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提倡編纂通譜或統譜

什麼是通譜?

宋代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雲

常瓌,字子然,河朔人,本農家。一村數十百家皆常氏,多不通譜。”清代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三雲

“宛平袁明府增,字保侯,宰江寧時,與餘通譜。”宋代朱熹《奉同都運直閣張文哭敬夫張兄》詩之二

“亦知遊好曾通譜,卻記登臨喚卜鄰。”

這些情況的通譜具有動詞的性質。

從晉以後人們修譜的實踐及詞性分析,通譜是將同姓全部人口按上下尊卑次序編排到同一譜系裡。這樣的通譜就是名詞了。

作為名詞的通譜別稱有統譜、全譜、會譜、大同譜、會通譜、統宗簿、統宗譜、會宗統譜、統宗世譜、統宗譜略、聯宗統譜、大同宗譜、統會宗譜、開族統匯圖譜等。

看來,通譜的概念很大。嚴格意義上的通譜關涉到同姓人中的每一個人。馬虎一點,也應囊括大多數人。

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二十三·通譜》說:“同姓通族,見於史者,自晉以前末有。”也就是說,晉以前,沒有通譜,晉以後,有的宗族開始編纂通譜了。不過,編纂通譜不是很普遍。因為受到人力、財力等條件的限制。

現在,一些姓氏也開始了通譜的組織、編修、編纂。

筆者要給編纂通譜的人潑一瓢冷水,不宜提倡編纂通譜或統譜,特別是數十萬同姓人口以上的種族。

其道理有以下幾點:

其一、編纂通譜容易形成空中樓閣。通譜很難將一地、一個家族的發展、變化情況寫細緻,也很難介紹各個宗族成員的基本情況。這個細緻不是事無鉅細,眉毛鬍子一把抓,是指將那些必須要記的和有傳承品質的東西記下來。

就歷史文化看,國史觀照宏觀,方誌注目中觀,族譜燭照微觀。雖然都屬於歷史,但功能各有側重,各有特點。且族譜對生命傳遞的記載是國史和地方誌幾乎沒有的。打個比方,國史是長江、黃河,地方誌如一條條小河、溪流,而族譜是涓涓細流或如人體毛細血管。由此三者形成了中國歷史的海洋。所以,“宜細”是姓氏譜系文化的基本特質之一。你要搞通譜,貪大求洋,其性質會發生變化,由小變大,由詳實變為粗略,幾乎與國史接近,這就失去了姓氏文化的意義。

我們現在看到有的舊時編修的家譜,除了世系表便看不到其他內容,總是遺憾當時人們將這件事情做得太簡單了。後人瞭解前人的情況總想知道細一些。姓氏文化不僅是對本宗族生命遺傳、人口世系的記錄,他還應該反映這個宗族的發展狀態、人物、人才產生的情況。作為新時代的家譜,如能將遺傳特徵、家族文化特徵、性格特徵、遺傳性疾病、當時當地風土人情等記入族譜便更有價值。這些細緻的記錄,通譜亦做不到。這也是筆者反對編纂通譜最重要的出發點。

其二、編纂通譜在當代中國是一個神話。現在中國人口眾多,與古代中國的人口狀況大不一樣。搞數十萬同姓人口以上的通譜很難實現。有人認為:“修全國統譜,那只是一個笑話。”我基本贊同這個觀點。從古至今,中國是一個移民社會,同姓並非居於一地,而是分佈在四面八方、天南海北。要統計這些人口和掌握其基本情況,不知要花費多少勞動。無論多麼團結、多麼齊心、多麼有經濟實力的宗族都難以做到。尤其是數百萬、數千萬同姓宗族要掌握每個人口的基本情況比登天還難。即使有雄心壯志、有開明捐款的人也很難辦到,因為需要人力去完成,要動腿、動手,走鄉串戶,其工作量之浩大難以估計。可能有的人心存僥倖,想把所有同姓人統起來,增強本姓族生存發展競爭能力,這不過是一個幻想,在現代社會,根本做不到,也沒有必要這樣做。

其三、編纂通譜勞民傷財,價值不高。搞通譜的組織工作量、人力投入量、經費投入量極大。時空跨度也很大,東去西來、南來北往,需要很多時間與精力。完成的時間漫長。儘管現代社會資訊、交通發達,但很多地方還是需要步行才能瞭解到真實的情況。由於蒐集資料難度大,要按章法編修通譜做不到,於是只好做資料的堆積。筆者看到有的姓氏編纂的所謂通譜,哪裡是通譜,不過是甲地、乙地族譜匯聚的資料而已。這樣的通譜名不副實,有多少價值呢?說得不客氣,是一堆廢紙,浪費了錢財,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對後世是不好的導向。

其四、通譜難以進入普通家庭儲存。姓氏著作有很強的民間性,屬於社會最底層的文化。如果姓氏著作不能普遍進入家庭,只是存放在圖書館、檔案館或個別家庭,有多少傳播的價值?數十萬同姓人口以上的通譜,少則數卷,多則數十卷、數百卷,一般家庭不便收藏,也買不起;即使你不要錢送給他,他會嫌是一個負擔。普通百姓不愛的姓氏文化,是失敗的姓氏文化。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非常反對編纂通譜,他在《日知錄·卷二十三·通譜》質疑通譜雲:“今人好與同姓通譜,不知於史傳居何等也。”意思是你搞通譜,把“史傳”放到什麼地位,是不是要與“史傳”平起平坐?顧炎武進而指出:“近日同姓通譜最為濫雜,

……

為蠹國害民之事,宜嚴為之禁。”

當然,顧炎武說的有些過重,比筆者還要偏激,但此君思想深處對編纂通譜很不滿。

總之,通譜是空中樓閣,難接地氣,編纂困難,勞民傷財,價值不高,百姓不愛,不宜提倡。於是打油曰:

勸君莫把通譜修,有志筆端入細流。傾心寫好一族人,後人尊你上高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