生命和故事一直都深深地埋藏於歷史的深處。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傳統的中心觀,無論是建都、建造宮殿還是建重大的祭祀場所,都試圖尋找天地的正中,以奠定天子居中、四方來朝的政治格局。明代營建紫禁城的時候,也繼承了這種中軸思想,紫禁城作為北京城的正中,自奉天殿(太和殿)中心,向北直抵鼓樓,向南則直達正陽門,全城重要建築均佈置於這條中軸上。形成了以紫禁城為核心,周邊向皇城聚集的京城格局。其“前朝後寢”“左祖右社”“五門三朝”的格局體現了儒家的理念和禮制與陰陽五行的學說。

600年的故宮長新不舊,片磚片瓦之下究竟有何玄機?

在這些歲月雕琢的歷史痕跡中,隱藏了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故宮的每一片磚瓦下,都可以揭開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的真面目。皇城,在大眾的視角里,儘管已經脫下了封建權威的光芒,卻依舊閃爍的文化的光輝,其中有很多細節,也非常值得我們去挖掘,去品味。你可知道中都皇城在規模初具時,為何突然被朱元璋喊停,成了他未完成的理想之城?近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到底宅在養心殿幹些什麼?嘉慶帝為什麼不在登基時給養心殿見新,直接入住?皇帝的臥室後殿,為何也有偷工減料的現象?近兩百年前的清朝宮廷“春晚節目單”上留下了怎樣的文藝華彩?

這些問題,如果你對他們感興趣,那麼下面的這個紀錄片可不要錯過。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故宮博物院聯合出品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於今晚20:00檔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

片子聚焦了古建築修繕保護,對宮牆內的皇室和對宮牆外的天下人之間微不可察的奇妙聯絡做了詳細的記錄。同樣也細膩地呈現了故宮古建修繕的過程和技術,透過對古建修繕領域“廟堂”與“江湖”的互動,展現了傳統中國建築工匠群體的傳承密碼。600年的故宮,見證了無數的歷史事件,傳承了中國工匠的寶貴精神,我們怎麼能夠容忍自己對他的一無所知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