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恭城著名的文物有哪些

1989年10月止,恭城全縣透過文物普查,整理出不可移動點145處。恭城列為桂林地區最多文物點的縣之一。

廣西恭城著名的文物有哪些

古建築

孔廟 又稱“文廟”,是廣西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孔廟建築。明永樂八年(1410年), 始建於原縣城鳳凰山麓,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改遷至黃牛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再遷 至今址。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仿山東曲阜孔廟重建今規模。歷代先後維修20餘次。1962 年。 國家撥專款12。8萬元對孔廟進行全面維修。1963年2月26日公佈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 單位。1983年,文物管理所對孔廟的禮門和義路、東廂房、東西龜亭進行重點修復。

廣西恭城著名的文物有哪些

恭城孔廟佔地面積3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多平方米。廟前東側為禮門,西側為義 路,中為狀元門,正南是照壁,照壁進去是青石結構的“欞星門”,過“欞星門”是泮池, 又叫月池,中間有“狀元橋”,橋面正中,有一雲紋石浮雕,泮池東西兩側各有一龜座碑亭 和廂房。 過泮池沿階拾級而上是屏風式的大成門,又叫戟門。大成門高4米,由22扇門頁組 成。大成門東西兩側是名宦祠、鄉賢祠。進為露臺,兩側為東廡西廡、鐘樓鼓樓。

廣西恭城著名的文物有哪些

再上去為 拜臺,四周以青石為欄,正面有一大青石,上刻雲龍浮雕。拜臺之上是大成殿,上掛“萬世 師表” 等橫匾,大成殿為孔廟的主體建築,面闊5間,進深3間,佔地面積370平方米,正面 由14扇門頁組成,四周有簷柱10根,殿內有木柱18根。大成殿高21米,雕樑畫棟,工藝精巧, 殿內原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牌,牌位東西兩側有復聖顏淵、述聖孔伋、宣聖曾參、 亞聖盂軻4配。神龕內刻有大龍9條、小龍99條。正龕兩側靠牆的地方放置有“十二哲”神位。 解放初期,神龕被拆除。1989年10月,殿內立有孔子塑像1尊,高3。7米。後座為崇聖祠,亦 名啟聖祠。今孔廟廟宇金碧輝煌,氣勢莊嚴雄偉,仍然保持著原有建築風格,為縣內遊覽勝 地之一。

廣西恭城著名的文物有哪些

武廟古戲臺 建於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咸豐四 年(1854年)毀於兵火,同治元年(1862年)重修。武廟古戲臺位於武廟大殿前,戲臺高1。3米, 以青石壘砌臺基, 上層為木質結構。臺前刻有人物浮雕,臺上有雕花的門窗格扇和神龕,8 根大柱直通頂層,承受上層的壓力。臺正中有藻井,上尖下圓,形如覆鍾,傳聲效果很好, 戲臺上層屋面,重簷歇山,飛簷高翹,脊山花飾泥塑有龍鳳呈祥、明暗八仙、人物花鳥,栩 栩如生。 1981年8月25日,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自治區人民政府撥款,次 年10月再次進行維修。

湖南會館戲臺 位於縣城太和街湖南會館內,同治十一年(1872年)建。戲臺矗立於會館 前幢門樓上, 呈凸字形,建築面積105平方米,整個戲臺佈局嚴謹,臺頂上窄下寬,頂尖底 圓, 形如龕鍾,臺底淺埋大缸36個,傳聲、共鳴效果極好。1981年8月25日,列為自治區重 點文物保護單位。

周渭祠門樓 位於縣城太和街周渭祠內, 建於明成化十四年 (1478年) , 清雍正元年 (1723年) 重修。門樓面闊3間,分為明間、左右吹間和稍間。門樓重簷歇山,兩層屋面之間 飾有斗拱,以“一斗三升”為一組,共有300組,構成一個完美的圖案,群眾稱為“蜜蜂樓”。 整個門樓斗拱以千餘根堅術為榫,相互銜接吻合,彼此挾持,不用一顆鐵釘,一件鐵器,結 構精巧嚴謹, 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和科學研究價值。1981年8月25日,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

古城牆 位於縣城東南面江貝村鳳凰山麓水田中間,唐武德四年(621年)縣治定址於此。 今古城牆仍然殘存,1985年6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墓群

蓮花、巨塘古墓群 以蓮花圩為中心,北至巨塘、梘頭村,西南到牛行嶺,東列山旗頭 一帶有大小土墓200多個,為晉至南朝時期所築。其中最大的直徑約7至10米,高約2至3米; 最小的直徑約1。5至3米,高約0。8米;一般直徑約2。5米,高約1。3米。1981年8月25日,列為 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堂坪古墓群 位於城廂鄉天堂村, 有大小古墓99座,均為晉朝時所築。1985年6月, 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螟蚣嶺古墓群 位於蓮花鄉梘頭村蜈蚣嶺一帶, 古墓為晉朝時所築。1985年6月,列為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出土文物

秧家出土青銅器 1971年2月,嘉會公社(鄉)秧家村農民修築公路時挖出一批青銅器鼎、 鉳,罇、編鐘、斧,鑿、鉞、戈、劍、鏃、車軾等33件。這批文物形巧質薄,式樣新穎,紋 飾繁複。經有關專家鑑定,確認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的歷史文物,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和造 型藝術價值,曾調往北京展出,現分別陳列在國家和區博物館。其中主要有:

獸耳銅鼎, 通高39。5釐米,口徑20釐米,腹徑37釐米,重8。6公斤,肩有一對獸形耳, 下腹飾蟠夔紋,蓋、上腹部飾蟠虺紋,肩部綴飾圓渦紋,現陳列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蛇蛙紋銅蹲,高16釐米,口徑16。8釐米,腹深11。5釐米,足徑12。3釐米,重1。25公斤, 肩、 腹部雷紋為地的浮雕飾蛇鬥蛙紋各4組,每組二蛇鬥一蛙。腹部的蛇頭昂起,把蛙體頂 出器外,構圖嚴謹細密而富於變化,形象生動逼真,富有生活氣息。蟠虺紋銅鼎,通高55。5 釐米,口徑57釐米,足高20釐米,重23。2公斤,附耳、深腹、圓底、馬蹄足,腹部均飾細蟠 虺,另裝飾有繩索花紋二道,腹下部飾三角紋紋帶,膝下飾獸面紋,造型莊重,紋飾較為工 整。

石 刻

石角庵石刻 刻於縣城東南而江貝村風凰山石角庵處,離縣城約2公里,1985年6月,列 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革命烈士陵園

位於縣城文廟嶺,1950年3月建。1985年6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陵園內有恭城保 衛戰烈士公墓,墓地前面為烈士亭,內豎紀念碑,鐫刻烈士姓名和事蹟。1963年於嶺頂建紀 念塔,塔身東面有原廣西省主席張雲逸的題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南面有廣西省軍區司 令員李天佑的題字“繼承先烈遺志,把革命進行到底”,西面是中共恭城縣委、恭城縣人民 委員會的題字“為保衛恭城縣人民革命勝利果實而犧牲的烈士萬古長青”。

史方誌

廣西柳江文物古蹟 廣西隆安文物古蹟 廣西橫縣文物古蹟 廣西武鳴文物古蹟 廣西賓陽文物古蹟 廣西融水文物古蹟 廣西馬山縣文物古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