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高層大換血,押寶半導體

三星電子高層大換血,押寶半導體

撰文/ 《財經天下》週刊作者 康嘉林

編輯

/

遊勇

12月7日,三星電子發生了一場“人事地震”,一口氣換掉了三位聯席CEO。這是這家韓國巨頭自2017年以來進行的最大規模的組織調整。

根據三星電子的安排,消費電子部門和移動業務合併為SET部門,由59歲的電子影像顯示業務負責人韓鍾熙領導,任副董事長兼CEO。而58歲的慶桂顯將負責三星裝置解決方案(DS)團隊,也就是半導體業務。

不難發現,手機和消費電子部門合二為一,唯獨半導體業務依然是獨立部門。三星向半導體行業傾斜的意圖已經很明顯,相比於手機和消費電子,半導體的技術門檻更高,當然利潤空間也更加豐厚。

掌門人出獄,開始人事巨震

2021年1月,三星掌門人李在鎔因向韓國前總統朴槿惠行賄被判刑入獄。8月12日,李在鎔獲得假釋。當時據韓媒報道稱,李在鎔出獄後有兩大任務:一是決策投資,二是梳理門戶。

如今,梳理門戶已經開始了。

一位接近三星的人士告訴《財經天下》週刊,三星架構調整是每年年末的基本操作,但今年的幅度是近年之最。“公司正在將老一批的員工換下,相對應的,李在鎔派系上位。”

三星電子從2013年開始引入聯席CEO制度,改制的誘因是公司複雜的利益主體與蘋果在智慧手機專利方面存在糾紛。透過將業務分拆成三個獨立的部門,三星的手機和家用電器部門避免了與元器件部門的潛在利益衝突,利於後者與蘋果和其他消費電子競品存在業務往來。

2017年,聯席CEO制度經過幾年的磨合逐漸趨於穩定。彼時,三星任命金基南、金玄石和高東真為三大獨立部門的聯席CEO,分別負責半導體解決方案、消費電子業務和移動商用。

如今,當初的三人都已經離開了聯席CEO的崗位。在人事洗牌的同時,李在鎔還宣佈了又一項“內部革新”,廢除晉升所必需的職級別滯留時間等,取消論資排輩。這意味著三星也可以像初創企業一樣,誕生30多歲的管理人員和40多歲的CEO。作為三星“三代”掌門人,他急需“穩定”公司的管理層。

從結果導向來看,這家科技巨頭的結構正在簡化為to C和to B兩項業務。

三星C端業務趨於穩定。智慧手機地位穩固,根據資料調研公司Counterpoint公佈的2021年三季度全球智慧手機調查報告,排名第一位的是三星,出貨量達到6930萬臺,同比增長20%。在消費電子品類中,電視業務目前全球出貨第一,狀態強勢。但近年來也遭遇了來自TCL的挑戰,尤其是在北美地區,TCL在部分時間段甚至超越了三星。

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對《財經天下》週刊分析稱,隨著5G、AI、IoT等技術的發展和產業融合趨勢的到來,智慧手機和包括PC、家電在內的其他智慧裝置之間的資訊與服務打通非常重要,這也是蘋果、華為、小米等科技公司的共同做法。三星的這次業務整合,就是要在產業鏈垂直整合的基礎上,增強多元品類互聯互通,創造更智慧、協同和豐富的應用場景。

實際上,兩大部門的合併也反映出公司利潤來源的變遷。千禧年前後,平板、電視是三星重要的收入來源;十年後,智慧手機業務支撐起三星的現金牛;現在,半導體業務成為三星最看好的增長引擎。

三星最新一期財報印證了這一事實,第三季度,半導體業務佔據了營業利潤的四分之三,而手機和消費電子業務相加組成剩餘的四分之一。

押注半導體

李在鎔的另一個任務,是決策投資。

在他入獄期間,三星集團擁有高達102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這個數字遠遠超過英特爾的79億美元和臺積電的310億美元。在李在鎔解決自身法律問題後,三星需要利用這些現金進行業務擴張,正如韓國SK證券分析師Kim Young-woo所言,這是最高管理者應該關注的事情。

而三星電子把業務擴張的方向放在了半導體領域。事實上,三星是記憶體晶片的全球領先者,產品涵蓋DRAM和NAND這兩種型別的儲存晶片,其利潤主要由其儲存晶片業務驅動,今年二季度,三星在DRAM的市場份額為43。6%,在NAND的市場份額達到34%,均為全球第一。

雖然三星電子在儲存晶片方面的技術積累和實力不容小覷,但全球半導體市場中,有近70%是屬於非儲存晶片的。三星電子即便成為全球獨一家的儲存晶片製造企業,也只能拿到30%,而這30%還有可能在不斷髮展中被擠壓。

三星自己也坦言,2022年伺服器和PC儲存晶片的需求存在不確定性。

從李在鎔出獄後的種種跡象來看,三星將在生產、封裝等環節切入,佈局儲存、5G基站、CPU等多個領域的晶片生產計劃。正如分析師此前預言,在李在鎔獲釋不久後,三星就宣佈了一項高達2060億美元的三年期投資計劃,以擴大在晶片、生物製藥、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領域的業務規模。

2021年11月,李在鎔拜訪了美國多家科技企業,不久三星就官宣將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建立一座晶片生產基地,耗資170億美元,最快在2024年投產。三星一直希望縮小與臺積電代工水平之間的差距,而差距主要源於關鍵工藝製程方面的成熟度。一位晶片行業的專家認為,三星雖然建廠稍晚,但在客戶資源、產能、稅收等方面將獲得美國的支撐,進而保證影響力。

在此之前,李在鎔還曾前往荷蘭拜訪光刻機巨頭ASML。EUV光刻機是晶片代工的重要工具,目前全球僅有ASML可出貨高階光刻機,如果三星想在5nm、3nm上對臺積電取得反超,ASML的光刻機將成為重要的一環。此前,三星也在2012年投資入股ASML公司以加強合作,目前持有ASML 1。5%股份。

除了在代工方面的想法,三星還將野心展望至與5G相關的裝置商業務上,例如基站製造,亦需要大量的晶片予以支援。由於華為和中興正被部分關鍵市場排除在外,三星期望捕捉這一增長點。

據韓媒報道,美國一行後,李在鎔計劃前往阿聯酋,會見阿布扎比王儲等當地權威人士,討論5G通訊、半導體等未來事業合作問題。

三星中國迎陣痛

相比在全球ICT市場的“呼風喚雨”,三星集團在中國區的多項業務卻在走下坡路。

2016年,三星Note7“爆炸門”推倒了三星手機在華業務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在石家莊的一次訂貨會上,三星中國區高管集體向經銷商下跪,一時輿論譁然。下跪卻沒有向中國消費者道歉,不僅如此,三星一度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都召回了Note 7,唯獨不召回中國市場的產品,一系列操作讓三星的品牌受傷頗深。

2018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銷量334萬部,市場佔有率僅為0。8%。而現在,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依然毫無存在感。

手機觀察家袁珂告訴《財經天下》週刊,三星倒下的主因固然來自於自身問題,中國區的對手也沒有給三星喘息的機會。

作為外資企業,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極度傲慢,不願放低姿態做好本土化。不但介面功能不符合中國人審美和使用習慣,過於原生的作業系統最佳化不足導致了慢、熱、卡。

更重要的問題是,由於韓國企業冗長的層級機制,三星線上下渠道很難做到完全下沉,許多縣級市沒有代理商,庫存積壓降價拋售更是家常便飯。在這門學問上,“OV”兄弟給三星好好上了一課,憑藉廣袤級地市的鋪滿覆蓋,OPPO曾取代三星登上過中國區銷量TOP1。

目前,三星手機在中國區處於半隱退狀態。自2018年年底位於天津的工廠關閉之後,三星在中國的最後一個手機生產工廠——惠州三星工廠也於2019年年底正式解散。

三星曾表示,正在將產業重新梳理並匹配,具體來說就是將密集型工廠轉移到用工成本更低的國家,以應對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財經天下》週刊獲悉,目前,三星已經逐漸將智慧手機的生產從中國遷至越南、印度等國家。同時還將更多中低端手機交給中國ODM企業生產,例如創維惠州分公司正在幫三星代工生產非旗艦系列。換言之,中國區已經不是三星發力的沃土。

而三星帝國更大的危機在於,在傳統優勢專案液晶顯示上,正在遭遇中國力量的圍剿。在LCD螢幕上,中國企業採取低價策略,用流血耗死對手,逼迫三星、LG等韓企轉向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螢幕。雖然三星壟斷了智慧手機OLED市場90%以上的份額,但京東方、華星光電的產線已經建起。

正如韓國資訊顯示器學會會長柳在秀預測,“雖然韓國在OLED領域暫時保持優勢,但兩三年內預計就會被中國趕上”,國際市場機構的預測也認為,LCD市場的歷史將在OLED戰局中重演。

顯示業務的陣痛也在拖累三星電視在中國市場的表現,Omdia資料顯示,2018年,三星在中國電視市佔率僅為1。7%。2019年和2020年稍有起色,市佔率也只有1。9%,甚至不及剛剛進入電視市場的華為,後者市佔率達到2。2%。從整體市場看,三星電視的排名已經在十名開外,與高達27。9%的全球市場份額形成鮮明對比。

然而,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儘管三星手機和電視在中國市場沒有存在感,但三星在整個手機和消費電子的產業鏈中卻扮演著關鍵角色,三星的儲存晶片和螢幕,一直是國內手機和PC廠商所倚賴的物件。

這種競爭力也是三星所希望加強的,相比於消費電子和手機業務,半導體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