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道士尋到風水寶地將雙親遷墳於此,卻被放羊人偷樑換柱

明永樂年間,巍巍棲霞山南麓,有座山勢峭拔、林木蔥鬱的山嶺,遠望去仿若一位駝背老者,因而被當地人取名叫做老爺嶺。老爺嶺上有座白雲寺,僧眾雲集,香火鼎盛,燒香許願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寺廟周圍的奇樹異木很多,漫山遍嶺數都數不清。而最多的是械樹,械葉經秋霜一染,酡紅的顏色燦若雲霞,別具一番秋景妖嬈之美,吸引得遠近香客紛紛前來遊玩觀賞,一時名噪天下。

這天,有位道士途經此地,一下子就被老爺嶺的旖旎風光給迷住了。這道士善觀風水,他看到老爺嶺山尖肥厚飽滿,前臨九曲之水,左邊似青龍蜿蜒起伏,右邊似白虎前端外張,正所謂青龍布雨、白虎馴服、藏風聚氣、主貴發富,真是一塊千載難逢的風水寶地呀!若被眼尖之人選為家用墓地,後世子孫必定福祿不淺。道士察看一番,暗忖若把過世的高堂父母移葬於此,日後家中必出高官,子孫後代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一念及此,道士立刻就付諸行動了,他曉行夜宿馬不停蹄地趕回了南方老家,把入土多年的爹孃屍骨悄悄挖出來,用紅布包好背在身上,然後快馬加鞭來到老爺嶺,趁天黑無人之際,尋了一塊開闊處偷偷挖了個坑,把雙親的骨骸小心翼翼地埋了進去。

故事:道士尋到風水寶地將雙親遷墳於此,卻被放羊人偷樑換柱

道士返回南方後,掰著手指計算時間,做著升官發財的美夢。不料晃數年過去,道士弟兄幾人中不但沒有當官發財,還有的死了老婆孩子,有的家中遭了天火家破人亡,窮苦潦倒。他百思不得其解,難不成那塊墓地出了問題?道士再也坐不住了,他要重返老爺嶺看個究竟。當他風塵僕僕地趕到這裡,不看便罷,一看肺都要氣炸了!原來,那塊包裹爹孃骨骸的紅布已爛在山坡上,人骨扔得到處都是。當年自己親手壘起的墳頭上,不知被誰移栽了-棵桑樹,脈氣正旺,已粗如兒臂了。道士氣得渾身發抖卻並未聲張,經過一番耐心打探,終於獲知:當年偷埋爹孃骨殖時,湊巧被一個放羊倌瞧見了。聰明的羊倌窺視到道土在此安墳,便聯想到這裡肯定是塊風水寶地。待道士離開後,他便來了個偷樑換柱,把道士爹孃的屍骨挖出來扔在旁,又把自己爹孃的屍骨埋了進去,然後哼著小曲回家了,也做起了安享富貴榮華的美夢。

道士探聽得明白,氣得差點吐血,決計要報復。他扮作算命先生找到那個羊倌,假裝關切地說:“我看了你家的墳地,真是塊再好不過的風水寶地,日後必出大官。可惜呀,墳頭上長了棵桑樹就不太吉利了。”羊信驚問其故,道士搖頭晃腦地說,“墳頭長桑樹,死人沒有數。你得趕快把桑樹連根砍掉,否則就要大禍臨頭了。”愚昧無知的羊信輕信了道士的話,連忙央求他陪自己去刨墳挖樹。

當他倆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那座墳墓刨開,道士上眼一瞧,不由得暗自心驚:只見那棵桑樹的根部盤根錯節,已緊緊地纏抱住了那口棺槨,並使棺槨前端漸漸離地而起,一旦整樽棺槨被桑樹根抱起立而不倒的話,羊倌家定會鴻運大昌!而這一切祥瑞吉兆本該屬於自家的!惱恨萬分的道士將把斧頭扔給羊館,故意正話反說:“你還不快砍!等桑樹根把棺槨立起來以後,你家就要倒大黴了!”羊信聞聽嚇壞了,他二話不說掄起大斧狠狠地朝桑樹根砍去。誰知斧下去,就見那桑樹根從裂口處噗地噴出一股血水來,濺了羊信一身一臉,登時成了血人一般。羊信愣怔片刻,一陣莫名的恐懼襲上心頭,他嚇得“嗷”地一聲跳出穴坑,撇下道士,撒丫子跑得沒影了。

故事:道士尋到風水寶地將雙親遷墳於此,卻被放羊人偷樑換柱

墳脈被砍斷了,這裡再也出不了官宦了。羊倌本想沾別人便宜,卻上了道士的當!道士出完這口惡氣,又掏出隨身攜帶的羅盤,圍著穴坑四周施下毒咒,只見桑樹根裂口處的血汁源源不斷地朝外溢個不停。說也奇怪,此時,老爺嶺上突然變得彤雲密佈、波譎雲詭起來。道士洩憤般哈哈狂笑了一陣,撿起爹孃散亂的骨骸,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兩月後,一群番邦打扮的人來到老爺嶺。為首之人乃渤尼小國的年輕國王,名叫麻乃惹加,因仰慕大明天朝文化,親率王后及眾臣前來朝賀。一行人途徑老爺嶺,恰值身懷有孕的王后偶感不適,又聽聞此地槭葉如畫,便有心暫作休憩,順便賞秋攬勝。但出乎意料的是,剛才還是風和日麗,等趕到這裡才發現此地竟然霧氣瀰漫、陰雨連綿,整座老爺嶺上的花草樹木彷彿失了魂兒,全都打了蔫兒,呈現一派頹廢蕭殺氣象。隨著霧氣漸濃,大白天也陰沉沉的暗無天日,數步之內不見人。有時半空中還降下瘳人的血雨,雨點飄落處,血紅暈染一片,特別詭異嚇人!

麻乃惹加率領群臣親隨等一腳踏上老爺嶺,發現這裡家家關門閉戶,處處人聲寂無。驚詫不已的王后命僕女敲開了一家客店的大門,店老闆見來了遠客,趕緊將他們讓進客房。主客閒話攀談起來,只聽店老闆打個唉聲:“唉,都怨施主們來得不湊巧呀!”原來兩月前這突如其來的天象之變,惹得流言四起眾說紛紜,都猜可能是妖怪邪祟作怪,本地人嚇得不敢出門,外地來的香客則躲進了白雲寺祈福避難,求佛祖顯靈庇佑。

一時間,老谷嶺陷入慘淡蕭條、人心惶之中,大夥連生意也沒得做了。

故事:道士尋到風水寶地將雙親遷墳於此,卻被放羊人偷樑換柱

王后是個禮佛向善、心懷憐憫之人,聽完店老闆的一通抱怨,原本焦慮的心情反倒沉靜了許多,反倒擔憂起附近的民生了。她跟丈夫麻乃惹加商議,既然路遇此劫,何不進白雲寺焚香拜謁,為眾生祈禱消災解厄呢?麻乃惹加聞言,不禁領首讚許。當他們見過白雲寺住持,閒談之餘,說起後山有個神秘的羅漢洞,傳言洞內隱居著一位長生不老的得道高僧,或許他能普救世人時,王后大喜過望,立刻命人安排要進洞去跪拜。麻乃惹加擔心妻子身孕不便,況且洞內有無危險尚未可知,但王后鐵了心般執意前往,並說只要做的是為善之事,定能獲得神靈庇佑。

眾親隨戰戰兢兢地跟定王后,打起燈籠火把慢慢摸索著前行。磕磕絆絆地朝裡面走了約一盞茶功夫,忽然一陣陰風颳過,火把飄搖不定幾欲滅掉。眾人連忙用身體護住火把,待風勁稍過再朝裡一照,登時嚇出了一身冷汗。只見洞內石頭上趴著一個血人,已僵死多日。此人正是前面那位瘋掉的羊館,不知怎麼竟跑進羅漢洞裡死掉了!王后經此一嚇,忽覺腹痛如絞,孩子即將臨盆這下把眾人嚇得手忙腳亂,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正自無措,陡見洞內祥光乍現,香氣繚繞,鳥聲啁啾,彷彿置身於鳥語花香、仙光普照的瑤池聖境。眾人驚詫之時,忽聞一陣嬰兒啼哭聲傳來,竟然是太子平安降臨了!奇異的是,太子剛生下來就能說話,無人扶持即能行走。只見他身披萬道霞光,目光澄澈注視著前方,昂首邁了七步,每一步腳踏之處,地上都湧現出一朵美麗的蓮花。一時間,漫天香風四散,花雨繽紛,仙樂和奏,地上自然地湧出來兩股清泉,一冷暖香冽碧淨,泉水流經之處,所有的花草樹木彷彿解凍了般,瞬間恢復了勃勃生機。

王后為太子取名遐旺。眾人擁戴著王后和遐旺太子走出洞口,連日來的愁雲慘霧消弭殆盡,血雨也停了,晴光乍現,坡坡嶺嶺的奇樹異木俱已重獲生機。遐旺太子將整座老爺嶺巡看遍,他每走一步,腳下都會有一朵蓮花盛開。蓮花即佛花,善男信女們都說太子是神仙下凡,專為解救世人苦難的,許多人都尾隨在他身後頂禮膜拜。

明成祖永樂皇帝聞訊大喜,特派御史欽差前來頒旨封其為王。麻乃惹加率王后及眾陪臣趕至南京覲見,明成祖以極其隆重的禮儀接待了他們。悲劇的是,麻乃惹加在南京遊覽月餘,不幸染病,雖經御醫精心調冶,終因病情過重,不治身亡。明成祖遵其“希望體魄託葬中華”的遺囑,按王禮埋葬了這位異邦國王,諡日“恭順”。太子遐旺襲封王位。

三年後,太子遐旺和他的母親又一次到訪南京,打算祭掃父母。他趕到父王墓地時,卻發現有個道土模樣的人正在虔誠地頂禮膜拜。他就是前面巧施詭計懲治羊館的那位道士。當年他施咒洩憤後四處雲遊,回首過往的不堪行徑,不禁暗自心生悔意。多年後又轉回老爺嶺,本以為此地已成荒山,殊料卻似比以前更加山青水秀了。百思不得其解的他,忍不住上白雲寺去拜謁住持,當他探聽到麻乃惹加與王后心憂萬民的善行,以及遐旺太子羅漢洞誕生的奇事,內心吃驚非小!他一路問詢著找到麻乃惹加的墓丘,久久地圍著它徘徊思忖,更加羞愧得無地自容:當初他只為一念私慾便妄下毒咒,跟麻乃惹加父子普救眾生的壯舉相比,真有云泥之別!從此,道士便在墓丘旁結廬而居,每天跪拜懺悔。

遐旺太子祭掃完畢,卻沒有半點要回國的意思,就在老爺嶺上的白雲寺長期居住下來。道士陪他祭拜禮畢,也默默地尾隨而去。據說,遐旺太子對生身之地羅漢洞情有獨鍾,經常獨自進洞面壁修行參悟佛法,洞內蓮香四溢佛光紛披,羅漢洞因此又被當地人稱為佛花洞。數百年倏忽已過,當年香火鼎盛的白雲寺早沒有了,佛花洞如今也蹤跡難覓。不過上了年紀的老人們,都言之鑿鑿地說此地確實隱居過番邦小國的太子,老爺嶺也因此改名為太子嶺。至於有關佛花的傳說,則因年代久遠早已無從考據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