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波半個家鄉是高郵!

胡海波半個家鄉是高郵!

清晨,我站在酒店二十樓的窗戶前,眺望遠方。整個高郵城在薄霧的籠罩下,還未完全睡醒。

向東看,挺拔的高樓如同朝氣蓬勃的青年,迎著晨曦,鱗次櫛比,向目光難及的遠方進發。這一片,雖然代表了城市的未來和希望,卻是千城一面,難以勾勒出高郵的個性、內涵及魅力。向西看,老城區盡收眼底,基本上都是密密麻麻的低矮建築,間雜著青磚黛瓦的老房子,這才是這座城的精神魂魄所在,也承載了我兒時的歡樂和夢想。

高郵有兩千餘年的建城史,秦始皇曾在此築高臺、置郵亭,故名高郵,它因運河的興盛而繁榮,因運河的衰敗而勢微。在我的孩童時代,時間似乎在高郵城凝固了。早上,瀰漫著溼潤空氣的老街,青石板路有些溼滑,老大爺悠閒地躺在靠椅上哼著小調,開水房熱氣騰騰、人聲鼎沸,人們在早點鋪子裡吃著早茶,有人還就著一碟醉蝦、酌起小酒來,處處都展露出江淮老城亙古不變的氣度和風骨。

外婆家住高郵縣城,子女大多在外地工作,以前每逢寒暑假,我們都要風塵僕僕如朝聖般地趕到高郵團聚,少則住十天半個月,多則一個月,因此每當長大後憶起家鄉的點滴,總少不了在高郵生活的畫面,高郵可算得上是我的半個家鄉。

小時候,在高郵城,我和表姐、表弟們特別愛在像毛細血管一樣四通八達的巷道里捉迷藏,有的巷子兩邊高牆林立,曲徑通幽,僅可一人透過,尤其冬天西北風吹過,衰草在牆頭瑟瑟發抖,更增添了捉迷藏時弔詭神秘的氣氛。嬉鬧中,我們常常不經意地闖進曾經作為布店、當鋪、糧行的古屋老宅,這些地方要麼年久失修即將頹圮,要麼擠進了許多人家雜居在一起。外婆家解放前也曾置有四進宅院,後只剩一進,儘管如此,我依舊可以在天井裡,夏天仰望綴滿繁星的夜空,冬季欣賞雪花嫋娜地飄落至院內。

再大點,我和小夥伴們喜歡去高郵的錄影廳看港臺片,看累了,就沿著老街去文遊臺玩。文遊臺因北宋蘇軾、秦觀、孫覺、王鞏在此詩酒唱和而得名,其實就是一處幾十米高的土丘,自古以來一直是古城唯一的制高點,據說向西眺望可見京杭大運河。關於這點,作家汪曾祺在《我的家鄉》中寫道:“我小時憑欄看西面運河的船帆露著半截,在密密的楊柳梢頭後面緩緩移動,覺得非常美。”可惜小時的我,腳墊得再高,卻因視線受阻,無法望見運河。

高郵城地勢西高東低,城西面的京杭大運河、高郵湖時刻懸在老百姓的頭頂上,歷史上多次發生過水患,但這兒卻集中了高郵最美的自然風光,有“秦郵八景”為證。過去,在傍晚時分,我們時常散步於運河堤上,晚風吹來,綠柳輕搖身姿;遠處曬得黝黑的漁家少年,三三兩兩在河裡游泳,有的一個猛子紮下去,很久才會露頭,有的索性搭上一條水泥船,在船尾乘涼。偶爾,我們也會乘擺渡到運河對岸,去領略高郵湖的另一番景象,只覺得天地遼闊,水天一色,湖面平靜,帆影點點,後來我讀了元代著名詩人薩都剌的《過平阿湖》:“雨溼鼓聲重,風勻湖面平。官船南北去,帆影掛新晴”,體會便更深了。

河網密佈、水產豐饒,註定了高郵人的餐桌上少不了各種魚蝦,若辦宴席,清蒸白魚、紅燒甲魚、鱖魚燉湯等必是招待客人的美味佳餚。不過,最令人稱道的是,高郵人對傳統飲食文化的傳承和堅守。現在不少地方的淮揚菜,為了迎合時尚和流行趨勢,進行所謂的融合創新,結果變得貌合神離、似是而非。而高郵的淮揚菜卻很正宗地道,比如軟兜長魚這道菜,用熟豬油下熱鍋,且鱔魚脊背肉事先在帶有蔥姜鹽醋的沸水中汆過,而後再以水澱粉勾芡,方能讓老饕們品嚐到入口鮮香、酥爛爽滑的老味道。

高郵屬於揚州地區,有吃早茶的習慣,早點豐富,有蟹黃包、蝦肉菜包、乾菜糖包、五丁包、千層油糕、燒賣、蝦餃等。若稍微安排得豐盛些,十幾個蒸籠疊在一起,一下子就超過了頭頂。高郵包子要比揚州包子大一些,至少相當於廣式叉燒包的兩倍大,麵皮鬆軟,餡足汁多,連續吃上三到四個,基本上到中午都不覺得餓。如果想早餐簡單點,可來碗陽春麵,沒有任何澆頭,只有面和調料,卻能呈現活色生香、餘味綿長的效果,關鍵在於店家用了鹼面、蝦籽醬油和黑胡椒粉。

外婆去世後,我們這一大家子,就像斷了線的珍珠,散落各地,很少再回高郵。若干年後,一次偶然的團聚,小輩們萌生了每年輪流去各自居住的城市相聚的念頭,表姐生活的高郵也位列其中。前不久,我們夜遊了高郵燈火璀璨、如夢似幻的盂城驛、甕城遺址,在附近的空地上,一群群人隨著歡快激越的音樂在跳舞,走近一瞧,竟然不是廣場舞,而是更加動感震撼的鬼步舞。這不正是現在的高郵所要展示的魅力嗎?既古老又充滿生機活力。幸好我有機緣,能目睹它的發展和變化。

作者簡介:胡海波,江蘇揚州人,南京大學公共管理碩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文學作品散見於《三聯生活週刊》《思維與智慧》《領導科學》《秘書工作》《旅遊》《蘇州雜誌》《團結報》《語文報》《安徽日報》《新民晚報》《揚子晚報》《春城晚報》等五十多多家報刊雜誌。2018年出版散文集《寂美無聲覓佳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