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水清岸綠暖民心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星期五晚6點,位於松花江畔的吉林省吉林市通潭東區廣場,73歲的才文榮排在廣場舞隊伍的最前面,踏著節拍跳得開心。

“要說頭些年,我都不咋溜達,江邊兒淨是草沒有道,能休閒的地方也少。現在,沿著江邊兒走,到處都是你們年輕人說的‘打卡點’,我們老姐妹們也可喜歡拍照啦!”才阿姨說。

近年來,為守護青山綠水,吉林市下了不少功夫。2018年,吉林市作為吉林省唯一的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透過水利部驗收。吉林市抓住這一契機,以河湖長製為抓手,統籌推進松花江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實施松花江百里生態長廊-長白島水生態修復專案,下定決心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為群眾建設幸福河湖,把“試點”變為“示範”。

“松花江流域開始生態綜合治理後,我們街道的環境跟著越變越好。綠化面積不斷擴大,困擾居民的雨汙水氣味得到徹底解決,轄區內3個老舊小區和部分住宅樓同步開啟改造工程。”通江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孫德洪說。

吉林市水利局河湖管理處處長李勝介紹,松花江百里生態長廊專案集河道防洪、堤路延展、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等於一體,為的就是透過專案建設改善松花江沿岸整體生態環境,提升沿江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群眾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那沿江兩岸的堤上是彩色瀝青鋪的腳踏車道,堤間有觀景木棧道,堤下的人行甬道都在草坪花叢中。”北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孫世浩說,他和同學經常去江邊讀書、散步。

孫世浩所說的正是吉林市藉助松花江百里生態長廊工程建成的三級慢行系統。在曲徑通幽的三級慢行系統佈局中,還合理地增設了景觀平臺、座椅、涼亭、健身遊樂等設施。

同時,吉林市還對老工業基地形成的舊城區及棚戶區實施全面改造和整治,到2021年共改造老舊小區103個,5。9萬戶居民受益。

距離通江街道不足1公里的長白島溼地公園,是吉林市沙鷗翔集的水生態“名片”。6月中旬,護鳥志願者任建國正在江邊望著雌鴨帶著幼崽活動。此時,正是夏季候鳥的繁殖期,50多隻野鴨已在江面的“漂浮鳥巢”中繁殖了二三百隻幼崽。

長白島原是吉林市一個雜亂無章的無名島。2019年,吉林市透過河道整治、景觀打造、綠化亮化,將這裡打造成溼地公園,逐步孕育豐富的溼地生態系統,為候鳥提供了棲身之地,也為市民休閒、觀鳥搭建平臺。

有著26年護鳥經驗的任建國說:“長白島溼地修復得很像樣子,眼看著來這兒越冬的候鳥從最開始的幾隻增加到現在的8000多隻。”

“這樣的環境誰能不喜歡啊?”只要一閒下來,江畔社群居民董立波就往松花江邊跑。

由江得名、依江而展、因江而美,更因江而興!今年端午節3天小長假裡,吉林市迎來國內遊客72。1萬人次。登山望遠、沿江漂流、溼地觀鳥、夜觀松江,松花江兩岸遊人倍增。6月16日,端午剛過,吉林市又召開“清爽吉林市 輕奢遊一夏”2022年夏季文旅產品新聞釋出會,推出避暑度假、親水遊樂、文化傳承等8大類旅遊線路產品迎接八方遊客。

夏可避暑,冬賞霧凇。近年來,吉林市沿松花江開展文旅活動年均40餘項,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更帶動了群眾創業就業,拉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松花江,江水清,夜來雨過春濤生,浪花疊錦繡縠明……”《松花江放船歌》吟唱的畫面在吉林市栩栩如生。

(本報記者 任爽 本報通訊員 蘆猛)

【來源:光明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