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打賞的金瓜子是幹什麼用的?你知道它有多值錢嗎?

清朝皇帝打賞的金瓜子是幹什麼用的?你知道它有多值錢嗎?

金瓜子又叫金錁(kè )子,錁子就是小疙瘩的意思;金錁子,即小金疙瘩。

古代匠人為了圖省事,往往會把定量的“金液”滴在地上。當它們自然冷卻的時候,就會形成薄而圓的小金餅,遠遠看去,就如同西瓜子一般大小。因此,這些本該被叫做金錁子的小東西,就有了一個更加形象的名字:金瓜子。

皇帝隨手抓起一把金瓜子,將它賞給后妃或者臣子。臣子得到皇帝的賞賜之後,又是山呼萬歲、又是頂禮膜拜。如此,便把臣子的奴相和皇帝的豪爽體現出來了。這種情景在歷史中,極有可能是真實存在的。

清朝皇帝打賞的金瓜子是幹什麼用的?你知道它有多值錢嗎?

瓜子這種大家喜聞樂見的零食在明朝是沒有的,在明末的時候從美洲傳過來的。所以一開始傳進來的時候,一般平頭老百姓普通人家是吃不起的,只有皇親國戚和一些大臣才能吃得到。所以那個時候的瓜子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就像是今天的魚子醬一樣,不是每個人都能吃得起的。而且有時候是有錢也吃不到的。這也是為什麼不做成金米粒或者金小麥,做成金瓜子的原因。

清朝皇帝打賞的金瓜子是幹什麼用的?你知道它有多值錢嗎?

滿清貴族的後代手上還收藏著金瓜子,經過專家鑑定,這的確是皇帝賞賜之物。而他們的祖上一定是當年在朝堂上位居高位的大官或者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人。對於他們來說,一兩粒金瓜子的財富雖然並不值得說道,但是這是皇恩的象徵,值得他們家族代代相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