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三次科舉考試,為何沒有一次成功?杜甫的三大理想是什麼?

杜甫三次科舉考試,為何沒有一次成功?杜甫的三大理想是什麼?

杜甫三次科舉考試,為何沒有一次成功?杜甫的三大理想是什麼?

杜甫三次科舉考試,為何沒有一次成功?杜甫的三大理想是什麼?

杜甫三次科舉考試,為何沒有一次成功?杜甫的三大理想是什麼?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和封建時代的大多數文人一樣,最大的理想並不是當一名詩人,而是希望入仕為官,兼濟天下,他為了能在有生之年謀得一官半職,參加了三次科舉考試,而且不斷寫詩獻賦求引薦,可謂費盡心血,然而既沒有封侯拜相,功成名就,也沒有樂天安命,獨善其身,而是一生風餐露宿,最終連安身立命之所都不得。

一位才華橫溢的大詩人,到底為什麼在仕途上找不到出路,而只得潦倒?

本文試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原因。

一、生不逢時,政治環境不利

杜甫一生參加過三次科舉考試,第一次是公元735年他24歲的時候,當時科舉考試很難考,杜甫參考的這一年進士只錄取了27名,杜甫落榜了。第二次是公元747年他36歲的時候,這一次,杜甫參加了一場“欺騙性”考試,據說是宰相李林甫擺佈陰謀,為了不讓讀書人進入朝廷任意批評朝政,故意讓這次應徵的舉人無一人及第,讓玄宗相信“野無遺賢”。此時的玄宗昏庸腐化,這事就任由李林甫作祟,不了了之。第三次是公元750年他39歲的時候,杜甫投了三篇大禮賦到延恩匭,引起了玄宗的注意,讓他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考他的文章,結果考完後只有“送隸有司,參列選序”八字批語,意思是送到檔案室,存檔,暫不考慮,等待錄用。杜甫等到了第二年春天,也無下文,無疑仕途的希望又落空了。

此後,他並沒有放棄希望,而是不斷寫詩獻賦請求引薦,終於在公元755年十月,也就是在長安待了9年的時候,謀得一個看管兵甲器仗、管理門禁鎖鑰的小官。這時杜甫已經44歲,可是上任一個月左右,安史之亂爆發,他開始了流亡生活。

從24歲到44歲,20年的時間,杜甫有十年的時間是在不懈追求仕途,這期間他忍受著父死、生活堪憂的艱難,在長安東奔西走,科舉考試看不到希望,他就出入權貴府邸,寫詩恭維,以求得引薦的機會。可是即便這樣積極入世,在皇帝昏庸、奸臣當道、社會矛盾極端尖銳的唐中晚期,杜甫始終沒有好的官運以踏入仕途,所以筆者認為杜甫在他最重要的年紀沒有遇到一個政治清明的時代,確實是生不逢時。

二、政治素養不高

杜甫剛做官一個月左右就不得不離開長安,開始流亡。公元756年,玄宗逃往西蜀,太子李亨在草莽中開闢朝廷。杜甫在流亡途中聽說這個訊息,立即隻身北上投奔新皇帝,幾經周折,終於在鳳翔拜見了唐肅宗,這次“麻鞋見天子”,讓杜甫獲得了左拾遺的官職,職務是提出意見、舉薦賢良。杜甫好不容易又得了個官,可是不久又陷入一件政爭當中。

這事有關房琯。房琯和杜甫是好朋友,兩人是布衣之交。房琯本是玄宗舊臣,為了對新皇帝表示忠心,他主動要求出戰,在並不懂戰術的情況下,利用古代車戰打了敗仗,死了幾萬人,血染陳陶,本應論罪,由於李泌營救,肅宗仍讓他做宰相,但他崇尚虛名,好發議論,又常稱病請假,不理政務,有倚老賣老之嫌,結果惹怒了肅宗,給他定了兩條罪名:一是率情自任,怙氣恃權;二是喪我師徒。最終被貶為太子少師。杜甫此時站出來說房琯“少自樹立為淳儒,有大臣體,時論評琯才堪公輔,陛下委而相之……覬陛下棄細尋大,所以冒死稱述……”,意思是說房琯功勞大,罪不大,要肅宗“棄小錄大”,不必這樣認真,言下之意就是說肅宗你小題大做。這措辭直接引得肅宗大怒,要摘他的腦袋,幸好有張鎬營救,才保住了性命,卻被肅宗厭棄,後來直接被貶到華州做司功參軍,從此徹底遠離了長安。

杜甫為房琯打抱不平,也許是出於義氣,但真是糊塗啊!房琯戰敗,又倚老賣老,肅宗也只是降了他的職,並沒有殺他,已經算仁義了。杜甫也寫過一首著名的《悲陳陶》:“血作陳陶澤中水”“四萬義軍同日死”。按理來說杜甫是知道房琯在這場戰爭中的責任的,但他還是冒死上疏替房琯求情,即使是房琯曾經幫助過自己,有交情,筆者認為杜甫也不應該在房琯身上斷送自己的政治前途。

二、性格原因

第一,替人民說真話。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玄宗漸漸昏庸,朝堂奸臣當道,邊將們好大喜功,挑動戰爭。玄宗終日沉迷聲色,把政事交給貪汙的宰相,把邊防交給窮兵黷武的將官,打仗失敗了,為了補充兵力,統治者又四處徵兵,造成民生凋敝。杜甫看到人民的悲慘生活,寫出了著名的《兵車行》:“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提到統治者驅使人民,有如雞犬,到處在流血,但唐王朝還是不停發動戰爭。同時又在《前出塞》九首中,一再對侵略性戰爭提出疑問,他說:“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他站在人民的立場反對戰爭,做人民的喉舌,反對唐朝的對外擴張政策,這當然是不被統治者喜歡和接受的。

第二,不能堅守,吃苦的毅力不夠。杜甫在華州做官後不久就主動辭去了司功參軍的職務,率妻兒赴秦州,他在《立秋後題》一詩中寫了自己棄官西行的原因:“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罷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他把自己比作秋燕,來去自由,他把做官說成是服勞役,不想讓身心被為官所苦,於是離官。《新唐書·杜甫傳》記載的原因是“關輔飢,輒棄官去”,因忍受不了饑荒,所以離官。從這些看來,“詩聖”也是食人間煙火的,和我們平常人一樣,為了生存,首先考慮的還是自己,作為國家官員,遇到大難,還是選擇了逃。也難怪他仕途坎坷,官總是做不長久了。

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官總是做不穩,做不長,除了當時政治環境不

利,與他自身的政治素養和性格也頗有關係。

他囿於家庭觀念,抱著儒家積極入世的

思想,四處奔走,最終飄零淪落,居無定所,

可悲可嘆!

| 《語文報·教師版》

編 輯|智 齒

校 對|小 清

責 編|古 月

副主編|溫 鵑 何

常 璐

主 編|李大路

【來源:語文報社】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