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種刑罰, 女囚寧死不受, 男囚想受罰得花錢, 至今還在沿用

刑罰,就是對罪犯的一種懲罰,既包括身體上的,也包括精神和財物上的。在西漢漢文帝之前,大體有墨、劓、刖、宮、大辟等幾種,這些刑罰都是殘害肢體為目的的,漢文帝於心不忍,就採納大臣建議,廢除了這些酷刑,轉而採取一些相對柔和的懲罰手段。

於是後來就衍生出了“笞、杖、徒、流、死”封建五刑,相比上古五刑,已經柔和多了。這其中笞杖之刑可以說是最輕的了,通俗來講就是挨板子。

跟現在的刑罰不同,古代懲戒犯人有種手段就是恥辱刑,目的不是為了造成肉體傷害。笞杖刑的主要部位是屁股,一來是因為這個地方脂肪多,不傷筋動骨,二來是在講究禮義廉恥的古代社會,這其實是一種很大的羞辱。比如明朝的皇帝就特別喜歡打大臣的板子,以達到羞辱的目的。

根據《右臺仙館筆記》記載,清朝時,河南發生了一起私通案,涉案女子不僅不悔改,還教唆姦夫向夫家索要金銀,知縣得知後,命人抓獲了這個婦人,而且盡去其上下衣,不留寸縷,打板子。

當地百姓聽說有這種事,圍觀者多達上千人,女子受刑結束後,父母脫下外衣為女兒遮醜,卻被圍觀百姓奪走,最終該女子因不堪羞辱跳河自盡。

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打板子這種事也是非常講究技巧的。有的打的皮破血流,但卻骨肉不傷;有的打完不見流血,但實際上卻受傷嚴重。

怎麼做到的呢?據史書記載,明朝的衙役在訓練時,首先扎兩個假人,一個裡面填充磚頭,另一個裡面填充紙,然後都穿上衣服開始行刑。填充磚頭的要做到衣服不破,但磚頭碎裂;而填充紙的假人,則要做到每落一板用盡全力,但裡面紙張卻不能破。

據說皂吏中的高手可以做到對一塊豆腐打板子,裡頭都打爛了,但外頭依然是完完整整的一塊。正是練到了這種火候,“外重內輕”還是“內重外輕”完全由衙役說了算。

所以罪犯往往借錢也要賄賂行刑的衙役,以落得個輕傷,否則被打殘都有可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