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國——舌國,出土舌器揭密千年古國,族人擅長學習外語

上世紀30年代初河南安陽薛家莊商墓出土了一批銅器,其中多數器物帶有銘文“舌”字,據甲骨文得知,商代確有一支規模不小的舌族,因與商王室關係緊密,舌國國君甚至還在王室任職,故商代舌族政治地位較高。從卜辭“

王夢舌

”、“

(王)……往舌

”的記載來看,商王曾夢到舌國,並令貞人占卜舌地吉凶,又親自前往舌地巡視,從一個側面證明舌國對商王朝的重要性。那麼舌國的地理位置是在河南安陽境內嗎?其實不是。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河南鄭州西北郊的胡村商墓也陸續挖掘出大量的舌器,包括舌鼎、舌爵、舌戈、舌卣、舌曾戊觚等等。綜合兩地舌器分析,鄭州胡村出土的舌器中有數量較多的兵器,其中包括象徵軍權的銅鉞。安陽則沒有,據此推測,鄭州境內的舌墓主人生前掌有兵權,是替王室鎮守西疆的武官;而安陽境內墓主的身份則多為文官,可能是外派到王室的舌國成員。照這麼推斷,商代舌國的封地當在鄭州境內。當然,商代舌族也不排除為兩支的可能性,一支外服屏商,一支內服事王。

殷商古國——舌國,出土舌器揭密千年古國,族人擅長學習外語

“舌”的甲骨文是“

口中翻舌

”的象形,是一副正在進行中的動態之象。“舌”跟“言”緊密相連,是前後承續關係,“言”的甲骨文只在“舌”的基礎上加了一橫,表示“

話已出口

”。說話的時候難免會唾沫四濺,所以有的甲骨文兩邊各加了幾個小點。當然,除了說話,品嚐美味也是“口中翻舌”的象形,這個怕是後來的引申了。《山海經》裡面記載著一個“

岐(qí)舌國

”,岐,開叉,據說蛇的信子是開叉的,所以又有說法認為“舌”的造字本義來源於“蛇信子”,故而“舌”“蛇”同音。筆者以為跟蛇沒關係。岐舌,即多舌,多舌並非指多嘴多舌,而是指“話多”,話多也並非現代語境理解的“話多”,它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族的國名,自有它的特殊來歷。岐舌國又叫反舌國,“反舌”並非倒長舌頭,其實就是“

模仿說話

”的意思,照現代話說就是:

復讀

。比如我們學英語,跟著錄音念句子,即為“反舌”,後世將善於模仿人類說話的鳥類叫反舌鳥。遠古時期,天下部落密集,族群成林,每個群落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語言,即所謂十里不同音。由於交通閉塞、思想落後等因素,群落之間各自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甚至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後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族人思維的改變,群落逐漸開放,互通往來,並透過經商、婚姻、或戰爭彼此碰撞、融合。語言是通向世界的橋樑,語言的學習便成了首要大事,“反舌”即在此種時代機遇下產生。族人們會講多種語言,即“多舌”,早期舌地族人應該是個擅長學習語言善於吸收新興事物的部落,他們緊挨著社會時代的步伐,不甘落後,不忘進取,精通各種語言,並取以“舌”為國族名。

殷商古國——舌國,出土舌器揭密千年古國,族人擅長學習外語

殷商古國——舌國,出土舌器揭密千年古國,族人擅長學習外語

有說法認為商代舌族是王室分裂出去的支脈,故而長期受到王室的重用。從地理位置看,鄭州處於商王畿的西部,那邊戎人猖獗,強鄰窺視,王室的安全主要依仗各邊境的王族親信。卜辭中得知,舌國可能還參與過討伐(上工下口)方的戰爭,(上工下口)方是商朝西北部一個極不安分的難纏,商王為了消滅它,動用了大量的親信勢力。舌族作為王室成員,替王室鎮守西疆,它的興衰商王自然極為重視。卜辭:“

貞:勿多舌亡禍?多舌亡禍?

”這是商王關心舌國的國運問題,反覆貞問到底有沒有災禍?舌國除了跟王室關係密切外,與當時的俞國、望國、戈國等都有關聯,之前說俞國時曾提到傳世銅器“舌盤”,其銘文中有“俞舌”字樣,證明俞舌兩國曾有不明因素的來往;卜辭:“

甲戌卜,內貞:今舌王從望(乘)……

”望乘是望國國君,也是商王身邊的得力武將,其成就是替王室征服下危國(山東境內)。“

舌從望

”可以看出,舌族曾與望族有過合作,下面卜辭缺損,多為軍事上的合作;卜辭:“

貞:專臣舌戈令……

”這裡的“臣”是指服務於王室的專職官員,戈,指商代戈國,“舌戈”同框,則說明舌族成員和戈族成員同朝為官,共侍商王。

殷商古國——舌國,出土舌器揭密千年古國,族人擅長學習外語

雖然無法得知舌國在鄭州一帶的來龍去脈,以及它當時有過怎樣的輝煌戰績,但至少舌國的結局可以想像。舌國是與王室有著直接關係的大宗大族,又在西部鎮守邊疆,這對商末周族的入侵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很有可能,舌國在這一社會大轉型時期被周人摧毀,以一個大家族的命運奠基了一個新時代的產生。改朝換代是殘酷的,他們或遭遷徙分散,被以監管;或衝出重圍,流落他鄉,從而淹沒在其它強勢的族落中。舌國之後應該有舌姓,但後世不見這個姓氏,倒有個羊舌姓,資料顯示羊舌氏起始於春秋晉國的羊舌邑,傳說跟羊的舌頭有關,未免過於望文生義,但也不知道跟商代舌國有沒有關係。

文/堰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