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戰爭都強調長江天險長江那麼長,難道不能偷偷渡江嗎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個假設。假設你是個斥候,被大帥派到江南偵查情報。你覺得自己可以橫渡長江嗎?

大機率是可以的。

為何古代戰爭都強調長江天險長江那麼長,難道不能偷偷渡江嗎

長江那麼長,江面上又沒有“結界”。即便對岸守軍有嚴密的防守,只要你能找到船,有足夠的耐心,慢慢來,不著急,總是可以在防守嚴密的江面上,找到機會偷渡過去的。

畢竟你一個人,目標小,不容易被人發現。

這裡我們進一步假設。你竊取情報回來,大帥很高興,封你做先鋒,讓你帶一萬人再渡過長江。你覺得自己還能成功偷渡過去嗎?

當然不可能了!而且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為,古人云:兵貴神速。

可千軍萬馬再怎麼兵貴神速,也不可能完全不讓敵人察覺。你的動作一旦慢了,被對方反應過來了,調集水軍來堵截你時,或是主動來打你時。你的大軍就沒有機會偷渡了。

這種案例在古代有很多。侯景之亂時,北齊趁南梁內亂之際,勾結南梁叛徒,派了數萬人渡江,齊軍一度站在了江南的土地上。但後來怎麼樣呢?當陳霸先發現了齊軍的異動後,先派人控制了長江水面,緊接著又派人把齊軍的渡船燒了。最後數萬齊軍的後路被抄斷,被迫留在江南,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全成了梁軍的甕中之鱉。

所以說,想在對方毫無警覺的情況下,偷偷渡過長江,從來都只是小團伙的專利。大軍是如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千軍萬馬想要渡江,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強攻!透過死磕的方式,摧毀對方水軍。然後在江面無阻,有後勤保障的前提下,穩穩當當的站在江南土地上。

然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那就很麻煩了。哪裡麻煩呢?因為首先,你得要有船,而且還必須是大規模的戰船群!

你一個人偷渡,隨便找艘漁船就行了。或者說你的水性好,直接游過去都可以。但是大軍想靠隨便找幾艘漁船就渡過江,根本不可能。在南方水軍的眼裡,漁船就是靶子,來一艘我滅一艘,來兩艘我滅一雙。

因此,你要不想讓自己的部隊變成靶子,就必須要先造船。造大規模的戰船。必須先建立起一支有戰鬥力的水上部隊。

然而一旦說到建水軍,那第二個麻煩點就接踵而至——你在哪裡建水軍?練水軍?

直接在長江北岸練?怎麼可能!南方水軍又不是傻子。他們能讓你練好水軍來打自己?

只要你敢在長江沿岸活動,他們就敢沒日沒夜的騷擾你。今天過來放幾炮,明天過來放幾把火,讓你連覺都睡不好。

長江沿岸不能練水軍,那怎麼辦呢?

你得往北退,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自己境內能找條河造船,練軍。而且最重要的,這條河還要有水路與長江相聯通。等水軍練好之後,直接進入長江,與南方水軍決戰。

畢竟,你在黃河把水軍練得再好,也不可能讓士兵們扛著船走陸路,走到長江邊上吧?

那麼,到底哪些地方既可以練水軍,又有水路與長江相連呢?

第一個是襄陽。北軍在襄陽可以練兵,還可以透過漢江進入長江。

第二個是合肥。合肥邊上的巢湖是一個絕佳的訓練水軍的場所。而且巢湖還有水路與長江相連。也正因為合肥有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三國時代,孫權屢攻合肥,一定要拿下這裡。曹魏也深知合肥的重要性,所以鎮守合肥的人,往往都是大將。

第三個是淮南。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開鑿邗溝,把長江和淮河連線了起來。北方政權只有能控制淮河,就可以在淮河造船練水軍,然後順著邗溝一路打到揚州,繼而進入長江。

第四個是巴蜀。當年晉滅吳,隋滅陳,元滅南宋,以及前秦攻晉。巴蜀一路都有出動水軍配合中路的襄陽,東路的江淮,夾擊南方水軍。

綜合以上四點可以看出,合肥、邗溝都在淮河以南。誰佔了這裡,誰就握有打對方的戰略主動權。所以你現在應該能理解“守江必守淮”的道理了吧?

以及說,襄陽在古代南北對峙時,其戰略意義之重要的原因了吧?

對於南方而言,如果活的久一點,就必須拿下淮南。繼而儘量往北延伸邊界線,最好把潁水和汝水也控制住,不讓北方有任何機會把戰火燒到長江。

襄陽也是南方政權儘量要拿下的。因為對南方來說,只要控制了襄陽,就相當於控制住了漢江,堵死了北方在襄陽練水軍,順漢江東下進入長江,直達荊州城和武昌城下的可能性。北方在荊襄方向就無任何機會可言。

另外歷史上還有走海路,沿著江蘇沿海,繞開長江,直擊蘇杭的戰例。不過這種打法非常冒險,所以很罕見,不細說。

當然,以上都是建立在“南方政權靠譜”的情況下的。如果南方不靠譜,比如爛泥扶不上牆的國府。我人民軍隊只靠漁船也是能打過長江去的。甚至是靠漁船橫渡20公里寬的雷州海峽,打下海南島。

總的來說。別看長江綿延六千多公里,即便從湖北宜昌往下,也有三千公里的長度。但其實適合大軍渡江的地點,並不多。數來數去也就荊襄和淮南兩個地方。這正是歷代南北戰爭都會集中於這兩個地方的原因。這不是古代人不懂地理,而是真沒得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