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6座地標性公園,遇見生動有趣的自然科普展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訊(記者詹麗)

物種保護,多樣世界,這關乎每一個人的命運。從反思人與自然的角度出發,由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出品的2021年自然科普巡展29日走進武漢6座地標性公園,為市民帶來生動有趣的自然科普展覽,共展出兩週時間。

在武漢6座地標性公園,遇見生動有趣的自然科普展

西北湖廣場《從黎明到黑暗長江豚類保護之路走了40餘年》。

長江“十年禁漁”政策出臺後,長江裡的魚類也將迎來休養生息的機會。《從黎明到黑暗 長江豚類保護之路走了40餘年》講述從白鱀豚到江豚,中國淡水豚保護曲折前進的艱難歷程。

工作於卓爾國際中心的鄒先生在中午工作之餘也會到西北湖廣場散步,他看到德芭與彩虹書店內的自然科普展覽後說,以前只瞭解到白鱀豚的滅絕,沒想到江豚也岌岌可危,希望十年後能夠在長江裡有幸見到這些“微笑天使”。

在武漢6座地標性公園,遇見生動有趣的自然科普展

中山公園展覽館內市民參觀《地球曾是一顆“大雪球”》展覽。

展出於黃鶴樓公園紫竹苑的《“吃貨”真能成為入侵物種的“天敵”嗎?》列舉了小龍蝦、牛蛙、福壽螺等入侵物種,深入淺出地講述了防治外來物種入侵是保護本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手段。

在和平公園月季園展出的《武漢這些鳥居民,全球都很關注》則以青頭潛鴨、卷羽鵜鶘等珍稀鳥類為例,以武漢為座標,展望候鳥遷徙的巨幅畫卷。

展出於中山公園展覽館的《地球曾是一顆“大雪球”》回顧幾億年前地球往事的“雪球地球”案例,展望2。5億年後的地球畫像。

據瞭解,本次展覽在解放公園、沙湖公園同步展出。

【編輯:張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