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領導者,都始終保持一分“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清醒

承認自己“不知道”,是從1到2邁出認知陷阱的重要一步。

文:朱巖梅(華大集團執行董事、執行副總裁)

企業家似乎是最讓人費解的一群人:

有的只有小學初中文化程度,從不起眼的生意起家,卻能有大成;而有的學歷高、技術牛,掌舵的企業卻活不長、長不大,不是弱不禁風,就是中途夭折。

這其中到底有何奧秘?今天就來談談他們的認知差距。

認知境界,可簡單劃分為四種狀態。

個人如此,企業也如此。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成功的領導者,都始終保持一分“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清醒

承認自己“不知道”,是從1到2邁出認知陷阱的重要一步。

為什麼沒文憑、沒上過學的企業家卻可以成功?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知道”,先天的知識短缺,讓他們創業伊始,就如屢破冰,如飢似渴地向他人學習,而不需要克服多數人傲慢的本能。

1、新奧創始人王玉鎖

初中畢業,1984年創業,兩年後才在家鄉鎮上給人送液化罐,掘得第一桶金。之後創辦過夏利計程車公司,直到1992年才開創新奧天然氣業務。

因為沒多少文化,所以他知道自己需要學習,1995年進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習;1996年,新奧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進駐新奧,啟動內部管理,升級各項制度。

年近60歲的王玉鎖,講起新能源、核聚變,“怎麼看都像一個物理學家,比科學家講得還通俗易懂”。

2021年,王玉鎖及家族以64億美元,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418位。

2、吉利汽車李書福

1963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19歲高中畢業拿著父親給的120塊錢開始了照相生意。之後做冰箱、摩托車,生意紅火,1994年,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造汽車”。

之後也張狂過,到海南做房地產慘敗,投資足球隊又閃退,並將中國足協告上法庭。

這些教訓讓他

“知道自己不知道”

,而後分別在哈爾濱、深圳、上海三地的大學進修,如今他還能說一口較流利的英語。

2009年收購沃爾沃轎車,2010年收購美國福特。2018年入股戴姆勒。

2021年,李書福以197億美元,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89名。

3、長隆創始人蘇志剛

他沒上過學,2017年我與他當面交流時,他自嘲只會寫五個字“蘇志剛,同意”,我開玩笑問他,要是不同意怎麼辦?他說:“那就打個叉!”

1989年8月,創辦香江海鮮酒家。因為當時廣東食客們流行吃野生動物,蘇志剛關注到野生動物的經營鏈,1996年啟動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專案(原名香江野生動物世界),2006年長隆歡樂世界開業。

蘇志剛沒上過學,更聽不懂外語,但他帶領自己的管理團隊幾乎走遍全世界的迪斯尼樂園,學習人家的先進理念和管理經驗。

廣州長隆、珠海長隆、清遠長隆度假區陸續開業,珠海長隆開業時接待遊客超50萬人次,創造了行業奇蹟,被譽為“中國迪斯尼”。

2020年,蘇志剛以155億元人民幣,位列胡潤百富榜第350位。

弱小和無知,從來就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這三位企業家,因為時代所限,沒機會順利接受高等教育,但他們求知若渴,

從1到2,再到3,從“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知道”

,在各自行業裡不斷進取,做了很多人家認為“風險大、不可能的事”,才有了今天的行業地位。

然而,他們又非常低調,很少聽到他們高談闊論,不仔細研究他們的企業發展史,我們甚至都不瞭解他們經歷的驚濤駭浪,跌宕起伏。

他們似乎正在從3走向4,從“知道自己知道”到“不知道自己知道”。

當年中國通訊領域四大企業——“巨(龍)、大(唐)、中(興)、華(為)”,如今只有當初最弱勢的“小弟”華為還勢頭正勁,蒸蒸日上。

巨龍的創始人鄔江興,是通訊領域的院士。大唐的歷任總裁熊秉群、魏少軍、周寰、曹斌、童國華等,都是技術大專家。他們中隨便拎出一個,都比任正非的技術背景強多了,然而他們管理的企業,不是破產、鉅虧,就是勢衰、江河日下,唯獨華為成了世界級企業。

成功的領導者,都始終保持一分“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清醒

恰恰是任正非起點低,他從2開始,到3、甚至4,而這些消失的企業領導者,大概由於技術太牛了,忽視了自己在企業和管理方面上的“不知”,沒能走出1,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抑或即便知道了也大勢已去,無力迴天!

這些成敗得失,永不過時,一直在提醒創業者要警鐘長鳴。

喬布斯說,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瑞。達利歐說:You can’t make a great decision without swimming for a while in a state of “not knowing”。(如果你不在一種“不知道”的狀態下探索一段時間,你就不可能做出很好的決策。)

任正非說,華為人必須對抗“熵增”。熵增指什麼?就是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必然會從有序到混亂。

人和組織一旦封閉,不開放學習,必然走向熵增。

張一鳴宣佈交棒管理時說:

讓自己重新投入學習與摸索的狀態中。以十年為期,為公司創造更多可能。

黃崢說,

我要跳脫出來,為公司摸一摸10年後路上的石頭。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托爾斯泰這句話對成功的企業家也是適用的。

成功的企業家,都會始終保持一分“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清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