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春回大地,又到踏青賞景放風箏時節,藍色的天空中那抹色澤絢麗、風中舞動的風箏,藉著人們手中線軸的收放而隨風搖曳,那是每個人童年不可或缺的童年記憶。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這小小的紙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有著非同尋常價值延伸,這也許就是它得以傳承至今的主因,也因而成為會友、慶典、健康身心、民間工藝文化和諧社會的載體和象徵。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3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北京大興區高米店街道,在曹雪芹風箏工作室看到,“曹氏風箏”第四代傳承人繆伯剛正在製作人物造型的風箏。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據繆伯剛介紹,“曹氏風箏”因傳承和紀念曹雪芹的風箏技藝與人文傳統而得名,目前已是第四代傳承人了。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曹氏風箏”屬於中國民間風箏藝術四大門派之一,在2011年5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說起他的風箏夢,繆伯剛講述道:“小時候父親給我做了第一隻風箏,放學後就在家住附近的空場上放飛,從那時起就喜歡上了風箏。”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繆伯剛說,自己有時跟著父親學做製作風箏,風箏藝術就悄然在他的心裡萌芽、紮根,一紮就是十九年。他說,作為“曹氏風箏”的第四代傳人,要把熱愛化為傳承。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繆伯剛目前有兩個“曹氏風箏”的工作室,一處在大興區高米店街道,一處在北京大觀園裡。走進繆伯剛的工作間,恍惚瞬息間進入了風箏的童話王國,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各樣的、色澤豐富的動物、人物風箏陳列在櫥窗內,裱框精良。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懸掛在正門牆面上巨大的風箏作品“比翼雙飛”,說起這件作品,繆伯剛充滿自豪:“那是我師爺和師傅以及師孃共同完成的作品,叫作‘比翼雙飛。這件畫工醇厚、風箏製作人是由中國著名風箏藝術家孔祥澤、孔令民及其夫人共同完成的作品,是根據白居易《長恨歌》中“在天願做比翼鳥”演繹出來的生動形象:一雄一雌,疊加在一起,表現出深深的愛意,作品中心畫兩個尚未綻放的並蒂牡丹花蕾,兩臂繪有盛開的牡丹,意為“相伴一生,富貴到白頭。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其實,每一隻風箏背後都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文化韻味,從選料綁紮風箏骨架,畫色、花紋、樣式等各個元素都有考究,這些正是風箏的迷人之處。”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春回大地,又到踏青賞景放風箏時節,藍色的天空中那抹色澤絢麗、風中舞動的風箏,藉著人們手中線軸的收放而隨風搖曳,那是每個人童年不可或缺的童年記憶。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目前北京已經有清華附小、北醫附小、民族小學、玉泉小學、人大附中等15所學校邀請“曹雪芹風箏”走進校園供學生們選修,繆伯剛帶領“曹雪芹風箏”團隊走進校園親自教小朋友們做風箏,講授風箏民俗故事 “扎、糊、繪、放,每一個步驟都有講究。”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曹雪芹風箏”傳人:要把非遺鮮活地傳承下去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繆伯剛說,“風箏進校園”的目的不僅僅在於教會孩子做風箏,最重要的是透過課程培養孩子們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意識,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鮮活地傳承下去。攝/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田寶希

作者:田寶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