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俄國崩潰的根源是什麼

沙俄的國家戰略就是“雙頭鷹”,其最終走向崩潰的根源也在於東西兩個方向上的擴張被同時打崩。其實沒有人懷疑過沙俄的龐大與強悍,從最早伊凡大帝建立俄羅斯帝國開始,俄國就是實力的象徵。經過歷代沙皇的開拓,俄國不僅從一個內陸小國變得橫跨烏拉爾山兩側,而且接連從瑞典和土耳其手中奪取了波羅的海和黑海的出海口。這一時期的俄國是令人感到恐懼的,尤其在擊敗拿破崙之後,俄國成為整個歐洲的“憲兵”。

沙皇俄國崩潰的根源是什麼

不過僅僅幾十年之後,沙俄就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跌落神壇,自此朝著崩潰的深淵滑去。儘管俄國於1917年走向覆滅,但早在克里米亞戰爭當中就已經顯出頹勢,事實上整個沙俄的歷史也可以大致以克里米亞戰爭為界分為兩截。在後半截當中,克里米亞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從西線將俄國打殘,日俄戰爭則從東線打退了俄國的擴張勢頭。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以時間順序來看,俄國的絕對實力並沒有在克里米亞戰爭之後走向滑坡,相反俄國輸在與敵人的相對實力上。

俄國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廣袤的國土面積,儘管東歐平原和西伯利亞荒原的單位產值很低,但架不住數量上的巨大優勢,因此從總量上說,俄國能夠獲得的收益仍舊十分可觀。這是早期俄國能夠擊敗瑞典和土耳其並稱霸東歐的關鍵,正是因為具備這種聚沙成塔的優勢,沙俄到19世紀上半葉時,已經從昔日的偏遠小邦,演變為世界範圍內屈指可數的強國之一。然而這樣的局面隨著蒸汽時代的到來而走向終結,因為工業需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

沙皇俄國崩潰的根源是什麼

當機器取代手工之後,工業生產的標準化、工業鏈條的複雜性和對社會分工的高要求都導致俄國這個地廣人稀國度很難適應。早期的工業體系規模很小,但對人口的聚集效應要求很高,此時符合條件的大概只剩下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少數幾個大城市,而對於廣闊的西伯利亞則毫無影響。這個時候,沙俄曾引以為豪的數量優勢便不能再為國家實力貢獻力量,而“船小好調頭”的英法則開始後來居上。

其次便是由機器工業引發的交通變革,儘管英法在歐洲本土的面積遠不足以同沙俄相提並論,但其龐大的海外殖民地仍舊可以從總量上同沙俄大致持平。而且如果考慮到這些海外殖民地多是溫暖地區的優質土地,則英法的總體實力應該在俄國之上,不過問題就出在分割英法本土與殖民地的廣闊海洋上。在蒸汽機尚未問世的風帆時代,海運的低效率和巨大風險性使得英法很難將海外殖民地的豐富資源運回本土,這樣即使英法的總量很大,但在同俄國對決時仍舊處於劣勢。

沙皇俄國崩潰的根源是什麼

而蒸汽戰艦問世之後,航運的效率大大提升,英國和法國可以很輕易地從全世界獲取資源,但俄國卻依舊需要馬拉人扛才能集結物資至西部。終於在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當中,俄國一敗塗地,這同時也表明了落後農奴制度對先進大工業的劣勢。此後俄國在西線轉入守勢,但在東線卻依舊高歌猛進地擴張土地,並寄希望於透過東線的掠奪來彌補西線的損失。然而日俄戰爭的當頭一擊再度封死了沙俄的出路,此時的俄國已經是行將就木。

終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沙俄國內的各種矛盾開始總爆發,俄國這艘破船再也開不下去,於是俄國崩潰,龐大的沙皇俄國開始改頭換面成為蘇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