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殺死魏國皇帝,註定了晉朝“得國不正”,才有八王之亂

長期以來,但凡提起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神州陸沉,華夏政權在歷史上第一次失去中原地區這個“龍興之地”,

很多痛心疾首的論者,往往喜歡歸結於司馬氏晉朝的“得國不正”,先天不足,統治合法性不足上。準確說,就是司馬昭這個“晉太祖文皇帝”,當街斬殺魏後廢帝(高貴鄉公)曹髦之事, 認為直接開了公開弒殺天子的惡例,破除了皇權的“神聖光環”。

司馬昭殺死魏國皇帝,註定了晉朝“得國不正”,才有八王之亂

然而,公開弒君這件事情,在當時確實震撼,但是對司馬氏統治合法性的動搖,並沒有這些現代論者所強調的那麼大。

春秋戰國時期,有多少國君都並非是在密室遇害,而就是被同樣的當街、當廷斬殺,平民 百姓對此怎麼想無關緊要,對統治集團的精英來說,但凡看過《春秋》的人,都不可能會相信什麼君主不可推翻、不可殺害的光環。

皇權的本質,曹操此前從皇宮裡把皇后、皇子們如殺雞一樣揪出來時候,漢獻帝一句「我不知道命在何處」,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司馬昭殺死魏國皇帝,註定了晉朝“得國不正”,才有八王之亂

曹髦其人,並非曹魏皇子,不過尋常宗室,亦從來並非有先帝遺詔指定、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其人本為已經掌控朝政大權的司馬氏選立其為帝,其統治合法性完全是司馬氏豎立的。既如此,當曹髦立場直接與司馬家敵對時,司馬家又為何不可誅之?

魏後廢帝( 高貴鄉公 ): 曹髦

司馬昭殺死魏國皇帝,註定了晉朝“得國不正”,才有八王之亂

曹髦定要依仗天子名號,致司馬氏於死地,司馬家若不果斷將其斬殺,難不成反而要乖乖伸長脖子,等著他殺光自己滿門不成? 從霍光起,兩漢有多少權臣家族,是被皇帝奪權後死無遺類的?

司馬昭殺死魏國皇帝,註定了晉朝“得國不正”,才有八王之亂

會作如是想的,都是信了明清君主權力登封造極之時,那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謬論,全然不懂何為真正的先秦士風,漢魏風骨,那就是【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曹髦之死,就死在他身為權臣冊立的傀儡皇帝,卻還一心要殺害恩主,奪回朝權,狂妄叫囂什麼“司馬昭之心”,完全不明白天下大勢已變,曹魏氣數已盡,也根本【擺不清自己的位置】。

晉文帝:司馬昭

司馬昭殺死魏國皇帝,註定了晉朝“得國不正”,才有八王之亂

說得更明白點,曹髦純粹自己作死,屬於自己明知道皇權已失,也要濺司馬昭一身血來噁心他,並不是司馬氏主觀上故意非要弒君。

司馬氏殺了曹髦之後,是用郭太后詔書全力給自己洗地的,只是司馬氏當時尚是權臣,並非說一不二的皇族,還有其他世家大族制衡,沒能掌握話語權而已。

對比下魏晉南北朝後期,那一大批被公開殺死、或者私下幹掉的皇帝們,紛紛被扣上各種匪夷所思、禽獸不如的帽子,在史書上永不翻身,只能說曹髦這個“高貴鄉公”已經算很走運了。

司馬氏統一天下,建立晉朝,靠的同樣是赫赫鐵血武功,司馬懿平遼,司馬師平淮,司馬昭滅蜀,司馬炎滅吳,三代四位傑出君主前赴後繼,歷時數十年之功,金戈鐵馬打下江山,終結漢末三國亂世,從東漢末年一直到楊堅建立隋朝為止,數百年來無人能及,絕非王莽之流真正“欺孤兒寡婦”,純粹靠政治鬥爭奪權的篡逆之徒可比。

晉武帝: 司馬炎

司馬昭殺死魏國皇帝,註定了晉朝“得國不正”,才有八王之亂

司馬氏取代曹魏後,曹氏一族反而過得更好,解脫名為藩王實為囚犯的待遇,爵位也之降一級到郡公,還能大量出任實職官員。

魏帝曹奐改封陳留王,食邑萬戶,封地就在魏故都鄴城,用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魏國正朔,郊祀天地禮樂都用魏制,上書不稱臣,受詔不必拜。其各種豐厚地位、待遇、結局,幾乎是歷代亡國君主之最。

司馬昭殺死魏國皇帝,註定了晉朝“得國不正”,才有八王之亂

而且,曹奐的子孫還成為晉朝和後續王朝的“三恪”之一,陳留王一系傳承9代人、234年,比起十六國、南北朝那眾多被斬盡殺絕的皇族們,簡直就是賺大了……

從大歷史的角度,曹操在赤壁戰敗統一夢想破滅,這就已經註定了中原的下一次內戰是遲早的事情了,因為不實現天下一統,不可能為真正正朔,而曹操在那個時候已經是有進無退了,不代漢則曹氏註定滅族,所以就不得不用一些辣手,吃相難看地殺戮忠漢勢力,也註定了曹魏王朝本身就是個“ 統治合法性嚴重不足 ”的新政權。

司馬昭殺死魏國皇帝,註定了晉朝“得國不正”,才有八王之亂

如果曹丕有他父親的壽命,甚至魏明帝曹睿有他祖父的壽命,固然肯定能遏止司馬懿的奪權可能。但長遠的說,無非是讓不可避免的中原內戰推遲幾十年。

就好比同一時期的歐洲,號稱“世界光復者”的奧勒良大帝一統羅馬三分歸一,君士坦丁大帝文治武功盛極一時,然而無非是把羅馬帝國註定不可避免的滅亡,推遲一個世紀而已。

古典第一帝國在東漢王朝滅亡的時候已經走向衰亡,三國鼎立更是曹操劉備諸葛亮這整整一代英雄的奮鬥徹底失敗的體現。接下來無論是誰來再次統一,新王朝都註定是短暫的。

世家崛起、皇權衰落已成定局, 曹睿死後,幼帝曹芳大權旁落,曹爽一個能力廢柴的遠支宗室,都能讓曹芳元服大婚後,仍舊無法親政。

曹睿生前琢磨的後計,或者說如果他能長壽到六十歲,對自己身後事的佈局,無非是讓曹氏宗族廣據權勢,尤其要掌握軍權,這不就是後來晉武帝司馬炎選擇的道路嗎? ——這個選擇就註定通向類似八王之亂的宗王內戰。

司馬昭殺死魏國皇帝,註定了晉朝“得國不正”,才有八王之亂

所以,即使曹丕或曹睿長壽,司馬氏無法上位,曹魏王朝延續下來,同樣避免不了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的結局。秦漢魏次第傳承的華夏第一帝國終究有終結的那天。

從這點來說,司馬氏才是真正的“背鍋俠”,自己搶著去背曹魏握不住的權柄,然後替曹魏當了中華古典帝國的末代王朝,把中原內戰推遲了50年,成為了神州陸沉的第一責任人,讓後世唾罵至今……

(本文部分內容,為筆者好友【元年春王正月】 原創撰文 | 授權【狐狸晨曦】整理釋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