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語種“冷門專業”變香了?首批立陶宛語專業畢業生:我不認可

關於大學裡冷門專業的爭論,是哪一年都沒停過。

從生化環材到土木機械,從冶金勘探到草業科學,幾乎是哪個大類裡的專業,都會跳出來幾個諸如博物館學、聽力學、殯葬學之類大夥之前聽都沒聽說過的專業。

不過要我說的話,大多數說自己冷的專業,其實都不算冷。

畢竟招生人數在那擺著,就業需求在那立著,頂多就是畢業之後的工作環境高溫高壓高轉速,有點“坑”罷了。

小語種“冷門專業”變香了?首批立陶宛語專業畢業生:我不認可

真正的冷門專業,不僅應該是開設學校少、招生人數少,而且名字還得生僻,沒多少人聽說過。

那麼這樣的專業真的存在嗎?

在經管文法裡確實是不好找,但是在語言類專業裡卻一抓一大把,要是把它們的名稱都列出來的話,那簡直就是個“大學裡到底有多少你沒聽說過的專業系列”。

比如說斯瓦西里語這個專業吧,目前開設這個專業的,只有北大、北外、中傳和天津外國語,學生的覆蓋面積加起來都還不到一個地級市。

其實以前洛陽外國語大學也開過這個專業,但也早就因為“種種原因”而停招了。

小語種“冷門專業”變香了?首批立陶宛語專業畢業生:我不認可

不過相對來說,斯瓦西里語專業還算是小語種冷門專業裡的“熱門”了。

畢竟它是非洲的三大語言之一(另外兩種是豪薩語和阿拉伯語),使用人數高低也是過了億的。

而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瑞典語專業,就比較慘了,因為他們不僅是全國開設這個專業的獨一份,而且還是四年才招一屆,一屆只招一個人。

招生頻率直逼奧運會,五屆學生就是一代人。

所以要論比慘,有能比瑞典語專業還慘的嗎?

小語種“冷門專業”變香了?首批立陶宛語專業畢業生:我不認可

還真有!

上外的土耳其語專業,不僅招生頻率和人數跟瑞典語差不多,而且學習資料還相當匱乏。

當年第一批土耳其語專業的學生,用的教材還是土耳其外交使團訪華時給捎過來的。

直到現在,有些國家的土耳其語教材,還是咱們這邊按照那套教材翻譯過後,“內銷轉出口”的。

不過話說回來了,有教材還算是好的。

畢竟能跟上大學老師節奏的人本身就不多,所以這玩意基本上都是自習時用的。

但有些語種,就算是有教材,你自習時也未必看得懂…

小語種“冷門專業”變香了?首批立陶宛語專業畢業生:我不認可

當然了,在全專業老師為你一個人服務的學習氛圍下,大多數同學最終還是能學得會的。

但是小語種畢竟使用場景少,接觸場景更是幾乎沒有,所以即便是到了大四的時候,還是得常常翻開大一的教材練練嘴。

因為要是隔上兩個禮拜不看的話,那水平可就真的是要重返大一了…

小語種“冷門專業”變香了?首批立陶宛語專業畢業生:我不認可

說完了冷門小語種專業的無奈,再說說他們的就業。

相比於讀書時的辛酸來說,小語種的就業環境簡直不要太香。

畢竟大學專業的開設是和需求掛鉤的,而通常情況下越冷門的“鏟子類”專業,就越吃香。

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大方向的指引下,小語種的應用頻率和應用場景會變得越來越多。

而相關人才的極度匱乏,也會讓這些專業成為一片價值窪地。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說小語種專業是價值窪地,並不僅僅是物以稀為貴這麼簡單,因為涉及到了語言上的工作,就難免會接觸到其他專業上的內容。

這就等於是一邊當著翻譯,一邊學了個沒有學位證的雙學位,一專多能的天賦樹直接點滿。

所以學語言類專業,並不僅僅是當個“人形傳話器”這麼簡單,將來能看到的空間,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小語種“冷門專業”變香了?首批立陶宛語專業畢業生:我不認可

當然了,小語種專業在就業前景上也可能會遇到“不可抗力”的debuff,國際環境的變化,也會給就業前景帶來變數。

就比如說立陶宛語專業的同學吧,這個專業在2017年才開設,今年的畢業生個個都是“學長天花板”。

但突如其來的變故,我想他們就不會太認可“小語種吃香”的說法。

畢竟說立陶宛語的人只有400萬,而且基本上還都是在立陶宛國內,屬於“非通用語”。

無論是使用人數還是使用國家,範圍都還不如僧伽羅語和烏爾都語廣。

小語種“冷門專業”變香了?首批立陶宛語專業畢業生:我不認可

所以從這一點上也得注意,小語種“冷門專業”雖然“因偏而香”,但是在選擇的時候,也不能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太過於偏門了。

要不“畢業即失業”的段子,可能還真會成為現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