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目的地|鹽城:在鹹的山河湖海間(中)

CNT目的地|鹽城:在鹹的山河湖海間(中)

活在生態裡

“條子泥”是東臺濱海溼地區域的地名。在當地,一段典型度假生活可以活靈活現地濃縮在24小時裡:清晨被鳥兒叫醒的你絕不會有“起床氣”,接下來的早餐魚湯麵喚醒了你的精神。森林漫步讓悠閒的時間被拉長,半天的時光就融化在甘甜的空氣中——平原森林、黃海溼地、飛鳥天堂是東臺的三張名片。而另外的半天,註定是屬於世界遺產地的,夕陽下的潮起潮落,留下了條子泥奇異的肌理,龍王古寺護佑著東臺這塊福地。自然、生態、歷史、文化,人與自然的相依,人與人的相遇,在東臺一起交織成動人的故事。

東臺沿海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汙染的海濱聖地,2019年7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條子泥灘塗溼地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塗,是瀕危物種最多、受威脅程度最高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關鍵樞紐,也是全球僅有的八條候鳥遷徙線之一。遠方來客裡還包括鳥中明星勺嘴鷸——它們沿著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最終飛到孟加拉灣越冬,在來去之間,落腳鮮美之地東臺。單是為了一睹這溼地精靈的尊容,就足夠成為前往條子泥度假的理由了。

CNT目的地|鹽城:在鹹的山河湖海間(中)

在今天,人類幾乎變成了一個城市物種,也不知道是我們疏遠了大自然,還是大自然疏遠了我們。英國主持人大衛·愛登堡說過:“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一個孩子,是對野生動物沒有興趣的。”孩子和自然之間天生就有著親近關係,很多早期旅行者特別關注對自然的探尋與追索。觀鳥活動大約始於18世紀的英國,一位鄉村牧師吉爾伯特·懷特透過觀察和記錄鳥類活動而寫出了《塞爾彭自然史》。1996年北京鷲峰的一次觀鳥活動被認為是我國現代觀鳥的開端,從此之後,中國開始有意識地打造各地的國際觀鳥基地。而在東臺,觀鳥基地是純天然的,整個東臺就是一個龐大的“觀鳥基地”。

觀鳥者和鳥類學家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早期的觀鳥者大多是鳥類學家、動物學發燒友和攝影師。慢慢地,這一群體開始擴充套件到普通的鳥類愛好者,“觀鳥博物旅行”也將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市場。由觀鳥活動而深入博物學研究領域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現今與自然相疏離的青少年而言就更是如此。

CNT目的地|鹽城:在鹹的山河湖海間(中)

作為一個內容豐富的度假勝地,條子泥不但為孩子們提供了優越的觀鳥條件,也送給他們一個在其中可以盡情玩耍的大自然。孩子們既可以與小蝦小魚小螃蟹親密接觸,也可以用工具搭建一座座海上城堡,富含礦物質的海泥能夠呵護幼嫩的面板。當你赤腳走在綿軟細滑的泥灘上,與大地的接觸會讓你感受到一種被大地母親包裹著的踏實,這是東臺條子泥溼地帶給遊客的獨特體驗。

我們的地球維持著70億人的生活,同時也支撐著幾千萬種不同生物的生存。每年有超過200種、至少5000只水鳥在條子泥停歇、補充能量、換羽。它們從北邊的阿拉斯加、俄羅斯遠東地區飛來,經過東臺條子泥,一些繼續飛往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一些飛去東南亞,這些水鳥與人類共享著地球。

2019年,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專案(第一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遺產地第一期包含5個保護區:江蘇大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條子泥市級自然保護區、江蘇東臺高泥溼地保護地塊和江蘇東臺條子泥溼地保護地塊,它們都在鹽城範圍內。不知是當地人對自然的尊重吸引了野生動物在此安居,還是因為野生動物的如期而至才讓人們更加珍惜所處的環境,總之,在這一塊將天然之味帶到人間的土地上,人與動物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相依相生。

此外,江蘇東部的很多地方都有野生麋鹿生活,鹽城大豐區有一個大型的國家級麋鹿保護區,遊客可以坐上電瓶車深入到天然水系和林間探尋麋鹿蹤跡。而在東臺條子泥,被保護起來的溼地上常常有小群麋鹿覓食喝水,比起麋鹿公園,這裡更加純粹、野性。

大豐的中華麋鹿園路途遙遠,交通不太便利。人們在麋鹿天然的棲息地修出麋鹿大道,建設用於保護和飼育的籠舍和護欄——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鹿們不用再舔食岩石補充鹽分了。大多數麋鹿仍然在這裡擇水草而居,安然地讓鹿角任意生長,彎曲交錯成“纏枝蓮”的樣子。它們不必再考慮自然界的危機,那些用於攻擊和防衛的巨型鹿角只在王位爭霸戰中一年一度地被使用。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鹿和鶴都是長壽的象徵。麋鹿大約能活25歲,丹頂鶴的壽命更是可以達到60年。在鹽城丹頂鶴溼地生態旅遊區中,普通遊客很難見到野生的丹頂鶴,這種敏感細緻的大鳥需要潔淨開闊的溼地環境棲息,於是儘管它們每年冬天都從北方飛來鹽城,卻躲在人跡罕至的溼地深處難見蹤影。不過,你可以找到人工繁育的鶴群,在繁育中心,經過漫長的三代野化之後,人工繁殖的丹頂鶴將會被放歸自然,成為南北遷徙的長壽飛仙。在此之前,如果運氣好,你可以在繁育中心看到放鶴歸野的場景,白鶴晾翅飛向遠方,轉一個大圈又返回人們身邊。

在鹽城這個以生態作為關鍵詞的地方,人永遠是動物值得信賴的夥伴。

撰文 圖片|喻添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