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三賢:介子推 郭泰 文彥博

介休三賢:介子推 郭泰 文彥博

介休素有三賢故里之稱,因歷史上產生了春秋介子推、東漢郭泰、北宋文彥博三位賢達。

介子推

介休三賢:介子推 郭泰 文彥博

介子推(?—前636),春秋時晉國人。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國外十九年中從臣之一。傳說有“割股奉君”之舉。周襄王十六年(前636)春,重耳返國後即位為晉文公。在賞賜從亡者時,諸從臣邀功請賞,均得到高官厚祿。介子推不言祿,祿也弗及。回到家中,母親問俸祿之事,介子推說:“天不絕晉,晉當有主,因而讓文公返國繼承宗廟。那幾個隨從認為是他們的功勞,要求俸祿,貪天下之功竟至如是。偷人之物是為盜賊,貪天之功豈不更是罪過!而今在下者一味負罪求祿,在上者卻給以滿足,上下之間互相欺矇至此,怎好與他們相處,不如隱去。”其母願與兒子相偕而隱。於是母子離開國都,輾轉來到綿上山中隱居。

後有同情介子推遭遇者,懸書宮門為他鳴不平。其文曰:“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晉文公看了說:“這指的是介子推呀!我為王室安定而思慮,沒有考慮到他的功勞。”遂派人四處找尋,後知介子推隱居綿上山中。晉文公為了表明自己的過失,旌表功臣,於是環綿上封為介推田,號為介山。傳說,介子推隱居後,晉文公曾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山,介子推不出山,母子抱木同被燒死。國人為紀念介子推,每當清明節前二日不忍心見火,進行冷餐,寒食節風俗從此流播全國。

郭 泰

介休三賢:介子推 郭泰 文彥博

郭泰(128—169),字林宗,舉有道,人稱有道先生,東漢末界休(今介休)人。幼年家貧,母親想讓其到縣廷做事,郭泰想繼續求學做更大的事業。遂向親友借錢,長途跋涉到河南成皋(今滎陽市汜水鎮)從師受業。經常衣不蔽體,並日而食,經過三年刻苦攻讀,博通墳籍,並懂天文,精文辭,善談論,成為東漢大名士。

郭泰“性明知人,好獎訓士類”,曾寬衣博帶周遊郡國。不僅同官僚、太學生等頻繁往來,而且能與漆工、郵役、屠沽、士卒等人結交。遇有品德高尚、秉賦聰穎之人,常勸其遊學深造。對品德低劣之人,又常教育感化,耐心勸導。受過他薦識、教誨的人,有的從學成名,有的改過自新。

郭泰身為名士,卻不貪圖權勢。三次被徵召而不應。每宿旅舍,都要親自灑掃。走時,人們見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都讚歎不已。有友人夜晚冒雨到他家,他就親自下地割韭菜,和麵烙餅,熱情接待。河南尹李膺踏雪至衡門訪貧士黃叔度,郭泰勸他放棄車駕,騎著毛驢,以布衣的身份求見。高尚的品德,使世人益加敬重。有一次,他出遊河南陳、梁之間遇風雨,頭巾的一角偶然被折。人們仿效也把頭巾一角折起來,當時譽之為“林宗巾”“折角巾”。

在東漢末年士人與宦官鬥爭中,郭泰採取交遊、會友等方式,發動組織耿直官僚、名士、太學生聯合起來,同作惡多端的宦官集團鬥爭,成為3萬名太學生的首領,位居“八顧”(指以德引導人的八個名士)之首。後來,他看到東漢王朝腐敗不堪,認為“天之所廢,不可支也”,於是脫離政治旋渦,依然“周旋京師,誨誘不息”。黨錮禍起後回到故鄉,“閉門教授,弟子以千數”。建寧二年(169),郭泰逝世,四方之士趕來送葬者“負笈荷擔彌路,柴車葦裝塞途”。同志者為他刻石立碑,東漢文學家、書法家蔡邕親自撰文並書寫《郭泰碑》。蔡邕對河北涿郡盧植說:“吾為碑多矣,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後人稱《郭泰碑》為“無愧碑”,碑文收入《昭明文選》。宋《太平寰宇記》載:“周武帝時除天下碑,惟《郭林宗碑》詔特留。”

文彥博

介休三賢:介子推 郭泰 文彥博

文彥博(1006—1097),字寬夫,號伊叟,介休城關文家莊人,北宋著名宰相。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將入相50年。其祖先本姓敬,因避晉高祖石敬瑭的名諱,改姓文。父文洎,曾任麟州(今陝西神木縣北)轉運使。文彥博自幼天資聰穎,與兒童玩球時,球掉入樹洞,他用盆向樹洞中灌水將球浮出。天聖五年(1027)中進士,入仕初先後任職榆次、翼城知縣,絳州通判,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針對國家“擁兵數十萬,而將權不專,兵法不肅”等軍事弊端,提出加強邊防建設的措施,被仁宗採納。西夏侵犯中原,攻入陝北延州等地,宋將劉平、黃德和等領兵迎戰,黃德和望敵不進,臨陣逃跑,致使劉平全軍覆沒,劉平被俘遭害。黃德和推託罪責,反誣劉平投敵,致使劉平全家數百口械繫河東監獄。仁宗派文彥博審理此案。文彥博執法無私,很快查明實情,蕩平冤獄,為劉平伸張了正義。遂以直史館任河東轉運副使。

河東所轄麟州為邊防要地,但交通不便,運轉軍糧十分困難。文彥博將銀城(今神木縣南)唐時故道修復,並在城內蓄積大量糧草,作好戰備,使西夏不敢輕易冒犯。以功拜天章閣待制,都轉運使,連進龍圖閣樞密直學士,出知秦州(天水)、益州(成都)。慶曆七年(1047)召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後因鎮壓王則起義之功,升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院大學士(宰相)。

任宰相後,提出裁軍8萬的主張。實施後,安置妥善,社會安定無恙。至和二年(1055),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任職期間,勤於政務,被封為潞國公。

英宗即位後,文彥博丁憂服闋,以宰相職判河南。後加官侍中,改鎮淮南,判永興軍,後召為樞密使、劍南西川節度使。神宗任用王安石實行變法,文彥博提出“祖宗法未必皆不可行”,引起王安石不滿,熙寧六年(1073),以司空出任了地方官。神宗經常眷念他數十年為政之功,並對他在仁宗病中為英宗(神宗之父)乞立儲嗣、入繼大統一事感恩不盡。在文彥博入朝之時,賜宴瓊林苑,並制詩賜贈。元豐六年(1083)以太師退休,居住洛陽。

元祐初年,宣仁皇后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為宰相。由司馬光舉薦復召文彥博入朝,為他特設了平章軍國重事一職,位在宰相之上。元祐五年(1090)第二次退休。紹聖四年(1097)五月病逝洛陽,諡曰忠烈。

文彥博遞事四朝,聲譽很高,備受敬重。元祐間有契丹使者由蘇軾引見文彥博,使者見他精神抖擻地卻立殿門外,為之驚訝,蘇軾向使者介紹說:“其綜理庶務,雖精練少年有不如;其貫穿古今,雖專門名家有不遞。”使者拱手說:“天下異人也。”

在洛陽居住時,他和富弼、司馬光等13人用白居易香山九老會故事結為耆英會,置酒賦詩為樂,順序不以官位高低而以年齡大小排列。與洛陽知識人士及平民往來,結交如布衣。洛陽人為他建了生祠,司馬光題名曰佇瞻堂。

文彥博書法端莊遒勁,詩歌婉麗濃嫵,為人讚許。有《大饗明堂紀》《藥準》《文潞公文集》等著作傳世。

介休洪山泉水利,自古多有爭訟,文彥博主持在上游建築了3個石孔,將泉水分為東、西、中三條河,立了水規,止息了爭訟,迄今為利。

作者:溫旭霞 王亞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