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本人認為是以水為名,水之南為陰,水之北為陽,濟南有滎水?

滎陽,本人認為是以水為名。水之南為陰,水之北為陽。比如河南的淮陽、江蘇的淮陰都是因淮河而得名。所以,歷史上應該在滎陽的南邊有一條河叫“滎水”。

《山海經·大荒南經》:“有滎山,滎水出焉。”本人不能確定這“滎水”是不是在滎陽之南,但與濟南命名有關的濟水確實有一段叫滎水。

《尚書·禹貢》記載:。

“導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

這是濟水流經的路線,其中說到濟水進入黃河,然後又從黃河流出,稱為“滎水”。

滎陽,本人認為是以水為名,水之南為陰,水之北為陽,濟南有滎水?

本人這個問題,一是因為題目是我的粉絲,表示支援。再一個我研讀《史記》對滎陽有一定的瞭解。

滎陽,今屬河南鄭州轄區,是古老的城邑,原是戰國時韓國的領地。《史記·韓世家》記載,韓桓惠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48年),“秦拔我城皋、滎陽”。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國後,在滎陽附近的山上建敖倉,儲積大量糧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圍攻滎陽,與秦軍大戰,吳廣就戰死於滎陽;楚漢戰爭時,滎陽更是成了爭奪的中心。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漢軍滎陽,築甬道屬之河,以取敖倉粟。”

劉邦與項羽在這裡長期對峙、反覆爭奪:

滎陽,本人認為是以水為名,水之南為陰,水之北為陽,濟南有滎水?

(漢王)至滎陽,諸敗軍皆會。蕭何亦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復大振。楚起於彭城,常乘勝逐北,與漢戰滎陽南京、索間,漢敗楚,楚以故不能過滎陽而西。

漢軍滎陽,築甬道屬之河,以取敖倉粟。漢之三年,項王數侵奪漢甬道,漢王食乏,恐,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

項王欲聽之。歷陽侯范增曰:“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項王乃與范增急圍滎陽。

漢王則引兵渡河,復取成皋,軍廣武,就敖倉食。

最終,劉邦駐守滎陽,得到的敖倉的糧食。所以,最後劉邦得到天下,不能不說佔據了滎陽,取得了先機。

滎陽,本人認為是以水為名,水之南為陰,水之北為陽,濟南有滎水?

今日之滎陽,有各種文物古蹟181處,國家級2處,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古城。而且與時俱進,經濟位列全國百強縣。

希望我的能對題目有所幫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