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陽光真好。

不熾熱也不冷漠,不張揚也不沉寂,不輕浮也不沉重,不混沌也不通透。走在不熱不冷冷暖適宜的陽光下,忘了季節,也不知今夕何年,彷彿走在一切剛剛好的心態中。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千形萬狀的青石路在腳下延伸。千形萬狀,指的是石塊的形狀非圓非方,以及這不成方圓的石塊構造出的長長短短曲曲彎彎的小徑。我之所以留意腳下的石頭,因為平時踩慣的或水泥或瀝青或大理石或地板磚的地面,像一整張獸皮鋪就而成,光滑、規整又憨實,可我聽到我踏踩的腳步聲總顯空洞,特別在夜晚,那空洞聲似乎還透出一種虛無感,彷彿是我無處安放的迷茫和彷徨。這會兒我的兩隻腳,彷彿撒歡的小貓小狗,忽的活躍了。腳下的承接著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鞋底的石塊,灰中帶有淡淡的蛋青色花紋的石塊,宛若擺渡的船隻,無數的擺滿船鋪陳在那裡,感官上的新奇愉悅自不必說,關鍵是帶動了思想的絞動。思想一動,盡收眼簾的除了深邃,似乎還能洞見一些常被肉眼忽視的。比如,此時我看見了大地的毛孔,裸露在石塊與石塊的中間,既不突兀,更不醜陋,顯示出一種粗獷的雅緻,有一瞬間,我恍惚覺得它們是縱橫交錯的血管,有褐色的液體在中間汩汩流淌。伴隨著幻影,顫抖由腳底掠過頭頂。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明白了走在這條小徑上的別樣感從哪而來。原來我是走在大地的吐故納新和新陳代謝中,走在鋼筋水泥般的叢林消失的“地氣”裡。我的四周湧動著此起彼伏的呼吸——大自然的呼吸。大自然的呼吸與我們人類相反,它們吐出的是氧氣,是清新,是活力,是美麗。也就不奇怪從石塊邊緣探出頭的花草樹木,是那樣的隨性奔放;依小徑而蜿蜒的籬笆牆、房屋,是那般純樸自然。迎面而來的白牆黛瓦,和牆裡瓦間卯榫出的木質,是那般熟稔貼切,像是我用了很久的傢什物件。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如果問卷調查:請勾勒出你夢想的未來。我想一百人中的大多數人,會在紙章中央畫上一棟房子,屋頂錐形蓋瓦,屋面藤蘿爬滿,屋內佈局筆墨隱藏,但煮酒烹茶的雅間會露出一角。庭院必不可少。院裡翠竹林立,花果飄香,草木葳蕤,怪石堆砌。人們未實現的和壓抑的精神世界,將淋漓盡致地寄託在庭院的追求中,對庭院的著墨大過屋內。屋後青山連綿,屋側碧水悠悠,一條低矮灌木掩映的小路通向不遠處的樹林。畫面豐富,轉換成文字,就是“與自然界一道休養生息”。歷經種種磨難的現代人,終於越過兩千年的時空,領悟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智慧火花。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轉了一圈,豈不又回到起點。也是,也不是。起點是上一個終點,終點是下一個起點。逝者如斯,不捨晝夜,而人類文明在週而復始的迴圈中進化和發展。現代人崇尚的自然,當然不是退回到祖先的那原始、簡陋、貧寒的茅屋草舍裡去茹毛飲血和刀耕火種。

我屬一百人中的大多數人。

站在剛剛好的陽光下,走在千形萬狀的石塊上,剎那間,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抬眼正對山,且不是普通的山,是鳳凰山,我們當地人習慣稱東山。顧名思義,我們這兒接受早晨第一縷陽光的地方。那首著名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謁,便是從這山上流傳開來。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揮毫的“流響”至今潺潺有聲。站在東山頂上,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白居易的“草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依稀可見。東山,一座有淵藪的山,一座有靈性的山。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湖在巷子那頭。“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東山腳下的水,何人來樂?樂的什麼?掠過水。可波浪分明在眼前。飛簷斗拱的跌宕起伏的屋宇呈現出的線條,可不是水波盪漾的態勢麼?而含蓄內斂的建築風格,與水的“不爭、處下”的品性如出一轍。曲徑通幽的走向,如同水的涓涓細流。

接下來,便是進屋了。屋子多得數過多來,像花一樣,這裡一叢,那裡一蔟,錯落有致,綠植相擁。每幢房屋似乎都有訴說心事的慾望,只好選兩間了。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走進金粟院。它已然成了網紅,幾乎天天出現在我的微信朋友圈。可是,沿著紆迴的長廊,透過典雅的木格窗,滿眼流動著古風禪韻,那種時光流轉,彷彿把我們帶回久遠年代的怦然心動,是照片無法給予的。默默唸叨“金粟”,金為錢,粟為糧,組合起來是倉府兩實,倉府兩實是生活品質的基礎。對於這一點,古人是否也認同?那麼,何謂生活品質?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鳳塬裡,是住宿小區。在我心裡它是老子推崇的“小國寡民”。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門,隔開了喧囂嘈雜。一進門裡,“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詩句,驀地跳出腦際。再往裡走,那樹那花那草,已不是草木,全變成高高低低的音符。小巷也不是小巷,是扭來扭去的腰肢。硃紅色木門,鎖住了深院幽庭,卻關不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聯想。坐在氣韻古雅的書桌旁,沏一杯茶,捧一本書,笑看風輕雲淡,閒聽花靜鳥喧,心靈與空間和諧共處,心境與環境融為一體。這是否就是生活品質?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當然,每個人對“品質”的理解必不相同,我倒認為這裡是古人說的“天人之際。

不過,領悟博大精深的“天人之際”,得重新站回在陽光下。面對東山,山頂上一個碩大的金色的如倒置的酒杯我們稱“金頂”,它是東山的正中心。對應它的,是一條筆直寬闊的大道,大道便是這兒的中軸線。所有的建築、景物是此為中心,向兩邊鋪陳。但這僅是東方傳統的建築美學罷了。奇妙在於,東山不是座普通的山,東山有優美的風景、有神奇的傳說、有豐厚的人文底蘊。視線再往外擴充套件,我們縣城黃梅也不是座普通的縣城,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的黃梅戲的發源地;北宋岳飛把四兒五兒託付給黃梅,岳家拳從此在黃梅開枝菜葉發揚光大;黃梅挑花享譽海內外,云云。然後,在這裡徜徉,能時時感受到它們的氣韻,甚至能找到它們的指令碼,如果把這兒比作一條精緻的手鍊,它們就是其中一環。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是的,這裡極目所見的一房一舍,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線條,一弧度,一紋理,總讓人不由自主地生出種種錯覺:以為自己是大唐盛世中的小姐,是從天宮偷下凡塵的仙女,是繡著鞋墊等郎歸的村姑,是白日夢中那個遙不可及的自己……忘了今世,讓人像滴小水珠落入大海,即刻便被這片建築以及建築所營造的氛圍所溶化,不就是古人云的天人合一呢?

怎麼可以忘了今世?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光影在一點點伸展,風裡裹挾的寒意在一點點加深,到底讓人記起這是初冬的太陽。一抬頭的“看腳下”三字猶如仰望中的聖賢的沉思的眉宇——茅草竹蘺的門樓上鑲嵌的一塊牌匾。看腳下,腳下有什麼?腳下有影子。腳下有路。讓影子投射在路面上的,卻是我的腳。我的腳又是如何站在路面上呢?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這就是東山小鎮。自從走進它看到的第一眼是“為甚到此”的紅底黃字的牌匾,一路上的問號像片片盛開的芒花,在我心頭拂啊拂。找到答案了嗎?我問自己。沒有。卻有一種與智者對話後的豁然開朗,感受如同另一塊牌匾“來的正好”。

看腳下。

為甚到此。

來的正好。

王婭‖夢幻裡的鄉莊

東山小鎮在哪?出湖北省黃梅縣縣城往北十公里處便是。東山小鎮可不是行政區,是什麼呢?還是你自個兒感悟去吧。

作者簡介: 王婭,女,公務員,湖北黃梅人,湖北省作協會員。小說及散文發表於《中國文化報》《中國文藝報》《長江文藝》《長江叢刊》《千高原》等。作品入選各種文集,出版個人散文集《戲鄉屐痕》、他人合著出版散文集《大地的旅痕》,先後榮獲“我與母親”全國徵文比賽(散文組)優秀作品獎、“紫雲山杯”全國散文比賽“良駒獎”,今古傳奇2019年度全國優秀小說三等獎,2020中國作家網第三十六期“本週之星”等。

圖片攝影:項慧珍、秋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