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路過此地修了一口井,600多年間被4個國家搶奪,有何特殊之處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

鄭和七次遠航

,規模龐大,人數眾多,開啟了歐洲地理大發現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可是,卻少有人知道,鄭和下西洋期間,

曾在馬六甲曾經修建了一口井

,這口井在600多年間,被四個國家爭奪。

在繁忙的出海任務中,鄭和為什麼要在馬六甲修一口井?這口井又有什麼特殊之處,引得四國爭奪呢?

鄭和路過此地修了一口井,600多年間被4個國家搶奪,有何特殊之處

01 鄭和三言兩語收藩屬國

1405年6月

,劉家港天朗氣清,風光無限。

鄭和辭別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帶著60餘艘船,2。7萬人,浩浩蕩蕩從劉家港出發,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海上外交史。

劉家港

位於今江蘇省太倉市瀏河鎮,建制於漢唐。明朝時,成為著名的通海門戶。

六月的劉家港鬱鬱蔥蔥,粉牆烏瓦,臨街小樓,亭亭玉立,水波清澈,船舶駛過,畫出長長的漣漪。

鄭和路過此地修了一口井,600多年間被4個國家搶奪,有何特殊之處

遠處的孩童跳著腳,興奮地指著船對給孃親看:“

孃親,你快看,好大的船哦!

旁邊的婦人扎著髮髻,拉著孩子,以免他掉進水裡:“那是大官的船,不知道要去做啥子喲。”

主船上,鄭和長身玉立,遙遙望著遠方,風吹起了他的官袍和長髮,副手稟報:“

大人,可要轉變航線?

鄭和依舊望著遠方,沉著有力:“不必,乘風南下即可。”“是。”手下領命退下。

船隊一往無前,向南進發。

雖是第一次出駛西洋,但是在鄭和有力領導下,團隊一切順利,他們經過了

蘇門答臘

錫蘭

等國家,宣揚國威,壯大了明朝的影響力。

這些國家看到明朝船隊威武,士兵健壯,都心生敬畏。

鄭和將隨船攜帶的

茶葉

瓷器

贈送給這些國家,這些國家將當地珍貴的寶石、香料回贈鄭和。雙方其樂融融,形勢一片大好。

然而,船隊靠近

滿剌加

(今馬六甲)時,副使王景弘因連日奔波,突然生病了。

船上藥物雖豐富,但不利於休養,鄭和因此下令,抓緊駛向滿剌加。

鄭和團隊到達滿剌加後,得到了滿剌加國王的熱切歡迎和妥善照顧。滿剌加國王不僅給他們安排了豐盛的食物,還給生病的副使王景弘

專門安排了一個院子

,派了大夫診治。

鄭和對此表示感謝,也因為副使生病,鄭和在滿剌加多待了些時日,和滿剌加國王有了更深的交談。

這些交流,

讓鄭和與滿剌加國王彼此熟悉起來

。越瞭解,鄭和越覺得這是個知識豐富、見識卓越的優秀人才。

而與鄭和的交談,也讓滿剌加國王瞭解到,明朝國力繁盛,遠非滿剌加可比。

一日用餐期間,滿剌加國王和鄭和照邊暢談邊享用美食。

鄭和讚道:“

滿剌加地處要塞,海產豐盛,是塊寶地,您治國有道!

滿剌加國王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鄭大人謬讚,想必鄭大人早已看出,因水路發達,滿剌加受多國覬覦,我國國力與明朝遠不能比,實在慚愧。”

眼波流轉間,鄭和遙遙向國王舉杯:“您憂國憂民,一片丹心,實在感人。這幾日,您也見到,我大明的繁盛。足可保衛滿剌加安寧。如若您有意,不如向大明進貢些東西,

成為我朝的番薯國

,即可借大明之威保滿剌加一方平安,又可以互通有無,豈不兩全其美。”

滿剌加國王聽後,欣然同意

,當即派宮人取了筆墨紙硯,親自修書一封,請鄭和代為轉交永樂皇帝。

並取當地特色珍珠、寶石進貢,派親衛與鄭和一起,出駛大明。

自此,滿剌加便成為明朝的番薯國,依靠明朝的支援,大力發展,

由貧瘠小國逐漸發展成富庶之地。

開啟了兩國友好交往、互通有無的新時代。滿剌加也成為鄭和每次出海,必經之地。

02 漢寶麗公主和親滿剌加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歷時約2年。

1407年秋,鄭和率領船隊返回

。這次,鄭和不僅帶回了數十船商貿換回的異域珍品,還帶回了沿途多國的朝貢使節。明成祖極為開心,對鄭和大加讚賞。

慶功宴上,各使節嚮明成祖進貢。鄭和嚮明成祖稟告了滿剌加之事,滿剌加的使節當場稟告:

“陛下,滿剌加國王請求您賜婚,懇請迎娶公主,與大明永結秦晉之好。”

明成祖與大臣商議後,同意了此事。

稍後,他傳召滿剌加使節,對其道:

“朕深感滿剌加國王之心,今賜漢麗寶公主為滿剌加國王之妻,願兩國永修和平。”

滿剌加使節當即山呼萬歲,跪下領旨感恩。

漢麗寶公主

容貌顏麗,腹有詩書,還深明大義,在得知要遠嫁滿剌加後,並未自怨自艾,反而儘自己所能,與滿剌加國王和人民友好相處。

也因此,她得到了滿剌加國王的愛重,夫妻和睦,

漢麗寶公主成親時,明成祖派了500名隨從與她同赴滿剌加。

公主乘坐豪華寶船

,身著紅色嫁衣,戴黃金步搖,一舉一動,搖曳生姿,隨行的侍女膚色如玉,引得當地市民傾巢而出,競相觀看。

人群中,有個懷孕的婦女也擠在裡面,搶著看,旁邊的人勸她:

“快回去,別把肚子裡的孩子擠沒嘍!”

她卻說:“孩子年年有,迎娶公主可不是年年有啊。”可見當日和親盛況。

滿剌加國王對漢麗寶公主愛慕有加,為了給漢寶麗公主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他下令國內仿照明朝的建築特色建立“中國居住區”,供公主和侍從們生活起居,漢麗寶公主對此非常開心。

婚後,漢麗寶公主為滿剌加國王生了兩個兒子,還把中國的技藝傳到了滿剌加,

在這一時期,滿剌加達到了當時的繁盛時期。

03 鄭和修建三寶井

第一次下西洋的繁盛讓明成祖大為開懷,很快便派鄭和第二次下西洋。這次下西洋與第一次路線相似,鄭和輕車熟路。

路過滿剌加國時,他奉明成祖之命,

特意去看望漢麗寶公主。

當得知漢麗寶公主一切安好後,鄭和很是欣慰,但在瞭解到,這裡淡水急缺,公主用水不便後,他馬上奏請滿剌加國王

為公主修建一口井

國王當即同意。

鄭和命團隊中富有經驗的勘探員選址,在中國居住區內開始鑿井。當時科技不發達,鑿井全憑人力,其間之艱難,與今天不可同日而語。

鄭和派船隊中的精兵侍衛,一齊上陣。

一鎬一鎬地挖,一錘子一錘子地砸

,速度極為緩慢,也極為辛苦。

精兵猛將中,不少人手都磨出水泡,磨出繭子。

出水了!

”已經筋疲力盡的將士們看到水,激動不已,高聲吶喊。有士兵迅速彙報鄭和。

然而,待鄭和到達時,卻看到,

水質渾濁

,根本不是清澈可飲用的。

勘探員在旁邊皺眉,非常疑惑,憑他的經驗,此處是取水的絕佳之地,怎麼會渾濁呢?只能匆匆忙忙,重新選址。

士兵們看到此情此景,大失所望,覺得這麼久的力氣全白費了。

這時,只見鄭和卻大手一揮,喊道:“

拿水瓢來!

旁邊的小兵不知道他要做什麼,忙遞了個水瓢上來。

鄭和用水瓢盛了一瓢水

,就要喝。

旁邊的人見狀,大驚,紛紛勸誡:“

不能喝啊!

”這渾濁的水,喝了拉肚子不說,嚴重的可是要人命的,

可鄭和沒聽他們的,不管不顧一飲而盡。

說來奇怪,就在鄭和飲下後,水井裡的水汩汩流出,

逐漸變清澈了

,眾人大驚,紛紛跪下高呼,菩薩顯靈。

這一奇觀逐漸流傳出去,被百姓熟知,大家都說這是一口神奇的井。漢麗寶公主去世後,這口井開始對外開放,百姓來井裡打水喝,極大地方便了當地人的生活。

井水晶瑩而見底,甘甜而清冽,喝到了淡水的人民,吃水不忘挖井人,便給這口井命名:“三寶井”,取自鄭和名字裡的三寶之意。

表達對鄭和的紀念與感激。

04 三寶井有何神奇之處,竟為被數國爭搶

“三寶井”神奇在何處?

據當地人說,“三寶井”不僅水清澈而入口甘醇,喝井水後更能祛病養生,有古文為證:水極清冽甘美,市人競喜飲之。馬來人則群集井畔,汲其水以沖涼,謂可祛病延年。故井上汲水者,終日紛紜不絕,亦一奇觀。

更有甚者,有傳言,喝了“三寶井”的水,能百毒不侵,祛病延年,還能降妖除魔,這種神奇的功效,讓“三寶井”在當時在人們心中極為神聖。

為“三寶井”的神秘色彩更添一筆的是,鄭和七次下西洋,

五次路過滿剌加

,每次路過,鄭和都會拜訪漢麗寶公主,並飲用“三寶井”的井水。

在古代,航海極為危險,古人科技不發達,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中航行,極容易迷路。但是,

鄭和卻能屢次找到滿剌加

,讓世人稱奇。

當地人傳言,是因為喝了“三寶井”中的水,受到了神明的指引,方能讓他此次平安。

因此,每次當地有人遠行,都要飲用“三寶井”中的水,

寓意能順利平安地回來。

十五世紀初,葡萄牙開始對外殖民,攻入滿剌加,將當時的統治者馬來西亞趕下了國王寶座。在瞭解“三寶井”的傳奇後,派兵佔領了這個地方。

但是,他並沒有飲用這裡的水,而是企圖以此控制當地百姓。他的做法就是,

向井裡下毒。

貧苦的百姓不知道井水有毒,飲用後,發現渾身異常難受,而為了得到解藥活命,他們只能聽從葡萄牙殖民者的命令。

葡萄牙透過這樣骯髒的方式,控制了滿剌加也就是現在的馬六甲。

隨著歐洲國家的強大,荷蘭、英國也不甘寂寞,遠航征戰,

先後佔領了馬六甲海峽。

炮火轟鳴,鐵蹄踐踏

,科技包裝下的炮火遠不是亞洲古老又和平的農耕文明可以抗衡的。

無情的歐洲士兵下船後,殘忍的搶奪當地百姓的糧食、水源,視當地人的生命如草芥。

當地人只要有稍微的反抗,殖民者就對這群手無寸鐵的人開始仇恨一般地追殺。當時的馬六甲,屍橫遍野,火光漫天,哀嚎不斷。

英國佔領馬六甲後,瞭解了三寶井的前世今生,就派重兵把守,

不允許任何人飲用裡面的泉水

,把泉水視為珍寶。

後來,世界大戰爆發,歐洲列強牽涉其中,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逐漸減弱。

馬來西亞人民養精蓄銳,透過艱苦鬥爭,

終於奪回了馬六甲的所有權

。而這時,距離馬六甲海峽被侵佔,已經整整過去了600年。

以“三寶井”的爭奪為點,連點成面,可以看出,“三寶井”之所以被爭奪,不僅因為它的傳奇功效,更因為馬六甲海峽卓越的地理位置。

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通道,直至今天,

仍有世界四分之一的運油船

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這重要的戰略地位,讓馬六甲海峽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沒有能力保衛國家,這個要塞就會被強國奪走。

“三寶井”600年的殖民歷史,赤裸裸展示了弱國無外交的可悲。

幸運的是,戰爭終將結束,戰火熄滅,

一切迴歸和平。

在馬來西亞統治馬六甲海峽後,

“三寶井”被妥善儲存了下來。

今天的井水上方,

鋪蓋著緻密的鐵絲網

,當地人已不再從裡面打水,但是,“三寶井”作為中國和馬六甲之間睦鄰友好的見證,被兩國人民牢牢記在心間。

不少中國人去旅遊時,都會專程去遊覽“三寶井”,見證那個遙遠年代國力的繁盛,而當地人要出遠門時,還是會習慣性去“三寶井”拜一拜,請求神明保佑。

三寶井的形象,就和當初那個高大的“鄭和”一般,帶著龐大的船隊,

將文明和富裕送到了這裡來

,讓人永久懷念。

參考文獻:

1。《鄭和下西洋的海權性質》;張曉東;《史林》2021年4期

2。《鄭和登陸馬六甲以後: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王潤華;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21年4期

3。《軟實力和硬實力:鄭和下西洋與滿剌加》;安煥然;《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21年4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