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第一美女,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含冤千年, 至今沒洗清冤屈

讀過《水滸傳》的朋友,大都有這樣一個認識,那就是《水滸傳》完全是一個男人的世界,其中充滿了血腥與暴力。而且,這部作品主要圍繞樑山一百單八將展開,而這一百零八人中,有一百零五個是男性角色。可見女性在這部作品中的存在感之低。可是,就算這樣,其中依舊湧現出了數位的奇女子。接下來,小編便帶領大家,逐漸瞭解一下她們令人敬服和唏噓的地方。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第一位奇女子。自《水滸傳》成書以來,有一個女子,便被釘在了恥辱柱上,直到如今,依舊被世人不齒。然而,小說中的她,並非水性楊花之輩,她心比天高,奈何命比紙薄,她想反抗那個黑暗的社會,卻用錯了方法。更可悲的是,她原本有歷史原型,卻因為一樁誤會,變成了文人墨客消遣的物件,變成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她是誰呢?

經過前面這一段介紹,相信大多數人都已經猜到了,她不是別人,正是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蓮。在大多數人看來,她都是水性楊花的,畢竟她原本就與一些無賴不清不楚,之後又試圖勾引過武松,最終又與西門慶有了私情;而且她是心狠手辣的,因為她被武大郎撞破私情的時候,並不羞愧,反而慫恿西門慶與武大郎撕打,之後又親手毒殺了武大郎。然而,如果我們細讀水滸,就會發現,她是一個可憐又可悲的女子。

一、心比天高

潘金蓮並非從最初的時候,就水性楊花的。小說第二十四回中提到,“那清河縣裡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作潘金蓮。年方二十餘歲,頗有些顏色。因為那個大戶要纏她,這女使只雲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意思是說,她本是大戶人家的丫鬟,被主人看中了之後,卻向主母求助,不肯依舊,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個非常要強的女子。

另外,武松第一次去武大郎家的時候,她也曾對武松發牢騷說“奴家平生快性”,見不得武大郎的窩囊,希望有個強有力的依靠。如此看來,她是一個非常爽利的女子,什麼事情都豁的出去。

二、命比紙薄

她在大戶人家的時候,以為向主母告發了家主的調戲,就能夠擺脫被折辱的命運,可惜她小看了世道的黑暗——“那個大戶以此恨記於心,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

於他。”而武大郎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不但身材矮小,還長的非常醜陋,人稱“三寸丁古樹皮”,而且非常窩囊。於是潘金蓮與他成親之後,經常受到當地一些輕浮子弟的調戲,卻無可奈何。後來,武大郎也沒想出什麼反抗的方式,只能帶著潘金蓮一起把家搬到了陽穀縣。

可是這些問題,是搬家解決不了的,於是長期壓抑的潘金蓮,越發渴望一個強大的,可以依賴的人心現。但見識和學問,限制了她解決問題的思路,因此她走上了一路錯誤的道路,並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先是勾引武松,後與西門慶有了姦情,最終因毒殺武大郎一事,死在了武松手中。

三、含冤千載

更令人唏噓的是,潘金蓮這一角色,並非《水滸傳》中原創的,而是有歷史原型的。只不過,她的歷史原型,並非《水滸傳》中的蕩婦模樣,而是名門淑媛。另外她的丈夫武植,也是一個偉岸的奇男子,雖出身貧寒,卻透過寒窗苦讀,成為了一方父母官,倍受時人敬重。

武植的墓碑上刻著:“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愛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似,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那麼為何如今他們夫妻的名聲,尤其是潘金蓮的名聲,變成了這般模樣呢?原來,武植為官清廉,他的一個同窗好友,前去投奔他,想謀個一官半職,卻未能如願,於是從武植處離開,返回故鄉的時候,一路編排武植夫婦的醜事,大肆

抵毀。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他編出的故事,廣為人知,流傳至今,可是武植和潘金蓮的名聲,卻完全被毀了。可更令人唏噓的是,武植雖然未能他的同窗,安排職位,卻用自己的私產,在好友的故鄉,為其置辦了田產,算是仁至義盡。

也就是說,真實歷史上的潘金蓮,比《水滸傳》中的她,更令人唏噓,畢竟一個好好的名門淑媛,卻傳成這等形象,直到如今都未洗清冤屈,換誰都難以接受。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水滸傳》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