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走紅網路的山西“塔堅強”:半邊懸空屹立在山尖上,今卻成這樣

我國有一類建築型文物“文峰塔”,在全國各地都是比較常見的。這些文峰塔建造的起始由來,大多因為風水一說,但也有少量的文峰塔是帶有宗教性質的。“文峰”二字,寓意為人才輩出,如同群山聳立之勢,因此文峰塔代表著古代封建統治者對人才的渴求,也體現了當地官員和民眾對地域內所報有的美好憧憬。

曾走紅網路的山西“塔堅強”:半邊懸空屹立在山尖上,今卻成這樣

在山西,有一座文峰塔,由於風雨的洗禮,塔的基座都被破壞。但是它屹立著沒有倒塌,因而被稱作“塔堅強”。山西省祁縣文峰塔曾得到民眾們的一致關注,當然這並不是由於它本身的價值,而是因為它獨特的造型和神秘的過往。

雖然這座文峰塔已經被摧殘的不像樣,但其實歷史並沒有那麼遙遠,塔建造於明清時期。之所以無法確定究竟為哪個年代,主要是因為此塔從未出現在山西省的地方誌中,也沒有在明清的正史中出現過。沒有建造時的記錄,專家便只能根據現有工具大致測得文峰塔的年代。

曾走紅網路的山西“塔堅強”:半邊懸空屹立在山尖上,今卻成這樣

文峰塔下是八米的土包,本身的塔身為四米。正是由於文峰塔建立於土包的尖兒上,所以更顯示出它隨時傾覆的危險。由於其制式近似清朝,所以對於它的出身,專家們更傾向於清代所出。不過對於它的由來和建造原因,其實也有不同的聲音。

在塔的北側,刻有“鍾英毓瑞”四個字,這個詞近似於鍾靈毓秀的意思,指的就是人才濟濟。但是對於這四個字,究竟是在塔建造之時所刻還是後人為了祈福所刻,就不得而知了。此處我們可以援引另一座文峰塔的歷史,便能夠明晰這種猜想的合理性。

曾走紅網路的山西“塔堅強”:半邊懸空屹立在山尖上,今卻成這樣

比如我國最為出名、年代最悠久的河南安陽文峰塔,此塔雖名為“文峰塔”,然而卻是一座佛塔。它的原名叫天寧寺塔,位於天寧寺內,其本意如名字所示,就是宣揚佛教的思想。它出自五代後周廣順二年(公元952年),有大約1000年的歷史。其塔制式曾經於清代重修過,為藏式喇嘛塔,塔身刻蓮花圖案。

之所以它被稱為雷峰塔,是因為在清代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時,彰德知府黃邦寧給它刻了個牌匾“文峰聳秀”,因此它又被賦予的文峰的寓意。其實天寧寺塔不僅在清代重修過,在塔本身可以看到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痕跡。包括我國各地其它著名的文峰塔,均有整修歷史。因此對於山西省祁縣文峰塔,不能因為它塔身上能測得明清時的痕跡,就認為此塔一定是明清時期,“鍾英毓瑞”這四個字也有可能類似於我們現在遊客寫的“到此一遊”,只是後代人強加的內涵。

曾走紅網路的山西“塔堅強”:半邊懸空屹立在山尖上,今卻成這樣

那麼,此塔的歷史起源於何處呢?有這樣兩種猜測。第一種猜想是基於《山西晚報》所報道的內容:“經專家現場勘察初步判斷,這座塔建於晚清時期,並不叫文峰塔,而是村裡普通的風水塔,叫澗村塔,屬於未定級的文物,也不是文物保護單位。”風水塔也就是文峰塔的含義,與科舉制度應運而生,表達了當地人想高中狀元的想法。

第二種猜想是基於當地的老人口口相傳的謠言。這座塔的塔身下方名為九溝山,周圍是九座墓地,而墓地的主人為梁村裡一大戶人家。為了使家族綿延興旺,於是該墓的家族特地在墓地中央的九溝山上方建立墓塔。九溝山遠遠望去,恰似一個元寶的形狀,而塔所在的位置,正好是九溝山中央,也就是“元寶”中間略微凹陷的地方。

曾走紅網路的山西“塔堅強”:半邊懸空屹立在山尖上,今卻成這樣

這座墓地也並不是起源於清朝,而是明代時建造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與當地好幾座明代的墓塔制式相似,比如祁縣子洪村雙墓塔(胡應奎墓塔)。而它如今的破敗,更是此塔為墓塔的最佳證明。祁縣文峰塔2014年在網路上躥紅之前,一直籍籍無名。塔基座受損根本不是緣於風雨的侵蝕,而是洛陽鏟挖掘的痕跡。塔被破壞是因為有盜墓賊挖掘塔身,想進入塔內。塔尖原存放墓地主人的筆墨,已經於70年代的時候被盜取。

可以看出,其實第二種猜想是比較符合現實依據的,因為地方誌中從未記錄過此塔的由來,如果它是官方的手筆,肯定會有記載。既然無記載,且從來沒有受到過重視,證明它很大機率是私人所建。不過無論是公是私,都是年代較遠的古物,在它還未倒塌前修繕並保護,也是必不可少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