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詩人羅隱為何讓宰相女兒望而卻步?只因他身上的這缺陷

羅隱,字昭諫,新城(今浙江省富陽市)人,唐末五代著名道教詩人、作家。他寫了《讒書》、《太平兩同書》等,羅隱的思想屬於道家思想,他的著作試圖提取一套“太平匡濟術”供世人使用,這是黃老思想在動盪時期復興和發展的產物。

羅隱年輕時以才華和學識著稱。他的詩歌和文章都很出色,受到別人的尊敬。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像許多以才華為榮的文人那樣,他犯了“傲慢”這樣的錯誤。羅隱詩歌的諷刺意味濃厚,令人無法接受,甚至令人厭煩,一旦他變得“傲慢”,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他的諷刺物件。

有一次,當天氣很惡劣時,皇帝走下宮廷,要求下雨。智者都知道這種做法根本不行。羅隱卻hold不住了,馬上上書進諫,認為天災是不可能馬上消除的。他勸說皇帝默默地祈禱,讓全世界的人們都心存感激。他幾乎不知道,他的話“讓皇帝在他的心中祈禱”是非常無用的皇帝,並有一個諷刺的懷疑,因為皇帝這樣做是為了天下的人民。

不僅羅隱的諷刺文章太強,連他的考場文章都充滿諷刺色彩。當時,羅隱和許多文人一樣,也想參加科舉,踏上仕途,展示自己的雄心。據說,他是個有名的人,很容易引起考官的注意,但是因為他的“傲慢”和諷刺的文章與中國古代謙虛的社會格格不入,他如此孤立,以至於屢次失敗。據記載,羅隱一生間斷地參加過十幾次科舉,但是榜上有名的一次也沒有,故對他有“十上不第”說法。

雖然羅隱經常不能贏得考試,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人欣賞他的才華。據記載,當時的首相鄭畋非常欣賞他,經常帶他回家。此外,鄭畋的女兒也被羅隱迷住了。但羅隱的另一個特點,醜陋(又老又醜),又一次使他脫離了作為一個權勢官員的生涯。

鄭畋的女兒不僅美麗,而且是一位年輕的文藝女性。正是因為他看過羅隱的詩,他才成為羅隱的粉絲,常常抱著羅隱的詩卷朗誦詩歌。俗話說,“知女莫若父”,對女兒之舉,鄭畋看在眼裡,明在心裡。有一次,鄭畋邀請羅隱到家,讓女兒在窗簾後面偷看。出乎意料的是,女孩的看一眼心就碎了:“太醜陋了,我簡直不能忍受看它。”從那時起,鄭的女兒從來沒有讀羅隱的詩。對於這一情節,在歷史書中說:(羅)

隱至第,鄭女垂簾而窺之,自是絕不詠其詩

悲催!太悲催了!如果羅隱屢次因為自己的“傲慢”而失敗,那麼,因長得醜而嚇退意欲以身相許的且身份高貴的“美女粉絲”,他該抱怨誰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