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南極人”後,又一出名藥企品牌也開始“貼牌”,消費者注意了

文:九黎

2021年即將結束,天氣也越發寒冷。尤其是北方很多地區,氣溫已經降到0度以下。又到了該買過冬衣服的時候了,我國的服裝市場也將迎來銷售高峰。據統計,僅2021年上半年,我國服裝產量就達到113。23億件。

繼“南極人”後,又一出名藥企品牌也開始“貼牌”,消費者注意了

現在是網際網路的時代,網購的佔比是非常大的。如果你經常在網上買東西的話,一定知道“南極人”。起初,“南極人”的保暖內衣非常有名,但現在,只要搜尋“南極人”,就可以看到帶有“南極人”商標的各種產品:男裝、女裝、電器、家居紡織品、五金、食品、童裝、電器、內衣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商品,沒有南極人不賣的商品。

相信很多消費者都有這樣的感覺,為什麼同品牌的產品不如以前買的好?事實上,我們現在買的南極人產品,沒有一個是南極人自己生產的。

繼“南極人”後,又一出名藥企品牌也開始“貼牌”,消費者注意了

目前,“貼牌”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南極人這個品牌。早在2008年,南極人就走上了轉型之路,關閉工廠,不再生產服裝,只做品牌授權。也就是說,可以花錢買“名號”。只要價格到位,購買方生產的產品都可以貼上南極人的標籤。

我國許多消費者越來越相信品牌的力量,一個沒有品牌或三無品牌的產品,往往都不如“南極人”來的名氣大。專做貼牌之後,南極人的生意越來越大。到2020年,合作供應商1612家,合作經銷商6079家,授權門店7337家。真正做到了雖不在行業內,但行業內處處有南極人的奇蹟。

繼“南極人”後,又一出名藥企品牌也開始“貼牌”,消費者注意了

於是就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南極人涉及的業務越來越廣。事實上,這些產品可能來自一些不知名的小工廠,他們只是花錢貼上了南極人的標籤罷了。這讓消費者的知情權受到了極大的侵害,但對於南極人來說,卻實現了“大翻身”。在開展貼牌業務之前,南極人已經逐漸被其他品牌所取代,難以“生存”。 而貼牌業務開啟後,卻取得了新的成績。

根據胡潤百富榜的2020年資料,南極人的創始人張玉祥和朱雪蓮夫婦身價已經達到了145億元。與上年相比,“激增”60億。品牌授權也讓南極人年年躺賺。在2021年4月17日,南極人釋出了2020年年報,報告顯示2020年南極人實現營收41。72億元,同比增長6。78%,實現淨利潤11。88億元。“萬物皆可南極人”就是現在人們對南極人的最新描述。

繼“南極人”後,又一出名藥企品牌也開始“貼牌”,消費者注意了

說到這裡,很多人都有疑問。為什麼“南極人”貼牌產品比較受大家歡迎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會更加註重品牌效應。但是,一般來說,品牌產品的價格相對較高,不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但是沒有什麼名氣的品牌,質量上又很難說得過去。

南極人雖然“賣吊牌”,但也有一定的品控。並非所有產品都可以輕鬆貼上南極人的標籤。如果產品質量一般,那麼南極人也是不會把標籤賣給廠商的,這也是南極人能夠“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

繼“南極人”後,又一出名藥企品牌也開始“貼牌”,消費者注意了

而當南極人在貼牌市場“大獲全勝”後,越來越多的品牌也開始效仿。例如:俞兆林,恆源祥,拉夏貝爾以及北極絨等眾多品牌。其中,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拉夏貝爾,它曾被譽為中國服裝業的帝國,也是中國服裝領域最有前途的企業。但由於發展遇到困難,不得不走上了貼牌銷售的道路。

然而,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剛剛“戳破”了南極人以及一眾服裝品牌的“謊言”,轉身又陷入了新的困境,很多人至今還矇在鼓裡。最令人意外的是,有的醫藥品牌也在搞貼牌,這就讓消費者很難理解。

繼“南極人”後,又一出名藥企品牌也開始“貼牌”,消費者注意了

你買的仁和不一定是“仁和”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仁和品牌也是醫藥行業的老品牌了,消費者對它的信任度很高。現在著名的仁和,作為醫藥企業,也開始涉足貼牌市場,進軍化妝品領域。

開啟電商平臺,各種打著“仁和產品”口號的化妝品引入眼簾,產品涉及五個領域:個人護理、美容護膚、滋補保健、食品飲料和醫療器械。甚至在國家藥監局網站上,以“仁和”為關鍵詞,也可查到600多條化妝品資訊(部分已登出)。

繼“南極人”後,又一出名藥企品牌也開始“貼牌”,消費者注意了

由於消費者對仁和品牌的信任,不少消費者都紛紛購買,購買後卻發現根本不是什麼正宗的“藥妝”,不過是貼了吊牌而已。但仁和卻靠貼牌已經賺得盆滿缽滿。據仁和藥業釋出的2020年業績快報顯示,2020年仁和總收入41。06億元,利潤總額8。48億元。靠貼牌銷售擁有了這樣的賺錢能力,仁和也因此,被冠以“醫藥南極人”的稱號。

繼“南極人”後,又一出名藥企品牌也開始“貼牌”,消費者注意了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貼牌銷售的佇列,也為我們的消費者敲響了警鐘。單靠品牌決定質量的時代可能一去不復返了。貼牌銷售後,各大知名企業將不再繼續生產和銷售自己的產品,這意味著名牌企業的產品和質量將不再受到嚴格控制,因此消費者在購物時一定要擦亮眼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