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經常賜大臣“萬兩黃金”,不肉疼嗎?其實它沒那麼值錢

我們看古裝電視劇,經常會看到皇帝開口賞大臣金銀珠寶,“萬兩黃金”。在我們的固定印象中,黃金是一種非常穩定的資產,如果誰收到了萬兩黃金,等於“一夜暴富”,該高興得不得了。那麼古代皇帝老這麼賞賜,難道他就不肉疼嗎?

古代皇帝經常賜大臣“萬兩黃金”,不肉疼嗎?其實它沒那麼值錢

其實我們瞭解一下就知道,古代的黃金和現代的黃金是有區別的。根據考古發現,我國自古就比較“貧金”,這是從漢朝後開始的情況。在那之前,我國古代的黃金產量是十分可觀的,皇帝動不動就賜幾百斤的黃金給臣子的情況,確實是有。

比如漢廢帝劉賀,被權臣霍光廢了皇帝之位後,回到封地做了個“海昏侯”,安享榮華富貴。近年來出土的“海昏侯墓”中,就有大量黃金陪葬品,包括大金餅,小金餅,大馬蹄金,小馬蹄金,麟趾金,金板等。目前,海昏侯墓出土金器超過478件,重量超過115公斤。

古代皇帝經常賜大臣“萬兩黃金”,不肉疼嗎?其實它沒那麼值錢

但是漢朝之後,中原國土的黃金數量就銳減了。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漢朝以後,社會長期分散動盪,農民起義頻繁,那些擁有黃金的世家大族、富貴人家,為了避免被搶掠家財,紛紛藏匿黃金。這可能是一個原因,但並不全面。

在那之後黃金的產量少了,皇帝當然很少隨便賞賜一大批黃金。有時候皇帝稱賞賜“萬兩黃金”,可能會夾雜著其他黃色的金屬,比如銅、錫等,它們的價值顯然不如黃金珍貴。再就是,古代因為冶煉技術的限制,黃金的純度不高。

古代皇帝經常賜大臣“萬兩黃金”,不肉疼嗎?其實它沒那麼值錢

那些純度不高的黃金,價值當然大打折扣。再者說,古代的重量計算,和現代也是有區別的,說黃金萬兩,也不是用現代的方式計算,那時候的一兩黃金大概就20多克,換算下來,萬兩黃金也就幾萬克而已,和我們想象的有很大區別。

然後就是,皇帝賞賜“萬兩黃金”的情況並不多,因為只有功勞特別大的臣子才有這待遇,這萬兩黃金裡也常常摻雜著其他古董寶物、珍珠翡翠等,只要面子上撐過去了,並不一定要賜給他整箱整箱的金元寶。

古代皇帝經常賜大臣“萬兩黃金”,不肉疼嗎?其實它沒那麼值錢

因為黃金是貴金屬,在古代,黃金還不被允許作為貨幣流通。人們用的流通貨幣,大都是銅錢、紙幣等,更何況皇帝的賞賜也要好好珍藏,你收了萬兩黃金,也得老老實實放家裡,所以它沒那麼值錢,因為只有可以拿去隨便換東西的,才真值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