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如何賦能當代旅遊?

歷史上文化名人留下的文物與遺蹟以及所形成的旅遊資源遍佈全國,在各地的人文景觀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近幾年來,四川圍繞歷史名人IP,推動學術研究、品牌打造等工作,各地旅遊也跟進創新表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成就了當地一張張閃亮的旅遊名片。

一場千年古城開門迎客的文旅盛會

“五一”前夕,修繕3年有餘的相如故城正式開城。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舉行了盛大的相如故城開城活動。活動採用了禮、樂、賦的形式,融合了中華傳統禮儀文化,莊嚴隆重,氣勢恢宏,將遊客帶入了漢代大辭賦家司馬相如生活的時代。

司馬相如,四川省歷史名人,相如故城是司馬相如出生地和成長地,位於蓬安縣錦屏鎮,現存1。3萬平方米明清古建築群。從2018年開始,蓬安投資20多億元實施了相如故城保護開發“一號工程”,在保護開發過程中,對相如故城內的長卿祠、相如故宅、相如琴臺、舞劍臺、洗筆池等文化遺蹟進行修復,復建1平方公里相如故城,最大限度保留其歷史文化資訊。開城後,故城內的12個景點以司馬相如為主角,用“微演藝+非遺表演”的方式,還原漢代的武氣、文氣、煙火氣,再現盛世與盛世的對話。

據相關資料顯示,“五一”假期裡,46。85萬人次湧入蓬安,打卡千年故城,體驗漢風遺韻。與此同時,四川全省文旅市場實現了“爆發式”增長,納入統計的716家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2058。83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高達2。87億元。

一次深挖歷史名人IP的創新嘗試

坐擁司馬相如這個文化IP,怎樣拓展管理,如何做好文旅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在紀念司馬相如誕生2200週年座談會上,來自司馬相如研究會、各高校、旅遊界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繼承發揚司馬相如精神、推進四川蓬安文旅融合發展建言獻策。有專家指出,應當推陳出新,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並建議將司馬相如的思想、文獻用現代科技來呈現和詮釋,使廣大遊客更容易理解、傳承,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實現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的完美結合。

當遊客步入故城,既可領略“鳳求凰”的傳奇愛情,又可遊覽漢賦博覽園,還可感受“三年跨越千年”重建故城的奮鬥故事。蓬安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迴應說,相如故城全新專案5D光影秀《鳳求凰》將於今年7月正式推出,屆時將串起嘉陵江夜遊專案,為遊客提供沉浸式的奇妙體驗。

深挖歷史名人IP,蓬安做足了功夫。近年來,當地構建了“相如文化”研究體系,不僅有蓬安縣司馬相如研究會、四川省司馬相如研究會以及司馬相如研究院等專門研究機構,還推出了研究成果論文130餘篇,召開了多次司馬相如文化國際和國內學術研討會和座談會,形成了國內外相如文化研究熱潮,推進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同時,蓬安每月舉辦一期“相如大講堂”,大力開展相如文化進校園、進景區、進網路等“七進”活動,鼓勵中小學校開設漢賦興趣課。先後出版《司馬相如連環畫》等普及讀物,累計免費贈閱圖書3萬餘冊。

“相如文化”“相如故里”文旅金字招牌喚醒了文化自信,當地藝術創作全面開花。以蓬安自編自演的歌舞劇《相如長歌》為例,不僅榮獲了四川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巴蜀文藝獎等多項大獎,還多次到全國各地演出並獲獎。

一番搭車歷史名人的文旅融合

2017年,四川啟動實施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當年即評出大禹、李冰、諸葛亮、李白、杜甫、蘇軾等首批10位歷史名人。近幾年來,四川圍繞評選出來的歷史名人,做了許多搭車歷史名人的文旅融合嘗試。

按照文旅融合發展的思路,四川省多地將“歷史名人”作為旅遊新主題,對遺址、遺蹟、故居及相關節慶活動進行開發打造。在成都,詩意的杜甫草堂邊,浣花溪流淌著悠遠的文化,詩歌節吟詠著深厚的底蘊;在廣元,女兒節鳳舟競渡,皇澤寺人流如織。

以眉山市為例,眉山三蘇祠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的故居,也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廣大民眾拜祭聖賢的聚集場所。眉山敏銳嗅到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提出了文化城、公園城、活力城“三城”建設理念。如今,三蘇祠博物館遊人如織,江口沉銀博物館正加快建設,東坡水街火爆全網。眉山還依託東坡文化,開發了150餘種文創產品,2020年東坡區推出了“少年蘇東坡”系列動畫片、文創產品及場景應用。

“但是,眉山在文物保護,傳統文化傳承和轉化利用上還存在諸多上升空間,地域文化的整體社會影響力還不夠強。”眉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劉友洪說,隨著眉山與故宮戰略合作不斷縱深推進,他對擦亮“東坡文化”這張亮麗名片更有信心。眉山一直在東坡文化、江口沉銀等領域不斷探索,力求講好眉山故事,而故宮在講好文化故事上,極具優勢。據他透露,眉山將與故宮博物院牽手,聯手推廣傳承東坡文化,在展覽展示、文化交流、文創開發、遺產保護、考古工作和人才培養等6個領域展開合作。

“以大禹故里為例,大家都在爭,反而打亂和打散了品牌的影響力,何不形成合力聯合推廣?”四川省旅遊學會有關負責人認為,把歷史名人的文化品牌和文化資源轉化為旅遊品牌和旅遊資源,不能簡單地做加法、貼標籤,也不能“炒”和“烹”,要像煲湯一樣,挖掘提煉歷史名人的品牌價值。他建議,以歷史名人為特色的文旅融合可借鑑紅色旅遊對將帥故里的打造方式,還要學會聯動相關線路和城市資源,拓展與之相關的節慶資源,嘗試與商業演出的結合等等。在他看來,歷史名人資源地要告別觀光旅遊,重要的突破點在於“研學遊”。將歷史名人的故事、作品、時代特色等納入教學計劃,在“研學遊”領域具有先天優勢。

轉自:中國文化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