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引言在網上總是能看到網友們激烈討論中國火器技術何時落後於時代的問題,以及對明朝火器的優劣問題爭論不休,本人腰小胳臂細無意加入他們的口水戰。

但不可否認的是,至明中期時,明王朝所擁有的火器已經落後於歐洲各國了,需要引進外來火器技術才能滿足戰爭需求,所以我認為與其關注明王朝火器的優劣問題,倒不如來分析一下明初期繁榮發展的各種火器技術為何到明中期時就陷入了停滯不前的怪圈,甚至還出現了技術倒退。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對於明朝火器技術在早期得到大發展,在明中期卻逐漸落後於世界的現象,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

火器技術之所以在明王朝初期(包含朱元璋未稱帝前的那段時間)得到大力發展,其種類、在戰爭中使用的規模都遠超同時代的世界各國,處於領先世界的水平,原因就在於當時的明軍有著相當多的戰鬥任務和危險的“生存環境”。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不管是和敵對勢力的起義軍作戰,還是和元朝朝廷軍隊作戰,為了獲得戰鬥優勢和勝利,明軍士兵們對火器都有著非常大的需求。戰爭逼得人們不得不列裝各種威力強大、上手簡單的火器,於是火器技術和戰法應用都出現了“大爆發”。

在1359年的紹興之戰中,朱元璋為了擊敗勢力雄厚的張士誠部隊,讓其部下在戰爭中使用了金屬彈丸、火箭和鐵炮等諸多火器。其中用火銃(管形金屬火器)發射金屬彈丸射擊目標還是人類歷史上的首例,此前的火銃基本都使用石彈,其威力遠不如金屬彈丸。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從明軍對金屬彈丸的首先使用來看,可見這一時期,朱元璋手下的工匠們已經掌握了相對成熟的火器製造技術,否則也不會使用對槍管損壞較大的鐵彈丸了。

ps:石彈易於生產,重量較輕,對槍身的作用力小,不易損壞槍管。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除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外,其他起義軍部隊也都大量使用火器混戰,畢竟與需要長久訓練的弓箭相比,當時的火銃雖然有效射程短,但殺傷力卻很可觀,還容易上手,對於缺少系統訓練的起義軍士兵來說堪稱是最好的武器了。

一些擁有大量火器的起義軍部隊還搞出了火銃叢集齊射和冷熱協同輪射等戰術戰法,將火器戰法迅速發展壯大。不過,他們的火器研究和規模還是比不過朱元璋,頂多比元末的朝廷軍強一些。

在當時的元末群雄中,朱元璋的部隊堪稱是一朵奇葩,據史料記載,朱元璋的軍隊曾多次大規模(數以千計)使用各種舊式、新式火器作戰,在攻城、守城和水戰(炮艦對轟)中都多有運用,一些諸如火龍槍、火銃、大小將軍筒、鐵炮、神機箭、火蒺藜和“沒奈何(燃燒性火器)”等火器列裝的極多,連不同武器所需的火藥配方也摸索出了許多種,因此人們將元末的這一時期稱為早期火器作戰史上的一大亮點。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不過當時的火器技術雖然出現了大發展,但是還處於一個較低的階段,明軍的火器還無法適應所有戰鬥。比如,與在南方和其他起義軍和朝廷軍隊相互征伐時相比,朱元璋的部隊在北伐時所用的火槍數量和規模就少了許多,火器對北伐戰爭的影響並不大。

這是因為北方多平原和野戰,而在野戰中,早期火器大多無法發揮出威力。

以火銃為例,這種管形金屬火器的威力雖然很大,但是因為槍管短小、氣密性差等原因使其有效射程較短,裝彈方式的落後也使其射速很低,根本無法與弓弩相比,在面對敵軍騎兵時非常被動。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北方明軍大規模裝備和使用火器,還要等到明朝平定長城境內的元朝殘軍和地方割據勢力以後的數十年裡,當時北方明軍部隊的火銃兵人數已經慢慢達到了軍隊總人數的十分之一:

“罷軍需庫置軍器局,專典應用軍器。凡軍一百戶,銃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

而在對雲南割據勢力的征伐過程中,明軍還開發出了火器連續射擊之法——三段擊,這是一種強大的火器作戰之法,常常都能將叛軍壓制的抬不起頭,幫助明軍取得戰爭勝利。

1388年,明軍大將沐英,為了對付雲南叛軍,讓士兵們手持火銃和神機箭排成三個行列,當敵人靠近時,第一排的火銃兵首先開槍射擊,然後退回行列最後一排裝彈做好再次射擊的準備,同時第二排的火銃手上前一步,在原先第一排士兵的位置舉槍射擊,然後也退到行列最後一排裝彈,之後以此類推,達到連續輪番射擊的目的:

“軍中置火銃、神機箭尾三行,列陣中,俟象進則前行銃箭俱發,若不退則次行繼之,又不退則三行繼之。”

這種火器戰法很有效,能極大發揮出明軍火器的威力,同時,這也是世界首例對三段擊的詳細文字描述。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在靖難之役時,南軍的火器裝備率和使用率還遠超北軍,其火器之威給朱棣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是促使朱棣在北方軍隊中大規模推廣火器和設立神機營等高度火器化部隊的動力之一。至此,明朝的火器發展又來到了一個高潮,其數量、質量、戰術運用等方面比之前都有著長足進步。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在當時,一種名為“木馬子”的東西被人們運用了起來,這是一種硬木製作的火銃附件,用於放置在火藥和彈丸之間,以堵住火藥撒漏,還可大大增加火銃的氣密性和射程,這種不起眼的小發明,使永樂年間的火銃威力比洪武年間的火銃威力強了很多。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但朱棣雖然對火器很重視,還設立了成建制的火器化部隊——神機營,可是從總體的社會環境來看,隨著靖難戰爭(1399年~1402年)的結束,在朱棣奪位稱帝后的明軍部隊,除了鎮守邊陲地帶的邊軍外,大多數部隊的作戰任務慢慢減少了很多,衛所軍戶制度也開始遭到破壞,許多衛所兵都成了軍官們的佃戶,甚至被私役為奴。

事實上,當時除了西南邊疆和北方草原地帶外,明軍已經很少再遇到大規模的戰事了,在明王朝的基本盤內,如黃河兩岸、長江南北等地,中高烈度的戰爭基本絕跡。而北方邊軍很多時候也沒有太多的作戰任務,經過朱棣數次北伐,蒙古人對明朝的戰爭多以小規模襲擾戰為主,而即使是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和北京保衛戰前後所花費的時間也沒有多長,且還都得到了較為妥善地解決。

當遇到小規模的戰事時,明軍憑靠已有的火器和體量就足以碾壓或是維持,因此沒有了戰爭的刺激,明朝廷自然也就沒有動力去花費鉅額軍費大規模研製和替換武器。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明軍火器最初都是由中央政府專門負責生產、調配,由諸如寶源局、軍器局、兵仗局等機構的匠戶負責製造,同時明政府嚴禁火器技術外傳,也不許民間進行火藥原材料販賣,之後為了方便邊陲地帶及時補充消耗,在供給不足、不順時,才允許邊鎮地區自行製造火器和火藥。

缺少了朝廷的支援和撥款,以及軍隊對新式火器的需求,官辦工坊陷入怪圈,沒有太多動力去研製新式火器,只能繼續生產製造已有的火器裝備軍隊,或是對某些火器進行微小的設計更改,所以明初至明中期的這段時間裡,雖然明軍部隊中的火器裝備率上去了,但卻沒有增加太多值得一提的優秀新式火器,諸如三眼銃等火器也只是對已有火器進行改進罷了,並無讓人眼前一亮。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同時受朝廷法令的嚴禁,民間對火器的研究也處於低谷,所以不難理解中國的火器技術至明中期時會出現“停滯”現象了。而且有意思的是,受限於明朝落後的匠戶制度,到明中期和後期時,即使是吸納了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種種技術,明軍的火器製造技藝卻還是出現了“倒退”,其製造的火器質量甚至連明初時都比不上!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不過這並不是明朝工匠製作不出優質火器,而是被明朝政府落後的匠戶制度拖累了,關於這一點,當時的明朝有識之士們都深惡不已。明後期著名的火器專家趙士楨便直言本國火槍比不上海外火槍,認為這是朝廷制度腐朽造成的惡果:

“海外鳥銃精工,諸夏不如,何也?曰: 風俗習尚使然耳。各國猶有古人寓兵於農之意,兵民不分,公私一體。酋長程課頭目,專視兵器精利以為殿最,個人奉為職業,保守富貴。若兵器不堪,詎惟畏法,且畏班輩見笑,習尚成風,安有不精之理。我中國盡屬公家,有司不知造,將吏不知用,士卒不知打放、收拾。公家之事,匠作定然不肯盡心;監造之官,自愛者專求節省,不省者剋落,一經節省、剋落,便難行法。既無利結於前,不畏法繩於後。大小糊塗,上下苟簡了事足矣,安望精工?嘗聞東西兩洋貿易,諸夷專買廣中之銃。百姓賣與夷人者極其精工;為官府製造者便是濫惡。以此觀之,我中國不肯精工耳,非不能精工也。”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在落後的匠戶制度下,官府分發給火器工匠的原材料經過大小官員的層層剝削,到最底層的工匠手中時,已經所剩無幾了,但官府在購買火器時卻又用極低的價格購買,讓工匠們連辛苦錢都掙不上,因此火器工匠們常常把質量最差的火器上交給官府應付官差,把優質的火器則賣給商人,甚至是銷往海外賺錢。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更有甚者,因為生活不下去,許多匠戶紛紛選擇逃亡,天順十年(1460年)時,官方統計了一下匠戶情況,發現官屬工匠已有逃亡者多達三萬八千餘人。

因此,不難理解至明中期時,明軍的火器質量下降,在效能上還落後於同時代的歐洲火器了,對此,趙士楨也進行了細微分析:

“(本國火器)鑄造無法,其大器不過神威發熕(一種炮類火器),滅虜虎蹲,小器不過三眼快槍。此皆身短,受藥不多,放彈不遠,且無照準而難中的。銃膛外寬內窄,不圓不淨,兼以彈不合口,發彈不迅不直,且無猛力。頭重無耳,則轉動不活,尾薄體輕,裝藥太緊,即顛倒炸裂。”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在明初期到明中期的這段時間裡,明軍並沒有誕生什麼效能優秀的火器,但隨著倭寇、叛亂、民變和蒙古襲擾等戰事的增多,明軍的火器裝備率逐年提高,火器早已是明軍部隊中非常常見的武器了。在這一時期,歐洲航海家們為了夢寐以求的黃金白銀,以及東方的特色商品,如瓷器、茶葉和絲綢等物,紛紛遠涉重洋開闢新航路前來東亞,跟著他們一起來的還有歐式火器。

最早在1505年時,到達中國沿海的葡萄牙船隊就攜帶有大量火器,據文獻記載有:大鐵炮27門,鷹炮18門(其中鐵質14門,銅質4門),配有3子銃的佛郎機468門(其中銅質316門,鐵質152門),托架大炮53門,鋼鳥槍80支。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但當效能優秀的新式火器到達中國後,剛剛接觸的明軍並沒有立刻研製。

反倒是密謀的造反的寧王朱宸濠為了能夠造反成功,特意派遣手下到廣東學習佛朗機炮等帶有西方設計理念和樣式的新式火器製造之法,並加以仿製,但隨著寧王的快速兵敗(只堅持了43天),這些新式火器並沒有在明軍中普及開來。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等到後來戰事增多,在內憂外患的刺激下,有了新需求的明軍才反過頭來虛心學習,據文獻資料記載,到嘉靖二十年(1541年)時,駐守南京的明軍士兵便已經開始大規模裝備鳥銃(火繩槍)了,其製造技術來自於屯門之戰(1521年)和西草灣之戰(1523年)繳獲的葡萄牙火器。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在這一時期,火繩槍、佛朗基炮和紅夷大炮的製造技術逐步被明軍所掌握,民間也十分流行,在技術和規模上並沒有落後同時代歐洲太多,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一年,明政府便製造了一萬把鳥銃(火繩槍)裝備軍隊。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此時,明朝的火器製造技術快速提高,可是在質量和火器運用的戰術戰法上,明軍受限於腐朽的體制卻沒有學得精華,還處於落後階段,而缺少了正確的戰術戰法和對火器質量的嚴格把控,新式火器所能發揮出的威力和作用大打折扣,給人留下了明軍火器落後的印象。

明初的戰爭刺激了火器大發展,之後火器技術卻因社會安定逐漸停滯

當然,這其中也有當時西洋戰法並不完善可靠,還需要大量財力物力和訓練成本的緣故。並且,明軍也不是完全不能一戰歐洲火器戰法,在鄭成功與荷蘭人的戰鬥中,面對精銳的鄭軍士兵,即使荷蘭人擺出了大名鼎鼎的莫里斯方陣或是手持先進火器進行小規模衝突時也常常落敗,讓戰前號稱一個荷蘭士兵就能夠擊敗25個鄭軍士兵的狂言成為了笑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