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瘋"謝建光,徒步拉房車35萬公里,卻沒能落葉歸根

引言江水沉沉帆影過,游魚到晚透寒波。渡口雙雙飛白鳥,煙嫋,蘆花深處隱漁歌。——《定風波·江水沉沉帆影過》

《徐霞客遊記》主要記錄了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幾十年遊歷河山的所見所聞所感,他的一生足跡遍佈華東、華北、沿海地區等十幾個省,看到過無數的山川美景,在旅行中,徐霞客會把一天中遇到的、自己觀察到的事物記錄下來。他有時露宿在斷壁殘垣間,有時寄身於草叢之中,無論情況有多艱難,仍然堅持用枯草點燃做照明,記錄好一天的見聞,尤其是對地理、地貌、地質、人文、植被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經後人編著整合成為《徐霞客遊記》,具有極高的科學、文學價值,被譽為千古奇書。

"天下第一瘋"謝建光,徒步拉房車35萬公里,卻沒能落葉歸根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科技水平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質的飛躍,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喜歡上了旅遊,透過旅行,人們可以全身心放鬆,拋開煩惱,融入到美麗的大自然當中,感受不一樣的人文環境,在旅行中感悟人生,在旅行中獲得更多的快樂。而號稱“天下第一瘋”的謝建光,徒步拉房車走了三十五萬公里,最終卻沒能落葉歸根。旅遊的形式多種多樣,大部分人平時忙於工作,只有在假期外出遊玩,但仍然有些人將旅遊當作事業而奮鬥。

"天下第一瘋"謝建光,徒步拉房車35萬公里,卻沒能落葉歸根

有著當代徐霞客之稱的謝建光就是一個為了旅遊事業無私奉獻的人,他還有另外一個稱號叫作天下第一瘋,這個瘋字可謂道出了謝建光對旅遊痴迷的程度。一九五九年謝建光出生,那個年代生產力較為低下,溫飽是個大問題,更別提遊玩了。艱苦的環境並沒有磨滅謝建光的意志,他積極向上,在小的時候就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外出遊歷世界。在家人的多方幫助下,謝建光成為了一名木匠學徒,經過幾年的沉澱,他的手藝愈發熟練,在外人看來,謝建光有手藝,不愁吃喝,日子過得逍遙自在。

"天下第一瘋"謝建光,徒步拉房車35萬公里,卻沒能落葉歸根

然而這些在謝建光的眼裡卻是一種精神枷鎖,牢牢地拴住了自己,在他看來這樣的生活實在太煎熬。1988年,謝建光做了人生中一個重大決定,他收拾行囊背井離鄉,開始了一個人的旅行。家人對他的行為持反對意見,認為生活不是隻有詩和遠方,要認清現實解決溫飽,成家立業才是謝建光應該做的事。無論家人如何反對,他已經鐵下心不再動搖,沒錢那就窮遊,自己需要的是旅遊的過程與成就感,不是貪圖享受。就這樣謝建光風餐露宿的生活開始了,他每天都用自己的雙腳行走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上,內心感到無比的充實與滿足。

"天下第一瘋"謝建光,徒步拉房車35萬公里,卻沒能落葉歸根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家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由於在旅行中謝建光遭受了不少風雨,沒多長時間就生病了,為了看病身上帶的錢花的所剩無幾。謝建光的家人以為這樣就可以改變他旅行的想法,誰知這點困難不僅沒有讓他退步,反而越挫越勇,為了避免再次旅行淋雨生病,謝建光充分發揮自己木匠手藝,純手工打造了一輛簡易房車,從一個人的徒步旅行發展成了拉房車旅行,遇到下雨天就吃住在房車裡面。

"天下第一瘋"謝建光,徒步拉房車35萬公里,卻沒能落葉歸根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旅途中,謝建光看到過令人心血澎湃的朝陽,也見到過夕陽無限好的黃昏。他在陽光照耀下揮灑汗水,在下雨時分思考人生,謝建光感到無比的自由快樂。而旅行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他經過大興安嶺時遭遇了將近半個月的大雨,儲備的食物已經吃光,被逼無奈謝建光開始挖野草、啃樹皮充飢,在他看來這些困難終會過去,人生的修行才剛剛開始。

"天下第一瘋"謝建光,徒步拉房車35萬公里,卻沒能落葉歸根

人生如夢,謝建光向人們展現了他的夢想,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他是如此的自由灑脫,沒有沉重的工作,沒有太大的負擔,更沒有瑣碎的煩心事,在他的眼中只有遠方。直到行進到黑河地段時,這一切的美好被打斷了,當時謝建光的身體已經很虛弱,下肢浮腫嚴重,全身無力氣,最終沒能挺過來,這場長達三十年的旅行隨著謝建光生命的結束永遠被定格在了黑河。

結語

夢想每個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可以為了夢想放棄所有,實現夢想的路途是艱難坎坷的。需要的是堅定的信念,不怕挫折的勇氣,還需擁有超人的耐力與毅力,在遇到困難時學會克服,不會輕易放棄。追逐夢想的後果是無法預料的,然而一旦認定了,就應該學會承擔它所帶來的後果,無論好壞,拼盡全力努力做自己才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參考資料:

《定風波·江水沉沉帆影過》

《徐霞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