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雷峰塔背後的故事:一代匠人朱炳仁,用熔銅技術驚豔世人

1924年9月25日,杭州西子湖畔的雷峰塔轟然倒塌。

這座屹立千年的古塔是是杭州西湖的代表性建築,也是“西湖十景”中的重要一環,它的倒塌讓無數人為之心痛。

2002年,新建成的雷峰塔平地而起,雷峰塔身穿“五彩新銅衣”,斗拱及樑柱呈現陽刻凸花的中國紅,不僅保留了銅的美學意義,也增添了中國元素,這是中國第一座彩色銅雕塔。

新雷峰塔背後的故事:一代匠人朱炳仁,用熔銅技術驚豔世人

如果不看介紹,遊客們恐怕想象不到,這座外觀古樸,與西湖景色完美重合的寶塔,竟是一座金屬銅塔,而朱炳仁就是擔任雷鋒塔銅工程的總工藝師。

朱炳仁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是朱府銅藝的第四代傳人,有人稱他是中國當代銅建築奠基人、銅雕泰斗,也有人稱他為“東方的達利”,他是東方銅文化領域的第一人。

新雷峰塔背後的故事:一代匠人朱炳仁,用熔銅技術驚豔世人

提到朱炳仁和銅的緣分,那就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了。

清朝同治末年,朱家在紹興開設銅鋪,因其工藝精美很快名聲大噪。朱炳仁就是聽著銅鋪叮叮噹噹的敲打聲長大的。到了戰爭年代,銅變成了戰略物質,市面上已經購買不到,朱炳仁的父親不得已轉行經營絲綢、書畫為生,朱家銅藝就此停擺。

改革開放後,朱炳仁和父親想要恢復朱府銅藝的經營,但時過境遷,市場需求和工藝技術早已發生了變化,想要光復祖業談何容易呢?

已經40歲的朱炳仁,只能重頭開始學習,他拿著父親留下的一把鐵榔頭,對著一堆堆的教材,獨自苦學。他對銅,有著天生的熱愛,也決定用這份熱愛將朱家銅藝傳承下去。

新雷峰塔背後的故事:一代匠人朱炳仁,用熔銅技術驚豔世人

朱炳仁先從金字招牌入手復興家業,當看到自己親手打造的銅招牌高高掛起時,他的內心洋溢著一種無言的喜悅。同時,他也在不斷學習和鑽研,想要把銅藝進一步發揚光大。

1995年,朱炳仁為普陀寺創作了第一幅銅壁畫,90多歲的妙善法師來到現場,整整察看了兩個小時,感嘆到:“有價值啊”。

之後十多年中,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壁畫被國家收藏,一座座恢宏的銅建築也平地而起,雷鋒塔,便是其中之一。朱炳仁也因此成為中國銅建築第一人。

新雷峰塔背後的故事:一代匠人朱炳仁,用熔銅技術驚豔世人

2006年,對朱炳仁大師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他負責建築的常州天寧寶塔突發火災,朱炳仁在一片狼藉中看到了被高溫熔化的銅液,自由流淌的銅液呈現出別樣的藝術美感。

沒曾想,一場大火帶給了他新的靈感,朱炳仁就此開創了新的藝術流派“熔銅藝術”。他的第一幅熔銅作品《闕立》於2007年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在我國銅壁畫藝術的發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新雷峰塔背後的故事:一代匠人朱炳仁,用熔銅技術驚豔世人

藝術永無止境,朱炳仁並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他還將色彩和熔銅結合在一起,給古樸的銅增添了更多絢麗色彩。朱大師也借鑑了古代藝術高峰的元青花,開創了獨樹一幟的銅青花,在國際上展出時,獲得極高的評價,成為中國藝術從古代走向現代的標誌事件。

新雷峰塔背後的故事:一代匠人朱炳仁,用熔銅技術驚豔世人

2020年上海國際博覽會上,朱炳仁大師的熔銅藝術作品《稻可道,非常稻》震驚眾人,我們不得不感嘆熔銅技藝的高深莫測。

新雷峰塔背後的故事:一代匠人朱炳仁,用熔銅技術驚豔世人

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朱炳仁大師是唯一一位受邀參加的工匠代表。他的作品《萬泉歸海》《清香自遠》再次驚豔亮相,也被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收藏。這就是熔銅藝術的魅力,也彰顯了我們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雷峰塔背後的故事:一代匠人朱炳仁,用熔銅技術驚豔世人

新雷峰塔背後的故事:一代匠人朱炳仁,用熔銅技術驚豔世人

今年,是熔銅藝術誕生的十五週年,這十五年來,朱炳仁大師成就了驚豔世界的藝術典藏,讓“熔現實主義”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熔銅藝術在朱炳仁手裡發揚光大,享譽國內外,中國的青銅文化的第二次高峰似乎已經來到。

現在朱大師已經77歲了,還堅持創作,無論是在建築藝術領域還是藝術作品,他都孜孜不倦,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帶銅回家”。

新雷峰塔背後的故事:一代匠人朱炳仁,用熔銅技術驚豔世人

朱炳仁說: “真正的傳承要賦予它新的內涵,我們不能老是仿前面的東西,我們要仿造他們是永遠超越不了歷史的,我們一定要留下自己這代人的東西,這才是文化在發展,在前進。”

他對藝術的熱愛讓我們欽佩,他的“匠人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從重拾銅雕技藝,到開創“熔現實主義”新流派,朱炳仁從未停止對藝術之路的探索,也是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造就了今天的輝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