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的背影

清溪是一頭牛犢,緊貼河床,“譁”地從高田山腳下綠蔭深處闖出。古橋擰成一個結,河溪到了暘坑村頭,猶豫著,要不要鑽過去,一下被橋孔套住。溪水一閃,轉個身,哧溜從橋的腋下逃逸。更多的古石橋,張開彎月形的洞口,牢牢瞄準溪水。垂下的藤蔓是韁繩,勒住了牛犢的跳躍。溪流平緩安靜下來,以綿軟的姿態匍匐在同樣被馴服的石頭邊。村頭、村中和村尾,三座千年石橋,一起將小溪牽引到村中,遂成水街。

暘坑,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大山深處一個古老的小村莊。群山連綿,山坳裡有幾十戶人家,目之所及,房前屋後,滿村皆青石,大大小小,蔓延出歷史的厚重與滄桑。房基的青石板,一頁頁疊壘而成。石階一層層鋪成詩行。斷垣殘壁處,地基輪廓清晰,青石是肥壯的種子深埋地下。

這裡石頭雖多,卻沒有一塊是多餘的。每一塊石頭都被石匠精心打磨過,安放在恰到好處的位置。沿河兩岸護坡,密密麻麻的石頭豎起的牆,宛若臨水而開的蓮花,一朵朵,自村頭延伸到村尾。水鳥飛過,丟下一串歌聲,河溪跟著唱了起來,清脆似牛鈴。橫穿村莊的溪流,是一條貫穿全村的水街,東來西去,三座古橋連通南北。兩岸人家雞犬之聲相聞,人們隔河相互問候。沿河水街鋪清一色規整的青石板。河邊石頭上鑿出的孔洞,依稀留存著護欄的榫口,訴說當年憑欄人的故事。

緊挨村莊的菜園與田疇,依山而耕,一丘丘,亦由石塊堆砌而成。普通的石頭,被暘坑人塑造成了藝術品。小村莊的歷史從南唐末年開始,史載該村共出舉人10人、武科舉人3人、進士7人。自宋至清末,學舍書屋就有20餘處。全村曾有石牌坊7座、大小宗祠13座、石拱橋5座,已湮沒於歲月中。

河水、木杵、石板和衣物,冰冷,堅硬,在女子溫熱柔軟的手中被捏成一串串“噼裡啪啦”的歌聲。伸向河裡的石階,斜逸著將女子的雙腳送上岸。竹籃裡的水,一滴滴往下掛,水滴隨著女子,走進悠長巷弄。一抹明亮的陽光,穿過窄窄的兩堵舊牆,驅散陰暗與潮溼。苔蘚含蓄地綠著,青石板的縫隙鑽出狗尾巴草,生命的氣息無處不在。這裡曾有深宅大院,高高馬頭牆上掛著一輪彎月。如今,唯有平鋪的光潔青石板儲存著古色古香的原樣,新式徽派農房拔地而起。溪水出村,過王源橋,一步一回首。王源橋橋面青石平坦,此處是古人用以祭拜、祈福、求雨等活動的場所。

暘坑不是坑,是一條大山深處的街,是古徽州遠去的背影。夕陽如金,溪水長流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