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很能幹,百官說是千古一帝在世,皇帝打心底喜歡,卻忍痛處死!

p世上最無情的就是帝王家,皇上要時刻提防周圍的人搶皇位。當年唐太宗殺了自己的兄弟才登上皇帝之位,因此唐代時期,皇帝在這方面尤其警惕,皇帝提防自己的兒子,兒子們之間又互相猜忌,使得唐朝皇位爭奪戰更是兇殘。

兒子很能幹,百官說是千古一帝在世,皇帝打心底喜歡,卻忍痛處死!

玄宗李隆基,本就是個比較殘忍的人,他曾在一日內剝奪過三個兒子的繼承權,還把廢太子李瑛給殺了,因為其他兄長被廢、被殺,按資排輩,李亨就這麼登上太子之位。因有這麼一個父親,但是李亨心裡卻很害怕,害怕和前面幾個哥哥落得同一個下場,所以平常他很小心謹慎,生怕受到猜忌。但是唐玄宗對他仍是猜疑萬分,幾次三番的試探他,讓他更是寢食難安。

安史之亂是唐朝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打這以後唐朝就走了下坡路,但對於李亨來說這卻是個好時機,他利用父親唐玄宗逃往西蜀的緩衝時刻,搖身一變成為了唐肅宗。在安史之亂中,唐肅宗的第三個兒子建寧王李倓,展現出非凡的軍事能力。在安史之亂初期,李倓就分析清楚天下形勢,建議他的父親趕緊召集兵馬、聯絡各地,就這樣,李亨才能成功登基。

兒子很能幹,百官說是千古一帝在世,皇帝打心底喜歡,卻忍痛處死!

在戰場上,李倓經常當先鋒官,一馬當先的衝在隊伍前面,所向披靡,多次打敗安祿山、史思明的軍隊,百官都誇讚李倓是李世民再世,有李世民的雄風。

然而作為父親,唐肅宗對這個兒子也是打心眼裡喜歡,喜歡雖喜歡,卻也讓肅宗很是煩惱,自己的兒子這麼能幹,幫助自己打天下,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可惜李倓不是太子,李豫才是太子,雖然按才能來說,李倓顯得更合適一些,但是李豫畢竟是嫡長子,更為正統。這樣一來,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就像李建成和李世民,李亨的腦海裡不禁浮現出了手足相殘的場景。

兒子很能幹,百官說是千古一帝在世,皇帝打心底喜歡,卻忍痛處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唐肅宗聽從了李泌的建議,讓太子李豫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多多打仗,立下戰功,不要被自己的弟弟比下去。然而,唐肅宗對李倓並不是很放心,他仍然擔心李倓會成為第二個李世民。妃子張良娣和宦官李輔國,與李旦之間有過節,所以他們兩個對唐肅宗進讒言,汙衊李倓因為沒當上大元帥,疑有反心。唐肅宗一聽,立馬就緊張起來,在他看來這是李倓馬上要起兵造反的徵兆,所以賜死了李倓。

李倓死後沒多久,唐肅宗又反應了過來,李倓是被汙衊的。李豫和弟弟李倓關係很好,也深知弟弟絕對沒有要謀反的意思,他每一次想到弟弟,都會大哭不止。張良娣深知已經得罪太子李豫,害怕他登基之後弄死自己,所以就想擁立李係為皇帝。在病重不能起身的唐肅宗面前,太子李豫和李輔國殺死了張良娣和李係,唐肅宗本來就膽子小,再加上病重,一下子給嚇死了。

兒子很能幹,百官說是千古一帝在世,皇帝打心底喜歡,卻忍痛處死!

李豫當了皇帝以後,追封李倓為承天皇帝,追封逝去的人為皇帝,這在歷史上可以說是罕見。而且李豫還親自為李倓發喪,但是送葬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怪事。送葬隊伍走到城門口時,靈車怎麼推也推不動,唐代宗就對李泌說,我弟弟這是蒙了冤,心裡面有放不下的事情,你幫我去拜祭一下,讓弟弟知道我心裡是有他的。於是李泌開了一場大型追悼會,在會上歌頌了李倓的戰馬功勞,是千秋萬代的大功臣,就這樣,靈車才得以繼續前進,旁邊的人看到此情此景,沒有一個不落淚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