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裡夾雜一座太監墓,他是誰,為什麼能和帝王后妃們同葬呢?

亡國之君哪有好下場?

亡國之君當然是沒有好下場的,亡國之君的妻妾更不會有好下場。靖康之恥時,宋徽宗和宋欽宗受盡磨難,屈辱而死,他們的嬪妃更是飽受凌辱,曾生養在錦衣玉食的宮廷裡的公主嬪妃們過著不如娼妓的生活。

明十三陵裡夾雜一座太監墓,他是誰,為什麼能和帝王后妃們同葬呢?

崇禎很怕自己的妻女也受此凌辱,他先是命令周皇后、張皇后、袁貴妃自縊身亡。然後召來15歲的長平公主,淚流滿面道:“你為什麼要降生在帝王之家啊?”說完,以左袖遮臉,右手拔刀砍斷長平公主的左臂。又揮劍刺死了年僅6歲的么女昭仁公主。再然後發了瘋一樣追殺砍死了嬪妃數人。

明十三陵裡夾雜一座太監墓,他是誰,為什麼能和帝王后妃們同葬呢?

無處可逃

3月19日凌晨,李自成起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崇禎騎馬想從東華門逃跑,卻被亂劍所阻,他又跑到齊化門、安定門,大門深鎖,不但沒能逃出,連隨身的幾十名太監也被打散。

天色微明時,城內已經槍炮四起、火光沖天,崇禎皇帝在前殿擊鼓鳴鐘、召集百官。但無一人前來。崇禎皇帝哀嘆道:“諸臣誤朕也!朕之失天下,皆因文官不合心,武官不用命,文武可殺!”

明十三陵裡夾雜一座太監墓,他是誰,為什麼能和帝王后妃們同葬呢?

崇禎之死

哀嘆無用,走投無路的崇禎來到煤山(也稱萬壽山,今北京景山),身邊只有貼身太監王承恩陪同。他咬破手指,在藍袍內衣上寫下血書:“朕自登基十七年,致敵入內地四次,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太監王承恩在旁邊找了一棵海棠樹,也自縊而亡。

明十三陵裡夾雜一座太監墓,他是誰,為什麼能和帝王后妃們同葬呢?

攻入京城的起義軍找到崇禎屍體後,用扇門板給抬了出來,只見崇禎只有右腳穿鞋,光著左腳,長髮蓋臉。

帝禮葬,王禮祭

明朝大臣李國禎等人上書,哭求以帝王之禮安葬崇禎。李自成拂袖道:“你們這群人,就是沽名釣譽,根本不是為了舊主。”

過不一會兒,不知李自成出於什麼心理考慮,竟然應允了。《明季北略》中記載是“帝禮葬,王禮祭”。

明十三陵裡夾雜一座太監墓,他是誰,為什麼能和帝王后妃們同葬呢?

李自成的大順軍給崇禎戴上王冠、穿上袞玉金靴,安葬到西山長陵。可是,據《明史》記載:“哭拜者30人,拜而不哭者69人,餘皆睥睨過之”。

睥睨(pì nì)意思是斜著眼看,側目而視,有厭惡或高傲之意。對崇禎睥睨而視的老百姓肯定是厭惡的。縱然大明王朝末期的文武百官都是貪官汙吏,但是,作為一國之君,不管怎樣,都要為亡國負主要責任。

清軍入關後,為了緩和滿漢矛盾,重新整修了崇禎陵墓,並且命名為思陵,康熙皇帝為了嘉許太監王承恩忠貞殉主。將王承恩的陵墓安葬在崇禎陵寢旁邊,併為其立碑作傳。說起明朝的太監,大家想到的都是魏忠賢之流的奸詐小人,唯有王承恩以忠貞留名。

專心寫有參考價值的歷史,喜歡請關注。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