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窯款識總覽

2003年7月,原內丘縣委禮堂、電影院一帶在改建步行街時發現了窯址群,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這處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大量“盈”字款和“翰林”款白瓷及刻印花瓷、唐三彩等,並且還首次出土了“官”字款白瓷殘片。這次發掘的面積和出土的遺物數量在邢窯考古史上都是空前的,特是“官”字款白瓷的發現為我國唐代遺址或墓葬中出土的“官”字款白瓷的歸屬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證。

帶有底款的邢窯瓷器屬於細白瓷,為官用或皇室用品,特點是瓷器底部刻有“盈”、“翰林”或墨書“翰林”。邢窯遺址被發現以來,先後出土了“盈”,“盈”,“官”,“翰林”,“藥”,“王”,“張”,“李升”,“李”,“口弘”,“口楚口”,“解”,“退”等帶款識的瓷片標本。這些款識多為尖狀工具刻劃而成,也有個別用毛筆墨書在成品上。除在瓷器上刻有款識外,在窯柱、匣缽等窯具上刻字款的現象也十分普遍。常見的有“士”,“吉利”,“籠蓋”,“蘇家”,“石”等。

底部刻有“翰林”款字,為唐代翰林院在邢窯定燒的瓷器,現代常見都刻在罐上,不排除碗上沒有“翰林”字款;刻有“盈”字款器物,是唐代大盈庫在邢窯定燒的瓷器。

邢窯款識總覽

“大盈”款:邢窯白瓷的“大盈”款,是皇傢俬庫“百寶大盈庫”的簡稱。最早發現邢窯白瓷帶有款是“盈”字,而不是“大盈”款。在發現“邢窯遺址”以後的二十年左右時間裡,才陸續的發現有“大盈”款。奇怪的是除西安唐金勝寺遺址出土一片外,其他均出自邢臺市舊城區清風樓東的長街一帶,而非在內丘的“邢窯遺址”。標本目前已發現有十幾片,胎質細白堅硬。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出土器物全部為平底碗,其時代應早於“盈”字款瓷器。這批標本究竟來自哪個窯址目前尚難判斷,但確係邢窯產品無疑。

大盈庫屬於由皇帝直接支取的“私庫”,庫中之物的取用,在於皇帝本人的旨意,而且多以宦官主領其事,庫中之物的出處,一是賞賜給賓妃大臣,二是用於緊急國情下的支出,所以,大盈庫又稱之為“中藏”、“內藏”、禁藏”、“內庫”、“中庫”等。因此,在以後為皇宮燒製白瓷一律都刻寫為“大盈”,再以後就乾脆縮寫成為一個“盈”字。因為不論是“大盈”、還是“盈”字都能代表是皇家專用白瓷。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盈”字乃是唐代宮內大盈庫的簡稱(皇傢俬庫),是貢品,也只有是皇家自用,外人不能隨意使用,賞賜除外。是“大盈”款的縮寫,常出現在邢窯的白釉碗上,也不能排除罐上沒有“盈”字款。只是出土發現的較少。“盈”字款是目前發現最多的款識,據不完全統計可能已出土了數百片。出土“盈”字款的窯址主要是內丘縣步行街、農貿市場、服務樓、交通局、西關北等。另外,在西安、北京、杭州赤峰、長治、易縣、邢臺、臨城、隆堯等地墓葬和遺址中也有發現主要器型有碗、盤、罐、洗、執壺、盞託、粉盒、瓷枕等。

邢窯白瓷“盈”字款,從發現“邢窯遺址”至今,“盈”字款發現的最多,一般都刻寫在碗上,早期邢窯白瓷碗是平底無釉,“盈”字款平底的碗比較少,一般都是刻在玉璧底碗上的比較多,“盈”字上覆蓋有釉;而刻寫在罐、執壺類的盈字款居多,平底無釉。“盈”字款出土最多的河北省邢臺市的內丘縣,另一個出土比較多的是陝西省的西安市;一個是貢瓷出產地,另一個是貢瓷接收地,所以,兩個地方出土的“盈”字款比較多,但內丘出土的要比西安出土的多。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唐白釉“盈”字款枕

“盈”Tang Dynasty高7。7釐米面15。2×11。2釐米

1960年山西省長治市東郊唐墓出土

山西省長治市博物館藏

枕體長方形,枕面略弧,枕邊抹角,腹下收,平底無釉。此枕釉色潔白,胎體細膩堅實,較厚重,釉白中泛黃,使用磨痕明顯。此器造型簡樸大方,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邢窯“盈”字款白釉瓷枕。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唐白釉“盈”字款粉盒

高4釐米直徑8。3釐米

上下均等,折角,直壁,子母口,有芒,旋削規整,稜角分明。胎質潔白堅硬。滿釉,釉色白中泛青。底有三支釘痕,陰刻“盈”字款。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唐白釉“翰林”、“盈”字雙款罐

“盈” Tang Dynasty高22。5釐米口徑10。5釐米底徑9。2釐米

陝西省西安市唐大明官遺址出土

陝西省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藏

圓唇,鼓腹,平底,底陰刻“翰林”、“盈”字雙款。胎質堅實細膩,內外施透明釉,釉質瑩潤,積釉處泛水綠色。此器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器上刻有“翰林”和“盈”字雙款的邢窯器物。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唐白釉“盈”字款蓋罐

通高31。5釐米口徑9。8釐米底徑9。5釐米

河北省臨城縣文物保管所藏

置蓋,口微外撇,圓唇,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平底,帶拱形圓鈕蓋,底部陰刻“盈”字款。裡外滿釉,蓋內及罐底無釉,釉色潔白似雪,釉面瑩潤光亮。是傳世邢窯白瓷中一件稀有珍品。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唐白釉“盈”字款瓜稜罐

“盈” Tang Dynasty故宮博物院藏

上口、頸均殘失,腹飾凸起的稜線條,圈足外撇,底陰刻“盈”字款,胎堅細潔白,釉光潤。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唐白釉“盈”字款託盞一對

盈” Tang Dynasty

通高5。8釐米口徑11。2釐米託徑10。9釐米

託為四處花口,圈足,盞圈足直口,盞與底均刻“盈”字款。胎堅硬,釉光瑩潤,色白中泛灰。與上頁“白釉盈字款執壺”是一套器物。所刻“盈”字筆體一致,為同一人書寫。

邢窯款識總覽

“翰林”款:邢窯白瓷“翰林”款,與當時的“翰林院”有關。“而翰林院者,待詔之所也”。唐初置翰林院,為內廷供奉之所,當時是以藝能技術見著召於翰林院供職,並非特為文學侍從而設。至玄宗時,置翰林侍詔供奉,與集賢院學士分掌制詔,其職始重。玄宗又別置學士院,併兼翰林學士,侍直禁廷,專司制誥,甚至參議機密。其後,翰林學士之職漸為顯赫,歷代相沿,變成了文學儒臣官職。多出於內丘縣城關窯址,西安市及邢臺市區也出土過,器型主要為罐、粉盒等。出土量遠不及“盈”字款。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唐白釉“翰林”款罐

高25。5釐米口徑10。4釐米底徑10。5釐米河北省內丘縣西永安唐墓出土

河北省內丘縣文物保管所藏

罐口微撇,圓唇,短頸,溜肩,圓腹,腹以下漸收斂,平底。底陰刻“翰林”款。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唐白釉“翰林”款蓋罐

高26釐米口徑9釐米底徑8。2釐米

1956年陝西省西安市東郊唐墓出土

陝西曆史博物館藏

侈口圓唇,直頸,豐肩鼓腹,平底,有蓋,蓋上有寶相花形提手。罐底陰刻“翰林”二字,字型工整緊湊,造型渾圓飽滿,端莊豐盈,製作精細。胎質細膩潔白,結構緊密,造型規整。釉色白微閃青灰,土浸較重。

邢窯款識總覽

“官”字款:帶有“官”字款的白瓷,在邢窯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只要看到有“官”字款的白瓷被認為是定窯燒製。2003年為配合內丘縣舊城改造建設步行街工程,河北省文物部門會同內丘縣文保所,對內丘縣城東側的大禮堂舊址進行考古勘測挖掘,發現了邢窯窯群,並首次出土“官”字款白瓷,這一發現,填補了邢窯白瓷沒有“官”字款的空白。共出土了十幾片。均為細白瓷圈足碗殘片,有些還粘有匣缽。

“官”字款瓷片過去曾在邢臺市舊城區出土不少,限於資料多將其劃歸定窯。而此次發現的“官”款白瓷與“盈”字款白瓷則出土於同一地層或灰坑,無疑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但同時又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即如何鑑別窯口問題。邢窯“官“字款瓷器的時代應為晚唐,與定窯“官”字款瓷器從時代上說大體相當,其胎釉及刻寫的方法差別不大,化學組成和燒成溫度也較為接近,這使我們鑑別各地出土“官”字款瓷器(如浙江臨安出土帶金銀扣的“官”、“新官”款白瓷)窯口問題更增加一定難度。

邢窯款識總覽

“藥”字款:目前僅見一例,器物為白釉玉璧底花口碗,出土於內丘縣西丘磚廠。對於“大盈”、“盈”、“翰林”、“官”款的解釋目前大體上有兩種說法,一是與唐代皇宮的百寶大盈庫有關,為官府的定燒器。另一種觀點認為邢窯出土款識是因窯場眾多,為了競爭而刻制的商標或記號。多數學者則傾向於前者,相信隨著考古資料的不斷豐富最終會解決這一問題。

另外,其他諸如“張”、“王”、“李升”、“吉”、“吉利”款均為姓氏或吉祥語,對此爭論不多。這些款識的發現給研究邢窯文化內涵提供了重要資訊。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唐白釉皮囊壺

高12。5釐米口徑2。2釐米底徑12。5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壺上窄下寬,上端一面有小流,流直口,中間凸起曲形柄,壺兩面凸起包袱褶紋線各一道,中間凸線一道,劃刻“徐六師記”四字匠師題款。胎堅細,釉面白淨光潤。

邢窯款識總覽

邢窯款識總覽

唐白釉“張”字款執壺

“張高10。5釐米口徑5。1釐米足徑3。6釐米河北省臨城縣東街磚ㄏ劉府君墓出土(唐大中三年)河北省臨城縣文物保管所藏

扁唇,喇叭形口,鼓腹,短流,雙泥條把平底。底心陰刻“張”字款。通體施白釉,釉潤澤,有土浸痕。

宋瓷收藏者的學習交流平臺!

右上角將喜歡文章 “分享到朋友圈”

訂閱號 “宋瓷收藏”

或新增官方微訊號:XuChineseArt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