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繪就“人海和諧”美好畫卷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心

秋高氣爽,陽光明媚,廈門下潭尾紅樹林公園裡枝葉隨風搖曳,市民遊客沉醉其中,享受這片“城市綠肺”帶來的清新空氣與安靜愜意。

經過多年探索,廈門走出了一條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環境汙染防治與合理開發、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人海和諧”共生之路,繪就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

  修復海洋生態

  加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

廈門擁有海域面積355平方公里、海岸線194公里、海洋生物近2000種。多年來,廈門大力開展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紅樹林是典型的海洋生態系統,其中底棲魚、蝦、貝、藻等種類眾多,還有中華鱟等瀕危物種,加強紅樹林的保護和修復一直是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的重要內容。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依託高校科研力量,爭取國家“南紅北柳”“藍色港灣”等生態工程專案的資金,大力開展紅樹林生態修復。目前,廈門灣紅樹植物分佈在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和翔安5個行政區域的27個點,總面積近200萬平方米。

廈門市海洋發展局重大重點專案辦副主任餘炎烽對記者說:“在人工恢復重構面積最大的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紅樹林長勢良好,底棲生物的多樣性已凸顯,魚、貝、蝦蟹類的物種數、個體數均成倍增長,還吸引了白鷺等多種鳥類到紅樹林棲息、灘塗上覓食,形成了良性的生物生態鏈。”

廈門還是全國唯一一個在城區就能見到中華白海豚的城市,不時就有海豚結伴出遊、騰躍水面。廈門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關注中華白海豚保護。1997年,廈門在全國率先建立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同年10月,廈門在全國率先出臺中華白海豚種群及棲息地區保護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廈門市中華白海豚保護規定》。

廈門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監測與宣教科科長許靜介紹,中華白海豚處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其生存環境幾乎涵蓋了同片海域中其他所有海洋物種的生存環境需求,保護它們就相當於為同片海域的其他物種及其棲息地撐開了一頂“保護傘”。

經過20餘載努力,目前,中華白海豚在廈門海域種群數量穩定並逐步提升,由20世紀90年代的60頭,穩定到了近幾年的近100頭,棲息地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在廈門與中華白海豚“相遇”,如今已不是難事。

  保護開發並重

  踐行“人海和諧”綠色理念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海洋是廈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也是資源富集的“聚寶盆”。廈門對海灣的有力保護帶來了旅遊文化產業和海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廈門持續推進養殖清退、增殖放流,18年來共放流魚、蝦、貝、蟹等35億尾/粒,嚴格實施伏休制度,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開展海漂垃圾的打撈,保護海島、岸線及沙灘修復等一系列愛海護海舉措,不僅讓廈門收穫了風景優美的海濱浴場和沙灘文體賽事活動區域,而且持續釋放了“綠色GDP”動能。

2017年8月,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碳中和專案啟動,確定廈門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碳中和專案所在地。透過種植580畝紅樹林,在未來20年完全“吸收”會晤期間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從而實現零排放目標。這是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歷史上第一次實現“零碳排放”。

今年7月,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廈門市碳和排汙權交易中心)成立全國首個海洋碳匯交易服務平臺,標誌著廈門向藍碳領域邁出堅實一步。據瞭解,廈門還將在廈門產權交易中心首宗海洋碳匯交易成功經驗基礎上,探索打造全國藍碳研究和交易中心,助力藍碳經濟發展,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持續邁進。

  釋放藍海潛力

  促進海洋經濟駛向“深藍”

在廈門翔安區傳統漁村歐厝的海邊,一片嶄新的海洋經濟高新園區正在孕育,園區計劃用地12。9平方公里,建成後,將以海洋生物醫藥與製品、海洋高階裝備與新材料、海洋資訊與數字產業、漁港經濟及高階濱海旅遊、海洋種苗業、藍碳及海水綜合利用六大產業為主導產業,以海洋研發創新載體、海洋高階服務基地為兩大配套支撐,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發展海洋經濟已經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經過多年努力,廈門海洋經濟地位不斷凸顯,海洋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海洋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向海而興,廈門高站位構建現代化的海洋產業體系,佈局建設若干重大海洋科技基礎設施。目前,廈門共有26家海洋龍頭企業、25家海洋高技術企業,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高階裝備、海洋高技術服務、海洋生物種業等14條產業鏈不斷髮展壯大。去年,廈門市海洋生產總值1405。29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的22%,呈現以第三產業為主體、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海洋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海洋經濟發展漸入佳境。

據瞭解,“十四五”期間,廈門市還將繼續加快推進國際海洋經濟示範區、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市建設,內外兼修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全方位激發城市科研活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增強海洋經濟發展可持續性和韌勁。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21日 02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