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坐公交車,售票員說一元,售票員說一元,我說是的. . . . . .

我家有小女,那年三歲,她非常活潑可愛。前幾天感冒發燒,吃藥沒有見好,打了兩天針,又活躍了起來,我看病是好了。

當天下午帶小女剛到公司(私家),小女就嚷嚷著要去坐公交車。因為她病剛好,我手邊也沒有要緊的事,就陪她坐公交車去吧。前幾天她剛坐過一次,現在還是很有新鮮勁。

女兒坐公交車,售票員說一元,售票員說一元,我說是的. . . . . .

上了一路公交車,車上人不多,找了個座位坐下,小女爬到窗邊去看窗外風景。售票員過來問我要到哪裡,我說終點站六路口需要多少錢,售票員說一元。我問,車到終點站是不是隨時返回來,她說是的。我說如果不下車還回到這裡要多少錢,售票員未聽明白,旁邊的乘客也用狐疑的目光看著我,我急忙解釋說:小孩亂著要坐公交車,我是來陪她坐公交車的,所以還要回來。大家釋然。售票員也說:原來如此啊,來回車票是兩元。售票員收了錢逗了一下小女,又回到了車門口。這時聽到後邊的兩位乘客輕聲說:真嬌養(嬌慣的意思)。一路上,小女看著路邊的行人、高樓,問這問那,非常高興。到終點站時,又聽到最後下車的兩個人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女兒坐公交車,售票員說一元,售票員說一元,我說是的. . . . . .

坐公交車回來以後,針對乘客們的說辭,我一直在想,我這樣做到底是溺愛還是父愛。

我認為:過度嬌慣溺愛不可取,其結果只能是害人害已;但父愛像母愛一樣,是偉大的,它可以讓孩子自信自強,充滿希望。

朋友小張在一個公司人事部門工作,負責員工招聘。前兩天,他給我講了他親身經歷的一個故事:

這一日,辦公室來了一位衣冠楚楚的中年大叔,穿著打扮很有氣質,乍一看還以為是哪個公司的老總。大叔先是很客氣的問,你們這裡是不是在招人,並問了許多比較詳細的情況。可到最後讓他填寫員工基本資訊的表格時,大叔卻打電話叫來了一個女孩,讓女孩填寫表格,原來問了半天,他是幫他女兒來應聘的。大叔看著女兒填表,還一口一個我女兒是重點大學畢業的,在學校表現很好,能力很強。

女兒坐公交車,售票員說一元,售票員說一元,我說是的. . . . . .

小張驚呆了,大叔你造嗎?但是表面上還是很客氣,讓女孩填完表格,回去等待通知。好羨慕人家有這麼一位貼心的老爹啊!

他們父女走後,小張心說:大叔,你的女兒有這麼高的依賴性,我真的不能錄取,我倒是看上你了,你到市場部當個經理都行。

家長不放心兒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不能太離譜了吧,兒女始終要長大,請放手吧!家長這樣做,只能讓用人單位對兒女的能力產生大大的懷疑。

女兒坐公交車,售票員說一元,售票員說一元,我說是的. . . . . .

古人說“嚴父出孝子”。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是非分辨能力,他心目中的對與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如果在此階段,不加強正確的是非觀教育,孩子長大後,很有可能就會是非不分,誤入歧途。溺愛的後果,終會害人害己。

過度溺愛不可取,給予父愛應提倡。在孩子的心中,父親是一座巍然屹立的大山,給孩子很強的安全感。在父愛中長大的孩子,一般都自信陽光,勇敢堅強。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愛是不可或缺的。在經濟和時間力所能及時,在法律道德規範範圍內,多給予子女些父愛是很值得提倡的。曾紀澤和馬雲成功的故事,充分說明了父愛對子女成長的重要性。

女兒坐公交車,售票員說一元,售票員說一元,我說是的. . . . . .

曾紀澤是晚清名臣曾國藩之子,他為人處世、做官辦事都以父親為榜樣。其後入朝為官,在政治事務中表現出不亞於其父親的能力。

曾國藩在處理外交事務——“天津教案”中,處置失當,名聲跌落。他意識到外交的重要性,於是告誡曾紀澤要開闊胸襟,放眼世界。曾紀澤在父親的督導下,苦學外語,瞭解國際風雲變化,決心要在父親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後來,曾紀澤在處理外交事務上得心應手,多次捍衛了國家利益,成為當時中國著名的外交家。

馬雲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曉,但馬雲的父親馬來法知道的人卻並不多。馬來法為人處事低調,平時從不透露自己與馬雲的關係。其實,他在我國曲藝界堪稱元老級人物,曾擔任過浙江省曲藝家協會的第四、第五屆主席。退休後,被聘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

提到父親,馬雲曾感嘆:父親是影響我一輩子的人,他用父愛及時關愛、指導我去做我感興趣的事情,沒有父親的關愛與指導,就沒有我的現在。

據說,馬雲曾連續三次參加高考。當時馬雲高考落榜後,馬來法見馬雲意志消沉,就悄悄找關係,讓馬雲替雜誌社蹬三輪車送書,讓沉重的體力勞動減輕馬雲落榜的痛苦。後來,馬來法瞅準時機,鼓勵馬雲再次參加復讀高考,雖然全家人反對,但在馬來法的堅持下,馬雲再一次選擇復讀,直到最後考入杭州師範,成就了現在的馬雲。

每個家庭條件不一樣,所處歷史環境不一樣,溺愛與父愛,有時很難分割。

為人父母,對子女不能過度嬌慣溺愛,其結果只能是害人害已;但父愛像母愛一樣,是偉大的,它可以讓孩子自信自強,充滿希望。

女兒坐公交車,售票員說一元,售票員說一元,我說是的. . . . . .

天津教案小析:

“天津教案”是1870年(同治九年)在天津所發生的一場震驚中外的教案。天津民眾為反對天主教會在保教國(法國)武力的庇護下肆行宣教,而攻擊天主教教會機構,造成數十人死亡;此後教會動用武力,外國軍艦來到天津,七國公使向總理衙門抗議,而清政府事後的對外妥協處理方式也引起了很大爭議。

同治九年(1870年)六月,曾國藩來到天津,負責處理此事。他首先發布《諭天津士民》書,對天津人民多加指責。在法國的要求下,最後商議決定處死馬宏亮、崔福生等為首殺人的20人,充軍流放25人;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白銀;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出使法國道歉。

這個交涉結果,朝廷人士及民眾輿論均甚為不滿,罵曾國藩是賣國賊,使其聲譽大受影響。由於民怨沸騰,朝廷讓李鴻章接替曾國藩。李鴻章最後判決將原來20名死刑改為16名死刑、4名緩刑,其餘不變。此事之後,曾國藩憂鬱成疾,一年後即去世。

請問:你覺得你平時對子女有溺愛現象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