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文化|高郵的"三枚郵戳"古郵驛、大運河和"汪迷部落"

運河文化|高郵的"三枚郵戳"古郵驛、大運河和"汪迷部落"

一座城市的文化符號,是它在歲月裡成長的記憶,也是獨特的文化標籤,如同這個城市加蓋的郵戳,墨跡似濃似淡,卻能一眼讓人辨識。高郵,這座大運河畔的古城,除了讓人領略蒹葭蒼蒼、碧波浩渺的高郵湖外,還有三枚清晰的“郵戳”,那便是:古郵驛、大運河和“汪迷部落”。

古郵驛:似聞馬蹄聲聲急

高郵市區南門大街館驛巷,雖說是一條幽深古老的巷弄,實際是一條狹長擁擠的小街。沿街是一家挨著一家的民居和商號,清一色黑磚小瓦,木質門窗,依舊保留著明清時期建築風格。穿行在巷弄,時光彷彿倒流,回溯到車馬勞頓的年代。而這裡,曾經是古城最為繁華的地方。

行走在古巷,出於對古驛站的好奇,我尋找著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建築,猛一抬頭,古盂城驛就在眼前。它臨近大運河,寬敞的門庭上方高懸“古盂城驛”四個遒勁的大字。門樓上面,城閣飛簷斗拱,再現當年驛站曾經的輝煌。

郵驛是郵電通訊的前身,郵是信件,驛是信使。今天看來,它已退出歷史的舞臺,然而,就在一百多年前,它是最快捷、最重要的通訊方式和資訊傳遞渠道。應了那句瞬息萬變的古話,百年,對古城而言,只是在光陰裡稍稍打了個盹,而曾經的信使卻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其實,郵驛的功能除了日常傳達朝廷的聖旨、詔書之外,還擔負著傳遞軍情、民情和地方治安防務情報等重任。驛卒便是使者。為了保持郵件持續不間斷傳送,每隔一段路程,需要給他們提供一個休閒的場所。於是,十里一亭,五十里一驛,古驛站在驛卒馬蹄聲中應運而生。

京杭大運河是一條通達南北的水運大動脈。依附這條水運通道,運河河堤也是一條重要的古驛道,百姓稱之為官道。一千多公里的里程,沿途一度建有七十二座驛站。曾經的驛站絕大多數早已湮滅於歲月風雨之中,如今儲存下來的只有河北懷來縣的雞鳴山驛和眼前這座盂城驛。

高郵的別稱為盂城,據說這一稱謂緣於宋代高郵人秦少游的詩句:“吾鄉如覆盂,地處揚楚脊。環以萬頃湖,粘天四無壁。”秦少游是著名的婉約派詞人,這首詞描繪出高郵地形地貌特徵,中間高、四周低,如同一隻倒扣的水盂。古老的盂城如同從歲月深處走過來的老人,它用渾濁的目光,見證了這座運河古城的潮起潮落,一路風雨歷程:秦始皇在此設立三十六郡之一的高郵郡;北宋開寶四年(971年),知軍高凝祐築高郵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高郵知州黃克明開設盂城驛;清朝,高郵成為“江淮名州、廣陵首邑”。一時船來車往,商賈雲集。

盂城驛歷經六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是目前儲存最為完好的古郵驛。與一般古驛站不同,它不僅僅是一座提供信使休息的驛站,還是途經此地的官府要員、差役等接待之所。這裡有一百多間房舍,從南到北,分為前、中、後三進庭院。不同身份的官差、不同級別的郵差,接待也有迥然不同的檔次和等級之分。對官府要員,驛站不僅提供高檔的食宿,還有專門差役服務,而一般驛卒只能入住廂房。

原本是驛卒的息腳之處,漸漸有了官差南來北往,加上大運河漕運船伕、苦力上岸休息,補充生活必需品,這裡集聚了越來越多的人氣,一些商賈也開始在這裡開鋪設號,經營買賣。明代,盂城驛已是一座相當規模的運河城鎮,僅米鋪就有十餘家。一些文人雅士也前來遊歷。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大文豪蘇軾在秦少游的陪同下,遊覽此地,同登文遊臺,吟詩作賦,成為文壇千古佳話。盂城驛向北不遠處,便是文遊臺。如今,這裡已成為來高郵旅遊觀光的遊客必到打卡之地。

在盂城驛內,我看到一副頗具意境的楹聯:“梅寄春風勞驛吏,葭懷秋水託鴻郵。”此聯應該出於高人之手,它生動形象地道出盂城驛承擔特殊而又重要的使命功能,同時描繪出坐擁高郵湖、牽手大運河的古城風光。

透過古驛站,我似乎看到身穿紅衣的信使,身挎郵包,揚鞭策馬,十萬火急似地奔跑在大運河畔塵土飛揚的驛道上,那裡有十萬火急的軍情,也寄託著黎民百姓的希望。

大運河:滄浪之水古人開

在高郵,京杭大運河從城西穿行而過。

站在大運河河堤,眼前的河面波濤滾滾,浪花四濺。作為人工開鑿的河流,河面如此開闊、水勢如此洶湧,是我始料未及的。河水算不上清澈,卻能倒影出河堤上飄動的楊柳和位於河中心鎮國寺高聳的塔尖。寬闊的河面上,各式各樣的機動運輸船來往穿梭,一片繁忙熱鬧的景象。

這是我第一次零距離接觸京杭大運河,第一次站在運河邊,面對滄浪之水,親身感受這條千年古運河傳來的颯颯風聲、汩汩水聲和“突突”馬達聲。此時,它們匯聚在一起,像是古運河歷盡千年風雨之後,依然跳動著強有力的脈搏。

我曾經在淮北柳孜集,看到過被髮掘出來的古運河碼頭,那時廢棄的隋唐大運河被歲月拋棄掩埋變成遺蹟的物證,有關古運河的繁忙景象只能藉助史書中的記載進行想象。而眼前,大運河奔流不息,像一位慈祥的母親,雖然拖帶著滿身滄桑,卻仍然沒有停下奔忙的腳步。

高郵,是運河母親撫育的一個寵兒。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出於戰略考慮,開鑿從江都(今揚州市)至山陽(今淮安市)的邗溝,從此打通了長江與淮河水運通道。這是大運河最原始的河段。儘管僅有170多公里,然而,它溝通南北的獨特作用,彰顯了它在軍事戰略、經濟、水運交通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郵特殊的地理位置,令群雄爭霸的各位霸主不敢小覷。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此築高臺、建郵亭、設驛站,將此地命名為高郵。從此,高郵成為古驛道上最重要的驛站之一。

隋煬帝開鑿了通濟渠,沿著運河水道,這位集雄略與暴戾於一身的隋朝第二位皇帝終於圓了三下揚州的美夢。夢醒時分,卻斷送了江山社稷。而真正受益的是唐宋兩個王朝,伴隨著“舳艫相繼,運載天下”,隋唐大運河真正成了漕運黃金水道、帝國的生命線。元朝定都大都,對隋唐大運河實施取直工程,修建了通惠河。至此,北至北京,南到杭州,溝通五大水系的京杭大運河水系大功告成。

河流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也是撫育城市的母親。對於高郵而言,這種情形尤為明顯。

高郵這座城市成長、壯大,與大運河密不可分。高郵州志記載:運河在高郵境內南北九十多里,河閘數座;塘(今澄子河)在高郵境內東西長八十里,各有斗門石工涵洞數十處。“水則西湖(高郵湖)藉南北河(運河)以為之洩,旱則南北河藉西河以為之溉,此古高郵之利也”。正因為高郵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水利條件,使得高郵農耕、漁業極為發達,早早便享有“魚米之鄉”的讚譽。同時,運河開通後,這裡又成了漕運與日常水運交通的樞紐部位,來往船隻在此停泊,各種交易在高郵湖的岸邊進行,百姓向這裡匯聚,一座城市應運而生。

在我想象中,大運河應該是與高郵湖直接相通的,但眼前,大運河並非穿行於湖中,而是沿著湖東側另闢河道。我有些不解,因為大運河很多河段,如微山湖,湖面本身就是運河的一段。當地嚮導解釋說,高郵湖湖面寬闊,有時風高浪急,不易控制水情,大運河與它以橋涵相連相同,旱灌澇排,一舉兩得。這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開鑿運河的智慧。

高郵偎依在大運河身邊成長。運河裡的水,是高郵的乳汁,運河吹來的風,是高郵吐故納新的呼吸。

沐浴浩蕩皇恩,一直是高郵人的驕傲。清朝時康熙與乾隆曾經多次到過高郵。與隋煬帝乘龍舟沿著運河三下揚州看花賞景不同,兩位清朝皇帝主要是視察民情。康熙帝六下江南,六次經過高郵。與祖父一樣,乾隆帝也是六次下江南,六次在高郵停留、視察。乾隆帝的江南之行儘管也是旌旗獵獵、皇恩浩蕩的場面,然而,他關注的是高郵湖和運河兩岸的民情。在高郵,這位盛世之主曾吟出“淮南古澤國,高郵更巨浸。諸湖率匯茲,萬頃波容任……堤岸高於屋,民居疑地窨。嗟我水鄉民,生計惟罟罧”的詩句。

從高郵京杭大運河河堤開車北行,不遠就是京滬高速入口。這是一條與京杭大運河幾乎平行的高速公路。兩條運輸大動脈,一水一陸,一古一今,像是從高郵遷出兩條風箏似的長線,它讓古城定位在一個特殊的位置,又讓古城在現實中展翅奮飛。

“汪迷部落”:淡雅文章留人間

趕到汪曾祺紀念館時,已經臨近閉館時間,我擔心紀念館會閉門謝客。工作人員得知我們是從外地幾百公里趕來參觀,並沒有阻攔的意思,相反,還熱情安排一名講解員,為我們在館內免費講解。

這是一個造型別致的紀念館,幾塊幾何形塊狀建築體看似無規則疊加在一起,構成建築物主體,暖灰的色調、隨機的機理,讓人很容易聯想起摞起來的書稿,又契合汪曾祺率真坦然的性格特徵。

講解員介紹說,紀念館是高郵市汪曾祺文化特色街區“一軸兩帶三片”四個功能區域的一部分,另外三個功能區分別是汪迷部落、汪氏家宴以及汪氏客棧。

為文學家建造紀念館,國內外並不少見,而建造一個特色街區,我是第一次見到。一位已故文學家受到如此重視,享受如此高規格的待遇,這是一座城市對一位文化人的肯定與褒獎,更是高郵這座城市文脈之風的傳承與延續。紀念館內,我似乎感到空氣中飄動著一股暖暖的氣息。

有人說,決定一個城市的高度,並非是有形的高樓大廈,而是無形的文化標杆。汪曾祺無疑是高郵這座古城令人仰視的文化標杆。

汪曾祺有句名言:好玩的人生。然而,尋覓他的人生道路,似乎並不好玩。

汪曾祺是1935年在槍炮聲中依依不捨離開家鄉高郵考入鎮江中學的,那年他剛滿十五歲。中學畢業後,他來到西南聯大求學,因為英語考試睡過了頭被判零分,沒拿到畢業證;離開聯大後,又因無路費,滯留昆明。北平是他一度嚮往的地方,然而,在這座曾經令他熱血沸騰的城市,他因為窮困差點尋死,後來在恩師沈從文的幫助下,總算在北平歷史博物館尋到一份養活自己的差事。“反右”時,他被人盯上,幸運的是有人替他說話,逃過一劫;1958年文聯整風複查,替他說話的人不在了,那頂早準備好的“右派”帽子終究被扣在頭上。他被撤銷職務,連降三級。

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汪曾祺一路磕磕絆絆走來,說是笑對人生,這其中五味雜陳只有他自己知道。只是,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他初心不改,始終用手中的筆耕種在精神家園,用樂觀豁達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因此,有人稱他是“為數不多的純粹文人”。

汪曾祺的文學創作之路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60歲後,也許是徹底卸去精神上的枷鎖,寫作成井噴狀態,《受戒》《異秉》《大淖紀事》等一批代表性作品先後問世。他以清新、樸實的文風,在文壇獨樹一幟,成為如同喜愛他的恩師沈從文一樣,備受人們喜愛的作家。作家王安憶曾經說:“汪曾祺老的小說,可說是頂頂容易讀的了。總是最最平凡的字眼,組成最平凡的句子,說一件最平凡的事情。”賈平凹曾經這樣評價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

像福克納的寫作一向徘徊於家鄉奧克斯福,莫言的重要作品離不開高密那一方故土,汪曾祺的創作源泉來源於高郵。他在高郵度過了童年,十五歲便離開家鄉,但家鄉的風俗人情在他腦海中打上深深烙印,家鄉的一草一木深深融入了他的血液。高郵湖、古郵驛、大運河,還有裡下河幾千年形成的土風民情,成了他創作的源泉,也形成他清新、自然寫作風格的底色。他的代表作《大淖記事》中的小錫匠十一子、挑夫的女兒巧雲,《受戒》裡的小和尚明海、村姑小英子,都映射出家鄉人的影子,甚至能找到人物原型。他的作品充滿對家鄉的熱愛,對人生真善美的讚美,正是作品洋溢濃郁的家鄉鄉土氣息,不僅受到家鄉高郵人的喜愛,也受到眾多文學愛好者追捧,從而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文學圈子——“汪迷部落”。

就在我們跟著講解員饒有興致地尋覓著一代文學大師的人生軌跡和創作經歷時,在二樓汪曾祺作品展示中心,一群讀者或坐、或依讀著汪曾祺的作品,專心致志的神態好像忘記了已經接近閉館的時間。

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汪迷部落”成員,但他們一定是一群虔誠的讀者。

部落是一個有著血緣或特殊紐帶關係的特殊群體。我想,連線“汪迷部落”的“汪迷”們就是對作家的熱愛和作品的鐘愛。作為一種文學現象,“汪迷部落”誕生在高郵、正滾雪球似地在裡下河地區發展壯大,而它的成員遍佈全國各地。

這是一群特殊的“粉絲”,他們既是虔誠的讀者,也是研究者、傳播者。他們一邊迷一般喜愛作家的作品,一邊探尋這位大師的創作風格和心靈軌跡。

從導遊講解中我瞭解到,在高郵,“汪迷部落”不僅定期在紀念館舉辦汪曾祺作品研討會,還有“汪迷”自發組織誦讀會、交流會。儘管汪曾祺的作品對文學創作產生很大影響,但“汪迷部落”不拉派系,不立山頭,不搞標籤,僅僅是出於對作品的喜愛、對人品的崇敬,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一代文學大師的膜拜。

結束參觀走出紀念館,天色已晚。此時,西天一道彩霞照射在紀念館上,氤氳出絢麗的光暈,讓紀念館愈發充滿迷幻一般的色彩。(姚中華)

運河文化|高郵的"三枚郵戳"古郵驛、大運河和"汪迷部落"

運河文化|高郵的"三枚郵戳"古郵驛、大運河和"汪迷部落"

實習編輯 王偉

製作 曹宇

責編 肖東

審稿 暉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