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的“水”現在好不好喝?白洋淀人最能咂出味兒來

九河下梢,華北明珠。

白洋淀之於雄安,猶如西湖之於杭州。

雄安新區囊括白洋淀整個水域。站在雄安安新縣的白洋淀大堤放眼望去,水面開闊波光粼粼,大片大片蘆葦蕩猶如躍出水面的綠野,風吹過,綠浪起伏、連綿無際。

雄安的“水”現在好不好喝?白洋淀人最能咂出味兒來

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秉持新發展理念、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白洋淀對於構建生態之美至為關鍵。

白洋淀,這個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容雄段東側約18公里處。自2017年4月1日建立雄安新區以來,白洋淀作為最重要的生態水體,其變化備受關注。

猶記得,《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將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列為頂層設計,“沿邊不會是一圈的湖景房”“澱水將得到精心修復”的承諾擲地有聲,如今,這些規劃和願景落實得如何,白洋淀有何新變化?

時隔4年,記者再次來到這裡發現,安新縣的遊船碼頭如今已煥然一新,改造升級工作已近尾聲,即將開門迎接遊客。乘船入澱,澱鷗、白鷺時常從水面掠過,一派盎然生機。

雄安的“水”現在好不好喝?白洋淀人最能咂出味兒來

雄安新區管委會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說,一是把影響視線的湖景房全拆除了,二是這幾年湖面面積和水深確實在穩步增長。資料顯示,白洋淀平均水深為7。0米,蓄水量為3。67億立方米,水面面積達267平方公里,2020年水質同比持續好轉,湖心區水質穩定為四類,達到近10年最好水平。

根據規劃,雄安起步區呈組團式結構,形成“北城、中苑、南澱”格局。“南澱”為臨澱區域,嚴控開發建設,塑造白洋淀濱水岸線。白洋淀將推動區域環境協同治理,保持其原有歷史風貌和“華北之腎”的功能。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帶來源源不斷的清水,是擦亮華北明珠最大的變數,也是我們做好澱水修復的底氣。”吳海梅說。

雄安的“水”現在好不好喝?白洋淀人最能咂出味兒來

據介紹,自2017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透過曲逆中支、蒲陽河、鄭家佐、瀑河、北易水5個退水閘向白洋淀補水。

南水北調全媒調研小分隊從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瞭解到,經測算,白洋淀生態補水2019年引南水北調中線的水約0。47億立方米,2020年引南水北調中線的水約1。06億立方米。

安新縣農業農村局防汛辦主任孫海濱見證了白洋淀補水的不同階段:從上游水庫補水、跨河系引嶽濟澱、跨流域引黃濟澱,到如今南水北調補水,好水質的補水是關鍵。

如今雄安新區建設正如火如荼,容東片區已具備相當規模,容西片區也在全面啟動建設,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約有19萬建設者正在晝夜奮戰。據介紹,容東片區用水也是南水北調的水。今年6月底,容東片區首批安置房將交付使用,1號供水廠也將同步投入運營。

“只有水質好,人們的生活用水解決了,城市和工業用水才能得到保證。本地水資源騰出來了,可以還給農業灌溉和生態環境修復,地下水下降就可以減緩,甚至回升。”孫海濱說,在這個意義上,南水北調是生命線。

作為未來之城,雄安用水還要未雨綢繆。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中也提出要建設南水北調調蓄水庫,明確新區生產生活用水由南水北調供應。

距離雄安新區50公里,在保定市徐水區的西黑山,調研小分隊看到,這個南水北調中線雄安調蓄庫已開工建設,預計整體工程將用15年左右建成。水庫建成後將形成7000畝水面,這個蓄水規模相當於一座大型水庫。

雄安的“水”現在好不好喝?白洋淀人最能咂出味兒來

如今雄安的“水”咋樣,靠水吃水的白洋淀人最有發言權。

“喜歡清水的草蝦,這兩年又出現了;前些年水質發臭,草蝦也找不到蹤影。”46歲的安新縣圈頭鄉邵莊子村村民金慶坤說,村裡還設有汙水處理站,水好生活才好的觀念深入人心。

位於澱中的邵莊子村四面環水,這幾年旅遊火爆,僅民宿一年就收入300餘萬元,村裡還湧現了幾十個網紅旅遊主播……

雄安的“水”現在好不好喝?白洋淀人最能咂出味兒來

策劃:張旭東

文字記者:張旭東、屈婷、張濤

攝影、影片記者:才揚、劉詩平、梅元龍、張碩

統籌:張濤、齊中熙

編輯:李民、齊雷傑

海報設計:賈伊寧

新華社南水北調全媒調研小分隊報道出品

本版編輯:李靜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