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的彌勒佛還在,茶卡鹽湖的成吉思汗還在,荊州的關公像拆了

這些年其實見過一些各地搞出來的巨大無比的雕塑,來搞人造景觀,吸引遊客。尤其是那些歷史名人,或者是民間傳說中的任務相關的地方,都有這種事情。

寧波的彌勒佛還在,茶卡鹽湖的成吉思汗還在,荊州的關公像拆了

比如有一年去寧波奉化,路過溪口鎮,就發現當地的雪竇山正在搞一個巨大的彌勒佛,而且準備搞彌勒文化節。比如在茶卡鹽湖邊上看到過巨大的成吉思汗雕像,在額爾古納市看到過合撒兒的巨大雕像。甚至包括前些年西寧市搞馬步芳公館,這次大連搞的日本風情街,其實都是為了搞旅遊。

在呼倫貝爾旅遊的時候,也看到過滿洲里的俄羅斯風情街,還有室韋和恩河兩個俄羅斯風情小鎮,各地搞的所謂北歐風情小鎮,那就更多了。之前上海有些地方就有,後來都破敗不堪,逐漸沒落了。但各地都有類似名字的小區,甚至連我老家慶陽都有小區名字叫北歐風情小鎮。

對中西部地區來說,尤其是工業在逐步向中心城市聚集的大背景下,大多數地級市以下的城市都會多少面臨一些發展的困境,尋找各種旅遊資源進行開發,自然就成了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有故事的順著故事開發,沒故事的編個故事開發,本質上都差不多。

寧波的彌勒佛還在,茶卡鹽湖的成吉思汗還在,荊州的關公像拆了

比如上海外灘,眾所周知其實就是殖民地時期的留下來的遺蹟,但至今仍然是遊客如織,節假日的時候更是摩肩接踵,需要武警戰士和警察協助,才能勉強維持秩序。青島早些年一直吹噓的德國地下排水系統的油紙包,和青島啤酒一樣,也都是德國佔領時期留下的遺蹟。

大連作為曾經被日本佔領過的城市,其實改革開放之後一直和日本關係密切,經濟和文化往來頻繁,這也無須諱言。大連、青島和廈門在八九十年代崛起,也和這種歷史原因不無關係。但到今天,時移世變,大連搞了個日本風情街,就在輿論爭議中被迫關了。

但最後的結果是,荊州搞的關公像折騰了半天,最後還是被拆了,其它地方那些觀音像、王母像、成吉思汗像都還在呢。西寧的馬公館在鬧了一陣輿論風波之後沒人再提了,瀋陽大帥府的生意卻一直很紅火。大連的日本風情街這次也關了,各地的北歐風情街照開不誤。

像黑龍江黑河市,那就更不用說了,歷史上沙俄入侵中國的時候,也曾經在這裡製造過慘案,但如今黑河市仍然主打俄羅斯風情。滿洲里雖然沒有類似的記錄,但毫無疑問也是歷史上沙俄入侵中國的遺蹟。這些都沒問題,但大連的日本風情街還是被迫關了。

寧波的彌勒佛還在,茶卡鹽湖的成吉思汗還在,荊州的關公像拆了

這倒不是說在大連搞日本風情街就沒什麼問題,而是說這種事情往往取決於時代的變化。比如蘇聯和中國友好的時期,對沙俄侵略中國的歷史就不怎麼講,等到中蘇交惡,沙俄入侵的歷史就開始大講特講。中日關係也一樣,中日友好的時候,日本風情街沒問題,中日關係不好了,日本風情街就成問題了。

中美關係其實也一樣。中美關係比較好比較平穩的時候,抗美援朝的影視劇就不能拍,也不能放了,一旦中美關係出現動盪,就開始播放一些抗美援朝的影視劇。

總之就是好的時候不能說對方一句壞話,關係不好的時候就不能說對方一句好話,這種思維方式以及背後的情感結構,其實都是文化上的不自信,過於在乎對方的評價。什麼時候關係好的時候也能容得下講對手的壞話,關係不好了也能容得下講對手的好話,這才算是健康、自信的文化心理狀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