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英王室專屬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又稱西敏寺,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始建於公元960年,是英國王室專屬的教堂。

1045年,威斯敏斯特教堂由“懺悔者”愛德華擴建,他登上王位後在倫敦附近選了一個修道院,予以重建,並將此修道院取名為威斯敏斯特,該修道院於1065年被封聖。

這位愛德華是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王朝君主,因為對基督教無比虔誠所以被稱為“懺悔者”,或“聖愛德華”。現代的這座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就造是由愛德華的那座修道院改建而成。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建成封聖時,愛德華已病重,一星期後就去世了。他的王冠“聖愛德華皇冠”被視作英格蘭國王權力的象徵,此後在皇室成員加冕時被使用。

“聖愛德華”任國王時深得民心,被譽為“在威廉一世前最英明的帝王”。

十三世紀,亨利三世為了紀念“聖愛德華”,決心將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改造成一座更宏偉的哥特式教堂。

此後直到十六世紀,各代英格蘭國王都為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改造添磚加瓦,從諾曼式、哥特式到早期文藝復興式,原來的結構早已所剩無幾。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雖然雜糅進了各種風格,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基本特色仍屬於哥特式,它主要由教堂和修道院兩大部分組成,全部為石頭打造。教堂主體部分長156米,寬22米,拱頂高達31米,是英國最高的哥特式拱頂。教堂西部的雙塔高達68。6米,高聳壯麗。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世界上最壯麗的教堂之一,在這座歷史久遠的殿堂中,幾乎可以看到整個大不列顛帝國的歷史,它是一座在英國心中如太陽一般的建築。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命運之石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祭壇後有一座墳墓——愛德華之墓,祭壇前則是一張加冕座椅,寶座下一直放著一塊“命運之石”。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這塊“命運之石”,是1296年英格蘭兼併蘇格蘭時被愛德華一世搶走後,就一直放在斯敏斯的加冕椅下方的。直到今天,它仍是英國君主加冕時必須的聖物之一。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在神話傳說中,這塊石頭是神族帶到愛爾蘭的命運之石,愛爾蘭歷代高王都必須在這塊石頭上加冕。最後一位使用它加冕的愛爾蘭高王將它送給了蘇格蘭王,這塊石頭便在蘇格蘭代代相傳直到被愛德華一世搶走。

1950年的聖誕節,有三名蘇格蘭學生夜闖威斯敏斯特教堂,將“命運之石”盜取了出來,送還給了蘇格蘭。1951年,倫敦警方將石頭追回,並將其運回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1996年,蘇格蘭人民終於迎回了他們的命運之石,石頭被一直護送到蘇格蘭的聖吉爾斯大教堂。

英國將“命運之石”還給蘇格蘭的同時也提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將來英王舉行加冕典禮時,該石頭仍然需要運回威斯敏斯特教堂,安放在聖愛德華寶座下。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偉人之墓

威斯敏斯特教堂自封聖後就成為了歷代英國國王加冕禮的舉行地。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之外,英國曆代國王都是在此地加冕登基,死後也都長眠於此。

除此之外,這裡還長眠著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詩人、小說家、軍事家和哲學家,如:牛頓、達爾文、丘吉爾、狄更斯、喬叟、霍金等。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牛頓墓

這些人的陵墓也為威斯敏斯特教堂籠罩上了一層榮譽之光,所以它也有“榮譽的寶塔尖”之稱。英國人認為死後如果能在這裡佔據一席之地,那將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目睹了牛頓葬禮的伏爾泰就曾感慨道:

“走進威斯敏斯特教堂,人們所瞻仰的不是君王們的陵寢,而是國家為感謝那些為國增光的最偉大人物的紀念碑。這便是英國人民對於才能的尊敬。”

除了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之外,威斯敏斯特教堂內還埋葬著一位一戰中犧牲的無名戰士,墓碑上鐫刻的墓誌銘是:

“無名者最有名。”

威斯敏斯特教堂:在這裡,“無名者”和牛頓、丘吉爾葬在一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