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園二章(其二)|望親亭裡念故人

祭祖園二章(其二)|望親亭裡念故人

祭祖園的東南,是一大片濃郁的樹木與花草,月季花淡淡的香馨,氤氳在整個園子裡。細雨濛濛的天氣,雨霧把樹,把翠綠的葉兒,把樹下的花草們罩得如夢如幻般神秘。天晴的時候,太陽像一把無形的金掃帚,把濃霧與神秘統統掠去了,剩下了樹的清新與草的純淨。人們這時候才倏然發覺,在樹與草的掩映背後,“玉立”著一個秀美可人的亭子——望丘上的望親亭。這是一處有青石假山,有溪水環繞,有蓮池瀲灩,有藕荷蓬茂的令人相思處。看清池四周,無名花卉盡展風姿,小葉嫩草各吐其綠。順了溪流,有小橋曲拱;沿著小橋,又有一臺一臺的青石階;踏了石階,便登上了望親亭。

祭祖園二章(其二)|望親亭裡念故人

細看小亭,是六柱、六角、六簷的造型格局。周邊開放,四面無牆,造型別致、小巧,是極其典型的中國小型藝術亭子。來這裡的遊人,站立在四面開敞的亭子裡不由地要朝遠處眺望,望什麼呢?是眺望蒼蒼茫茫的洪趙大地,還是眺望煙波浩渺的遠逝的往昔?煙波裡,有古人的身影在漸漸遠去,漸漸遠離了腳下的這片故土;古人的淚,像清明時節的雨,淋在槐葉兒上,滲進沃土裡。望親亭下,原是一座高高的土丘,靠村臨路,一片荒草萋萋。六百年前大移民的時候,這片渾厚的土丘也彷彿是一個憨厚的見證者。官府在近旁的廣濟寺裡,設局駐員,組織遷民。廣告規定:四口之家,遷一丁;六口之家,遷二丁;八口以上遷三人。晉南這一大片土地,歷年風調雨順,糧棉豐獲,是難得的富裕之鄉,百姓安居樂業,家家人丁興旺,每個家庭人口均在六口八口以上。也就是說,每家都有二三人屬於遷民之列。可以想象,那是一個怎樣無奈而淒涼的情景。周簡段在其《山西洪洞大槐樹》一文中說:被迫遷移的百姓“離開洪洞時,人人悲傷,個個哭泣。有的灌一桶洪洞縣的霍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的黃土,有的揣上幾片槐樹葉,三步一回頭,五步一轉身,狀極可憐。當廣濟寺在視線中漸漸消失時,人們總想在最後一瞥中尋找個有紀念意義的東西,作為今後思念故鄉的標記。當然,那棵蒼老挺拔、高聳人云的古槐,以及樹上的老鸛窩,便深深地印在移民的心目中了”。

祭祖園二章(其二)|望親亭裡念故人

老父老母,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在這樣的六口之家裡,必須有二人北上遷徙。昏燈長夜,燃燒著傷悲承受著熬煎。還有什麼選擇啊?自然是中年的兒子和年輕的孫兒忍痛別離,去到遙遠而未知的荒蕪之地。家裡呢?這個原本結構合理而祥和幸福的六口之家,一下子就抽去了兩個強壯勞力,猶如房屋抽走了頂梁大柱,剩下的,是年邁的父母,是中年的妻子和她的小女兒……

祭祖園二章(其二)|望親亭裡念故人

那是生別死離、撕心裂肺的傷心場面,一家老少看著自己的親人被長長的繩索捆綁著,和其他移民一起串起來,如同串起一長串螞蚱。一時間,大槐樹周圍,哭聲慟地。鄉民們拉拽著自己的親人,而官兵在毆打和驅趕著移民,老父老母妻子女兒一次次擠進人海里,又一次次被官兵推拽到了一邊。終於,鐘聲響了,鼓聲響了,那是官兵們催著上路的號令。在難捨難離、灑淚而別的過程中,一長串遷移者走出了高高的小土丘,離大槐樹越來越遠了。一家老少總算在人群裡看見了自己的親人,很快,親人的影子又被後面的人流遮擋住了,擠湧著前去……還是小孫女兒聰明,她帶著爺爺奶奶和媽媽,快快地爬上了高高的土丘,撥開低矮的樹叢,踩著齊膝的蒿草,登上了最高處。爺啊,快看——那不是,那不是我爸和我哥嗎?就在那兒,看喲——在如海的人流裡,在如蟻的人叢中,順著小孫女兒手指的方向,爺爺奶奶果真望見了遠去的兒孫的背影,他們熟悉兒孫的脊背,熟悉剛給孩兒換上的外衣……看著,望著,人群一隊隊走了過去,熟悉的背影成了模糊的一團兒,成了遠處的一個黑點兒。可是,土丘上的老老少少還不想離去。老父勸慰著全家人回去,他卻在這土丘上搭起了草菴布帳,住在了土丘上,早早晚晚朝兒孫離去的方向長久地痴痴地瞭望。他是在期盼著奇蹟的出現,期盼著一早一晚裡某一個時辰兒子或孫子,兀顯在大路上,他們回來了,與家人團聚了;還是用這種方式遙祝自己的後代在異域他鄉能安康地生活,能如同在故園一樣過上舒心的日子。明朝從洪武到永樂年間,歷時五十多年,進行了中國移民史上輻射範圍最廣、影響也最大的移民活動。年復一年,代復一代,這座高高的土丘就成了望親丘。此後,為了讓千里迢迢前來祭祖的人們,更具體更形象地瞭解當時移民的悲慘情狀和某些細節,在原有的土丘遺蹟上修起了這座寓意深遠的望親亭。

望親亭不僅僅是一道景緻,它能時時提醒人們憶起夕陽故道上古人遠去的背影。正是這些遠去的背影們,在一筆一畫書寫著移民歷史的某些細節;而細節是生動可感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大槐樹根祖文化形成的不可或缺的文眼。作者:張耕夫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