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一古城,比平遙古城還早100多年,卻以古城牆聞名於世

安徽有一古城,比平遙古城還早100多年,卻以古城牆聞名於世

從古至今在國內遺留了不計其數的文物古蹟,憑藉這些將成為人們對於歷史進行了解的一條重要途徑,古城裡的一景一物也將成為遊客最為喜歡前往的旅行地。不論是麗江古城,還是平遙古城,每年都會吸引不計其數的遊客前往。國內建造時間最久的古城,比平遙古城建立時間還要早100年,並且有地下博物館的美譽。這座古城就是地處安徽省淮南市的壽縣古城,據悉這座古城始建於宋,在北宋熙寧年間進行了重建,到明清時期又對這座古城進行了修繕,直到現在已有900多年時間了。

曾在壽縣古城出土的楚大鼎、戰國青銅馬跟郢愛等等物品,都被視為國內極為稀缺的物品。所以壽縣古城被譽為楚國最後的都城,所以才會把這裡稱為地下博物館,壽縣古城有四道城門,其中包括賓陽東門,通淝南門,定湖西門跟靖準北門,四門的甕城至今依然儲存著,壽縣城牆屬於宋至清代古建築,同時其在建造時,已經把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跟結晶融入其中了。

在明清時期,壽縣古城按照防洪跟防禦戰爭所需,對其不斷進行修繕,因此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古城以四方形進行分佈,佔地規模近3。6平方公里,建築物宏偉壯觀,令人眼羨。由遠至今,會讓遊客感受到古城被山水環繞期間,城樓顯得是那樣堅固如初。蘇軾因為曾經來過這裡一次,隨即寫出一首《壽陽岸下》,根據這首詩,也能讓遊客體會到蘇軾前往這裡時,親眼見到的美麗景色。

來到古城的遊客就能感受到,這裡儲存最好的建築就是古城牆,同時在國內七大古城牆裡面,也是儲存比較完整的宋代古城牆之一。這座古城牆高約8米,長近7100米,站在城牆上面向四周眺望,能看見在外壁使用2米高的條石砌基,之後逐步向上延伸,層層往裡收,讓人視覺上看過去,會覺得有種傾斜的感覺似的。

該城牆使用平磚壘砌而成,後來為了讓城牆起到防洪作用,就把裡面的牆垣改成用石塊壘砌了。之後接連使用石條對其進行加固,以此來保護城牆不被大水所侵蝕。在城內東西兩旁,能看見各有一洩水涵閘,如果城內遭洪澇災害時,就可以把城內積水透過此種方式排向城外。到了洪水季節,又能把涵閘自行關閉,防止外面的水向城內倒灌。

曾經有一年古城因為遭遇了百年未曾經歷過的特大洪水,因為涵閘的巧妙設計,保護了城內十幾萬口人的性命安全,更好地彰顯出它所具備的特殊功能。在溫暖的春天裡,如果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前往這座古城一遊,以此來感受古人創造力的獨特之處。細心的遊客在遊覽古城牆時,還會看見上面醒目的:金湯鞏固跟崇墉障流,八個大字。

比平遙古城還早,始建於宋朝,已有近千年歷史,被譽為地下博物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