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書法家鮮于樞為妻求畫,一幅大盤子竟被一個大盤子畫出

600年前,元朝一個名叫李順甫的小官從外面買回了一個“大盤子”,李順甫對妻子說:“我想著你會烙餅,而我瞧著它也特別喜歡,就給帶回家了,是在一村民那發現的,沒花多少錢。”

元代書法家鮮于樞為妻求畫,一幅大盤子竟被一個大盤子畫出

妻子聽後也是喜笑顏開,拿著“大盤子”就去了廚房。但非常巧合的是,李順甫與元代書法家鮮于樞有些交情,李順甫曾一心想要求得鮮于樞的字畫,兩人因此就有了往來。

有一天,鮮于樞到李順甫做客,就無意撞見李順甫的妻子用“大盤子”烙餅,而鮮于樞也是一眼相中了這個“大盤子”,倒不是認為它能用來烙餅,鮮于樞平日除了書法,還喜歡研究古董,所以他覺得這“盤子”不同尋常。

元代書法家鮮于樞為妻求畫,一幅大盤子竟被一個大盤子畫出

鮮于樞便向李順甫請求看看“盤子”,李順甫對古董文物沒有多少了解,但為人豪氣,當即就從妻子手中拿過“盤子”,遞給了鮮于樞。鮮于樞仔仔細細查看了上面的銘文,也就清楚了這是一件價值不菲的文物,於是花錢從李順甫手上買走了。

原來這是“西周宣王五年青銅兮甲盤”,上面記載了兮甲跟隨周宣王征伐玁狁,對南淮夷徵收賦貢的事情。兮甲便是西周賢相尹吉甫,金文作兮甲,他也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採風者、編纂者。

元代書法家鮮于樞為妻求畫,一幅大盤子竟被一個大盤子畫出

兮甲盤出土於南宋時期,後來南宋滅亡,宮殿裡的許多古董文物也就遭到了掠奪,兮甲盤也就流落到了民間。而兮甲盤原本是有盤足,但由於民間百姓不清楚這是件文物,通常是將其當作廚房用具,所以就把盤足給折斷了。

據相關記載,兮甲盤到清末,是收藏在晚清著名篆刻家陳介棋手中,陳介棋的父親陳官俊是嘉慶年間的進士,歷任禮部、吏部、工部、兵部尚書,因為父親的關係,陳介棋從小是在京城讀書,並且格外喜歡古董文物,陳介棋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曾建造有“萬印樓”,用於收藏他從各方蒐集來的近萬方的秦漢古璽和一萬多件的文物珍品。

元代書法家鮮于樞為妻求畫,一幅大盤子竟被一個大盤子畫出

清朝結束後,兮甲盤就銷聲匿跡了,由於戰爭的緣故,我國有不少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因此日本等國都曾傳出過發現“兮甲盤”的訊息,但最終被證實是偽造的。

直至2010年,有一個沒有透露姓名、旅居在美國的華人在一家小型的拍賣會上發現了“兮甲盤”,從而毫不猶豫花重金買下。2014年,兮甲盤悄悄回到了國內展出,並且經過了多位權威專家鑑定,確定為真品。

而兮甲盤有著很高的歷史價值,上面的銘文還講到了我國西周時期的官制、戰爭、封賞、稅賦、奴隸、貿易管理等諸多細節銘文。

元代書法家鮮于樞為妻求畫,一幅大盤子竟被一個大盤子畫出

2017年7月15日,兮甲盤現身西泠印社2017年春拍現場,被拍出了1。85億元人民幣的高價,加上佣金成交價,就是2億多元,再次重新整理了我國古董藝術品的拍賣紀錄,而兮甲盤“最貴平底鍋”的稱呼也不脛而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