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40年的內蒙古包頭,蒙古大草原上的"九原"古城

這是一組拍攝於1940年的內蒙古包頭的老照片。包頭,是蒙語“包克圖”的諧音,“包克圖”在蒙語裡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傳說成吉思汗在這裡打獵時,看到了鹿,於是起了這個名字。包頭,別稱九原、鹿城,位於蒙古中部、南瀕黃河,是溝通北方草原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之間的交通要衝。讓我們透過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80多年前的包頭的樣子。

圖為1940年的包頭,圍繞著古城南面的依山而建的馬蹄形城牆。包頭最早是一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築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置九原郡,433年,北魏王朝在此設懷朔鎮。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前後,包頭修築城牆,闢東、南、西、東北、西北五座城門。

老照片1940年的內蒙古包頭,蒙古大草原上的"九原"古城

1940年的包頭城外,自轉龍藏玉皇頂眺望東北方向。轉龍藏位於包頭東門外劉寶窯子河出口處的右岸,這裡古木參天,奇山異水,景緻宜人,轉龍藏最高處被稱為玉皇頂。轉龍藏被稱為老包頭的風水寶地。

老照片1940年的內蒙古包頭,蒙古大草原上的"九原"古城

1940年的包頭,站在轉龍藏玉皇頂向西俯看,舊時包頭古城民居、城堞盡收眼底。

老照片1940年的內蒙古包頭,蒙古大草原上的"九原"古城

1940年的包頭古城遠眺。有人說,老包頭城的城牆走向形似金蟾,也有人說像金龜,無論何種說法,都是在誇讚包頭城是一方寶地。

老照片1940年的內蒙古包頭,蒙古大草原上的"九原"古城

1940年的包頭百靈廟。百靈廟又名“廣福寺”,建於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2年)。百靈廟自建設以來,一直是達爾罕草原商旅雲集和物資的集散地,素有草原碼頭之稱。

老照片1940年的內蒙古包頭,蒙古大草原上的"九原"古城

1940年的包頭南海子,逛市場的女子。清末民初,位於黃河流域包頭段的南海子渡口曾顯赫一時,行旅商賈雲集此地,從事皮毛、藥材、茶葉等生意,讓當時的包頭成為了西北重鎮,故而有了“ 水旱碼頭”的稱呼。

老照片1940年的內蒙古包頭,蒙古大草原上的"九原"古城

1940年的包頭,一所民居里的孩子們。這座民居寬敞、古樸,應該是一個大家族聚居之所。

老照片1940年的內蒙古包頭,蒙古大草原上的"九原"古城

1940年的包頭二里半地區,黃河渡口附近的一個小吃攤。明清時,自包頭古城出南門南走二里多路有個漁港,就是現在的二里半。

老照片1940年的內蒙古包頭,蒙古大草原上的"九原"古城

1940年的包頭城外,滿載著貨物的駝隊。老包頭素有“水旱碼頭、皮毛集散地”之稱,包頭和周邊自產皮毛很少,主要靠商人深入西至寧夏、甘肅、青海、東至錫林郭勒盟、通遼、呼倫貝爾、北至外蒙古烏里雅蘇臺、俄羅斯恰克圖等地,用駝隊拉上“茶布水煙糖”,換回“牛馬駱駝羊”,俗稱“走草地拉駱駝”,然後把皮毛經過加工後發往各地。

老照片1940年的內蒙古包頭,蒙古大草原上的"九原"古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