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區新塘鎮群星村的石巷天后宮和古海遺蹤 見證滄海桑田的變化

1991年4月12日《羊城晚報》李健生和王一洲的文章《海蝕洞裡話滄桑》就報道:“新塘海蝕洞,是我國沿海地區不可多得的古海遺址。它規模之大,超過了廣州石榴崗七星崗古海遺址。”廣州市增城區新塘海蝕洞在增城區新塘鎮群星村靠東洲與白江村邊界處。這裡因有長長的海蝕洞而自古被當地人稱之為石巷。清末《增城縣誌》記載:“石巷,在邑治西南八十里甘泉都沙貝村外,巨石夾成一巷,有巖可坐數十人。巖中祀天后神。歲時伏臘,居民報賽往往遊歌於此。其側有寺曰倚巖。”

增城區新塘鎮群星村的石巷天后宮和古海遺蹤 見證滄海桑田的變化

(增城區新塘鎮群星村依巖的天后神臺(2003。1。12。攝))

今日,當年居民報賽遊歌的古海遺址成了民間宗教信仰,祈福許願的場所。那裡除了天后宮外,還增建了社稷廟、關帝廟和佛教的大雄寶殿。新修的天后宮,已不再倚巖,而是建在海蝕洞的外邊。我好不容易才從原來的依巖寺旁邊找到石巷的入口。童年時,走出石巷洞口,就看到浩瀚的東江。如今,石巷的洞口,橫跨著一條新修的大道。大道那邊,就是新塘口岸、海關、邊檢等區域。

石巷洞口,築了個小門樓,門樓上面,有“石巷”兩個大字。原來2。5米寬,20米長的石巷比過去短了,巷底比過去平滑,頂部的裂縫比以前寬了很多,往日石巷中“一線天”的奇觀再也不能重現,只有兩壁依舊用它灰暗赤褐的顏色和凹凸不平的狀態記錄著歷史的滄桑。兩千多年以前,今日的東江三角洲平原還是一個廣闊的海灣。石巷一帶由紅色砂岩和礫岩組成的小山丘就是南海的岸邊。這些山丘無時無刻不受海浪的拍打和水流的衝擊。

日積月累,年深歲久,海水順著岩層的走向,將岩石沖刷出一條長長的海蝕洞,這就是石巷了。隨著後來陸地的不斷上升,海水逐漸退去,古海灣便成了凹凸不平的灘塗。然而,源於江西省尋鄔縣大山裡奔騰西去的東江水,卻要流經這灘塗注入南海,所以海蝕洞依舊要面對江水,只不過是它已經從海岸變成了河岸罷了。

潮水退了又漲,花兒落了又開。滾滾而來的東江水從崇山峻嶺裡帶來了大量的泥沙,在江海交匯處的內海灣裡沉積下來,與海水退下去留下來的大量貝殼混合在一起。年復一年,內海灣變成了一片肥美的土地,“沙貝”村也因此逐漸形成。深深烙上滄海桑田印記的沙貝是新塘的古名。沙,積集了東江水帶來的崇山峻嶺之靈氣;貝,融匯了茫茫大海廣博深邃之精華。原來居住在丘陵臺地的先人,慢慢地往沙貝堆積成的平原裡移居,倚著長流不息的母親河東江,過著亦漁亦農的生活。

增城區新塘鎮群星村的石巷天后宮和古海遺蹤 見證滄海桑田的變化

(增城區新塘鎮群星村石巷的海蝕洞(2003。1。12。攝))

水可載舟,水亦可以覆舟。沙貝人在河裡打魚,在江裡撈蜆,可以過著比別處人稍為富足的生活,但卻要屢屢遭受狂風暴雨的威脅。船艇行江走海,遇上臺風,一家人乃至一村人都要提心吊膽。於是,人們就在古海岸的遺址裡,依著石巷建了一座寺廟,把民間傳說的護海女神天后請到寺廟裡,以祈得到天后娘娘的庇廕,趨吉避凶保平安。

天后,原為天妃。當沙貝還是一個大河灣,先人還居住在丘陵臺地的時候,距今東江岸邊一千多米小村場就有一座天妃廟。石巷有了天后宮以後,天妃廟也就成為了“細廟”。原來天妃命名的地方也被人們俗稱為細廟了。我無法考證石巷倚巖天后宮初建的準確年代,但原來的天妃是被清代康熙皇帝加封為天后的,所以興建倚巖寺也一定在清代康熙年間以後的事了。

天后宮建成後,到石巷燒香進燭,祈求天后娘娘保佑護蔭者絡繹不絕。人們從最初祈求順風順水、老少平安到盼望海生百福、地納千祥;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到幻想金玉滿堂、榮華富貴;後來隨著商業的興起又祈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我不知道神明的天后娘娘有否使人們的祈盼都變成現實,但倚巖寺卻在歲月留下的痕跡裡記錄著家鄉人一個又一個不同的夢想與希望。

小小的倚巖寺,在歲月的痕跡裡記錄著新塘人不同時代的不同夢想與希望。承載著倚巖寺的石巷見證著大自然滄海桑田的變化。今天,全國沿海最大的海蝕洞——石巷已遠離大海60多公里,離東江也有100多米。在長長的時光甬道里,古海遺址留下的石巷離水的距離越來越遠,而石巷本身的長度卻越來越短,露天的石縫也越來越寬。天后宮毀了可以重建,但大自然形成的古海岸毀了卻永遠不會再生。因此,很多有識之士都撰文疾呼:新塘古海遺蹤急盼守護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