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復國後,范蠡看出勾踐並非是可共富貴君主,巧施一計逃離越國

大家好,我們的建築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越王勾踐,剛剛滅了吳國,非常開心地舉行了慶祝宴會。整個宴會過程中,勾踐問:“范蠡上將軍在哪裡?”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發現范蠡的確沒在現場。

勾踐立即派衛兵去尋找,但搜遍了宮殿,也沒有發現范蠡。越王有些憤怒地說:“不要找他了。”就這樣,慶功宴草草結束,勾踐很掃興地回到寢宮。

直到第二天,當勾踐剛剛醒來時,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越來越近。“噔、噔、噔”衛兵慌忙說道:“越王,今天早上,在太湖發現一件外套,正是是范蠡將軍的衣服。”

勾踐復國後,范蠡看出勾踐並非是可共富貴君主,巧施一計逃離越國

范蠡真的跳進湖裡自殺了嗎?越王不明白范蠡為什麼會這樣。但是越王現在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當范蠡跳入湖中自殺的訊息傳出時,所有官員都吃了一驚。包括與范蠡共同輔佐勾踐的文種,心裡也非常難過。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英雄惜英雄”。

我們不得而知越王勾踐是否相信范蠡會跳入湖中,但我們可以肯定范蠡並沒有跳入湖中,只是用了這個計謀逃脫了。

【《史記》中曾記載了范蠡在脫身之後給文種寫過一封信,內容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樂。子何不去?”】

勾踐復國後,范蠡看出勾踐並非是可共富貴君主,巧施一計逃離越國

這是范蠡乘船逃往齊後,就寫給文種的一封信。這封信的意思是說服文種不要和越王呆在一起,越王是一個只能同甘共苦的君主。

看完這封信,文種心裡一驚,他意識到范蠡不是自殺,而是為了自保隱退了,這應該說是一個大智慧。想著想著,文種心裡就難過,因為有了范蠡的先例,他不可能再這樣脫身了。

雖然文種也是吳越爭霸中的關鍵人物,但文種一直“長於治國,短於自保”讀完范蠡寫的信後,文種嚇壞了。同樣的招數目前是不可能重複的,他只能假裝生病。

勾踐復國後,范蠡看出勾踐並非是可共富貴君主,巧施一計逃離越國

然而,文種拒絕上朝的計謀很快被勾踐發現,勾踐派人到文種家裡將其賜死。就這樣,文種和范蠡原本是一代謀士,卻命運相反,這與文種自負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事實上,范蠡並不是第一個勸文種要自保的人。第一個勸文種自保的人是吳國太宰伯嚭《史料》中記載:在越滅吳之時,伯嚭曾寫信給文種請他放過一馬,這樣對他自己也是有好處的。原文內容為:“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大夫何不釋吳而患越乎?”

伯嚭試圖說服文種不要將吳國趕盡殺絕,這樣他自己的時間也不多了。然而,文種不聽這些話,最後的確是被殺了。

若文種稍加自保,將吳國留下,有了這個隱患,越王需他滅吳,也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勾踐復國後,范蠡看出勾踐並非是可共富貴君主,巧施一計逃離越國

然而,歷史已經發生了。三國時期,文種死後600年,司馬懿為曹魏滅蜀,但當蜀國幾乎被滅時,司馬懿不戰而退。為什麼?

因為司馬懿知道,如果他消滅了蜀國,他將是下一個被消滅的人,這是保護自己的方法。

有句話叫“讀史明智”,《史記》裡的一切其實都發生了。近3000年的漫長曆史,記錄了無數歷史人物的經驗教訓。

勾踐復國後,范蠡看出勾踐並非是可共富貴君主,巧施一計逃離越國

透過閱讀歷史,我們必然會從祖先所經歷的人生教訓中汲取不同的智慧和眼界。我讀歷史書快七年了。當我迷茫或者有困難的時候,我都會拿出《史記》看一看歷史上的人物面對困境時,是如何走出去的。

讀著讀著便發現,其實我們眼下遇到的困難,在古人面前的確都是小巫見大巫。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們更應該潛下心去閱讀一本真正的歷史。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