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黃景仁:江頭一夜雨,樓上五更寒

標題是清乾隆朝時,一位九歲小朋友去應童子試,住在客棧中所作,當時大家都要去參加考試了,他還裹著被子,同室的小朋友笑話他,他卻說:方才想到“江頭一夜雨,樓上五更寒”一句,想要完成全詩,你們不要打擾我。”這位小朋友叫黃景仁。

現代之人對黃仲則這個名字很是陌生,其實這個很正常,有清一朝寫詩之人何止百萬,僅那乾隆一個人就寫有數萬首詩,幾與《全唐詩》相匹,誰能記得他一首?清詩也一樣,一般如能背出十首者,那便算了得之人了,當然,有些人能背《紅樓夢》中所有詩詞的,權不算在此列。

他在三千人的童子試中詩為第一,而且他還被譽為“乾隆六十年第一人”,這兩項也足見他在詩詞上的聲譽了,他是北宋大詩人黃庭堅的後人,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詩,常常被我們掛在口上以自嘲,只是我們將其當作俗語了,這便是“百無一用是書生”。

黃景仁,字仲則,號鹿菲子,江蘇省常州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後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翹楚。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黃景仁的家境很是不好,父親早喪,貧寒苦讀,還未成年,家中便發生了一系列的變故,不得已,他孤苦於世,獨麵人生,在讀書學習之餘,還客遊四方謀生以奉養母親,《清史稿》中有載:“後以母老客遊四方,覓升斗為養。”

他的科舉之路走得很不順,除了早年應童子試時牛過一回外,每每折戟於鄉試,屢考不中,後來浪跡江湖,在多地的官員幕府中為客,受盡了人間的白眼。

這裡面“為客”一詞很有些講究,一般人入府都是為幕僚,他卻是在為客,這是否可以說,他連做幕僚的資格都沒有,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真是悲催到極點了。

因為當幕僚是要為主公分憂解難,處理各種事務,而黃景仁可能除了詩文,其他能力如何不得而知,想必不是太強,所以,他在幕府內只能以詩文娛人,或者只是幫助整理一下主人的文稿之類的雜事,做這樣非編制內的工作,大概也只能為客了。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及他在安徽學政朱筠幕中校勘文章,跟著朱筠於採石磯的太白樓聚會,當時名士薈萃,賞景賦詩;席間最年輕的黃景仁身著白袷春衫,徘徊在三臺閣前日影中,援筆構思,倚馬即成幾百言,這就是《笥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

此歌成後,立即引起轟動,這首詩很快就傳遍長江兩岸八府,一時傳為文壇佳話。人們比之與唐王勃《滕王閣序》齊美的佳作;大學者袁枚讀了,盛稱它風采過人,不同凡響。

黃景仁27歲赴北京,次年應乾隆帝東巡召試取二等,授武英殿書籤官,33歲時,遊西安,客陝西巡撫畢沅幕。

所謂“召試”並不是正式的科舉考試,而是皇帝臨時將一時的聲名卻無出身的人,召集起來進行面試,是一種很隨機的行為;但我至今也弄不清楚,這武英殿書籤官是個什麼鬼?

我查了很多資料也一無所獲,而且好像此職稱也就在黃景仁名下才有,似乎是他的專屬一樣,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個官職,如果是小吏,那不是將皇帝也看得太低了。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此後不久,他便回到京師,為候補丞,也就是說,他去官家那裡排隊準備當官了,儘管這“丞”是最最最低的官職,幾同孫大聖的弼馬溫無異。

就是這渣渣小官,黃景仁也未能補到,也許他實在是無錢打點那些手握權力的官員吧,而生活卻一直是舉債度日;等到他35歲時,為債家所迫,抱病出走西安,走到運城時一病不起,旋即病逝。

一代名士,如楊白勞般的出走躲債,連補官都被逼得放棄,這是何等的悲哀;由此也可以看出,黃景仁是個很要面子之人,窮困潦倒,也不去求那些已當了高官的朋友,比如洪亮吉。

說起這洪亮吉也許現在並不知名,他可是有清一朝少有之大才,官雖然當得並不大,可卻是一位皇帝相當看重之人,他的奏摺曾被皇帝置之左右,時常觀覽;他一生同後來的嘉慶皇帝糾葛,史稱大清第一硬漢,並因有關人口論的文章,而被譽為“中國的馬爾薩斯”。

黃景仁同洪亮吉堪稱絕世之交,黃比洪小三歲,他們是一起參加縣試時住在一間房中而相識,從此後便成為一生的摯友,同那劉禹錫和柳宗元二人一般。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洪亮吉萬里荷戈

二人由舍友成學友,一起到常州龍城書院學習,又同住一間寢室,友誼更深;不同的是,洪亮吉詩與經並重,並不把詩當飯吃,怎麼說要先考中進士,掙個出身才是硬道理嘛;而黃景仁卻並不把這科舉不回事,不看指定教材,卻對那些“閒書”讀得是廢寢忘食。

洪亮吉其實也是考了多次,但他始終不放棄,加倍努力,結果後來果然洪亮吉考中了進士,然後是翰林院編修,國史館編纂官等一堆文人最羨慕的職位隨之而來,而這黃景仁不但屢考不中,還依舊沉浸在詩中不能自拔。

二人雖是好友,性格卻完全不同,黃景仁感性,浪漫而又任性;洪亮吉理性,行事穩重,講究變通,所以,在塵世中處世,其收穫便大不一樣了。

洪亮吉的詩也是作得很好的,如“上樓人影瘦,滅燭雨聲疏”,怎麼看也是佳句吧,特別是後來他謫戍伊犁,《伊犁日記》和《天山客話》兩部作品,給後人瞭解西陲風物留下了一筆寶貴遺產。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但對恃才傲物,傾一生之力寫詩的黃景仁來說,在作詩方面對洪亮吉一貫是以師長的口吻說話,甚至讓洪哥以他的詩當帖臨習,這也狂得夠狠。

其實洪亮吉也是大狂人一枚,那“清朝第一硬漢”的稱謂可不是白來的,但他卻對黃景仁非常地大度,每收到黃老弟寄來的詩,都更衣洗手,認真拜讀。

要說洪亮吉沒給黃景仁幫助那是不可能的,黃景仁當京漂,稍稍安定便要把家眷接來,洪亮吉知道他這位小弟的實情,力勸其不要如此,但黃景仁誇口說“人謂長安居不易,誤矣”,沒辦法,他只好派人派人千里送黃家眷。

果然,後來的黃景仁在北京混得灰頭土臉,生活無著,其自述道:“全家都在風聲裡,九月衣裳未剪裁” ,洪又著人將其家屬送返故鄉,併力薦其去陝西巡撫畢沅處當幕僚,可惜,黃景仁沒有這好命,走到半路便去世了。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沒有任何記載洪亮吉在經濟上給過黃景仁多少幫助,想那洪哥過得還是很滋潤的,但為何他這小弟卻窘困寒貧,以至於落魄離京,狼狽出走,直到運城自知命將不支時,方才寄信於洪哥,這肯定是黃景仁不屑於接受洪的接濟,也就是民間所說所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當洪亮吉收到黃景仁書信後,借了驛路,以六百里加急,“借馬疾馳,日走四驛”,只是趕到之時,“而君已不及待矣”,洪亮吉大慟不已,遂素冠白袍,千里扶柩,將老友送歸故地安息。

“予不幸早死,集經君訂定,必乖餘之旨趣矣。”這是早年黃景仁對洪亮吉說的一番話,其意思是說,若我早死,你要將我的詩文結集,但你不懂詩,不要亂改;洪亮吉果然後來將他的詩文一字不改地編輯了出來,這便是黃景仁流傳後世的唯一著作《兩當山房集》。

黃景仁的詩寫得的確是很好,可惜現在的人識之不多,他一生飄零,苦不堪言,35歲便離世而去,這在他的詩作中反映出來的便是窮愁不遇,寂寞悽楚,雖然不是“滿紙荒唐言”,但卻是“一把辛酸淚”。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始有九人翻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這首名為《雜感》詩中的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千百年來是掛在一些不得志文人口中的感嘆之句,時常被拿來傷害讀書人的閱讀興趣,傳遞著灰色情緒。

其實,作為讀書之人,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挫折之後,總要拿這書本來說事,不說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了,即使是如一些名家也常發出類似的感嘆,陸游說自己“此身合是詩人未”,蘇東坡則更是痛感“人生識字憂患始”。

怎麼說這都是一時的牢騷之言,我華夏自古便崇尚讀書,那誕生“桐城派”的地方,至今都有著“寧丟豬,不丟書”的傳統,古人甚至認為文字是有靈魂的,不能隨便焚燒,因此還建有敬字亭。

中國的古代科舉制度被世界看作是一項偉大的創新,人們也只有透過讀書才能步入上升的通道,所以,讀書在任何時候都是被大家看作最為重要之事,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也,除了在那“讀書無用論”的奇葩年代。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其實,看這首詩最要緊之處,我認為並不在這“百無一用是書生”,而是在最後一聯,“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春鳥鳴歌喉,秋蟲歡聲唱,雖然我的歌聲無人欣賞,但我為我自己鼓掌,這才是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實在是一種灑脫。

黃景仁個性倔強狂放,孤高自負,是古代不得志且貧寒文人的代表,他一生都在寫詩,因他的經歷的困頓,所以詩中鮮少頌世之語,表現出的多是窮愁悱惻之情、寂寞悽愴之風,低迴掩抑之感;在他的詩作中,讓我最為感動的,是他寫的一首《別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這是他當時在北京混得很慘,衣食無著,無奈只有將家人送回故鄉度日,在同老母惜別之時,他寫下了這首讓人辛酸落淚的詩句。

老母親的眼淚早已流乾,白髮愁眼,一句話不說,風雪之夜,輕掩柴門,蹣跚地離他遠去,作為人子,不能在母親面前盡孝,連供養母親的能力都沒有,養這樣的兒子有何用!

描寫母愛最著名的莫過於孟郊的《遊子吟》了,但要從母子分別的淒涼程度來看,當首推此詩,尤其這最後一句,是詩人內心的自責,母親已消失在茫茫地風雪中了,走前的淚眼已體諒了兒子的苦衷,帶走了悲苦和無奈,只能在心中祝福兒子安好。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偉大的革命家瞿秋白先生對黃景仁也是情有獨鍾,他在早年在敘述家庭的窮困生活時曾說:“想起我與父親的遠別,重逢時節也不知在何年何月,家道又如此,真正叫人想起我們常州詩人黃仲則的名句來,‘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所以,秋白先生參加革命後,寫有一首贈友人的詩,“詞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吾鄉黃仲則,風雪一家寒。”對黃景仁是滿滿的同情之感。

著名作家郁達夫也是一樣,他一生只寫過兩篇歷史小說,其中一篇名為《採石磯》,便寫的是這黃景仁,二人有著相似的經歷,那種困頓而命運多蹇的孤傲與清高,還有少孤多病卻舉世罕匹的才華,都有著很高的相似度,所以,當時文壇很多大家,如郭沫若和曹聚仁等人,都把郁達夫視為“現代的黃景仁”。

郁達夫對黃景仁一生貧寒的生存狀況自是很同情,更是對他詩中嗟貧嘆苦,啼飢號寒的內容予以理解,鬱作家讚揚的是他在困頓之時,依然保持著本色,是對其不食嗟來之食,不作搖尾乞憐之狀的讚賞,所以,郁達夫給予黃景仁以很高的評價,他說:

“要想在乾、嘉兩代詩人之中,求一些語語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詩人氣質的詩,自然非黃仲則莫屬了。”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可以說是清朝眾多詩人中,最有才華,也最具才情的一位詩人,他有著古代文人典型的疏狂,被當時的大文士袁枚讚譽為“今李白”。

而張維屏更是將其推為“仙才”:“夫是之謂天才,夫是之謂仙才,自古一代無幾人,近求之百餘年以來,其惟黃仲則乎。”其評價之高,世所罕見。

可惜的是,現在包括很多知名學者,都只知納蘭性德,卻不知鹿菲子為誰了,可光怪陸離的七色媒體再博眼球,也遮不住透過歷史昏黃紙背傳來的千古佳句。

觀黃景仁一生,他似乎總在博取功名的路上前行,但又總覺得並沒有拿這科考當回事,並沒有在這上面下苦功,而是沉醉在他的詩中,這點很是有些像那早他半個世紀的洪昇。

不同的是,洪昇怎麼說最後還是寫出了轟動一時,伶民爭唱的戲劇《長生殿》,雖仍是白衣之身,但至少是“出有車,食有魚”;而黃景仁則不同,他的詩雖頗受讚譽,就如同他的老祖宗黃庭堅一樣,都侷限於專家層,在民眾的普及率並不是太高。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加之他耿介之性情,不為五斗米折腰,於是一生窮困,傲岸不群終檔不住冷風寒雪,任性使氣亦贏不來充腹之炊,所謂“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這就是黃景仁真實的生活寫照。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生前落落寡歡,死後聲名不彰;黃景仁的一生窮愁潦倒,人到中年,齎志而歿,甚為可惜;如果我們現在能靜下心來,細細地品讀他的詩作,我想你定會被驚豔,也能體味出何以他會發出人們熟知的悲嘆之句,若真能如此,我想若黃景仁地下有知,定會很欣慰的。

這世道真是有些詭異,黃景仁的祖先黃庭堅,最後是慘死在城門洞中,去世時身邊無一親人在側,現今的人們除了他那句“春風桃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其他怕也是不甚了了。

而黃景仁也是,人們所熟悉的怕也只有這“百無一用是書生”了,去世時亦豆燈殘照,寒雨冷風,孤苦伶仃,不知他在合上疲憊的雙眼前,是否想起乃祖當年離世時的悽慘之狀?我每每想起這二人離世時的慘狀,不禁也是一聲長嘆……

黃景仁,清朝大詩人為躲債竟客死他鄉,不禁令人一聲長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