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民間資本 擴大有效投資

核心閱讀

今年前三季度,PPP新入庫專案442個、投資額9165億元。其中,新入庫“兩新一重”專案346個、投資額8012億元。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強調,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如何支援有效投資,激發市場活力至關重要。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透過政府資金的引導和帶動,能更好支援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以來PPP專案投資情況如何?未來如何繼續發掘其拉動社會投資的潛力?

關鍵指標“有降有升”,市場發展更穩健

PPP綜合資訊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2014年以來累計簽約落地專案7528個、投資額124409億元,簽約落地率(簽約專案投資額佔在庫專案總投資額的比例)78。2%。累計開工建設專案4628個、投資額71933億元,開工率(開工建設專案投資額佔在庫專案總投資額的比例)45。2%。

今年前三季度,PPP新入庫專案442個、投資額9165億元,投資額同比下降32。38%。與此同時,簽約落地專案437個、投資額9929億元,同比增加310億元、增長3。2%。

關鍵指標有升有降,原因何在?

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PPP市場已逐漸進入規範平穩發展階段。

他分析,“降”主要因為專案管理更加規範,以及政府投融資渠道多元化。PPP中心對專案入庫資訊合規性、完整性核查更嚴格,各地更加註重專案質量管理,申報入庫更加謹慎,“嚴把入庫關,攔住了不達標專案。”焦小平說。此外,目前部分地區PPP專案財政支出責任佔比已接近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0%紅線,申報專案數減少。再有,隨著政府投融資渠道多元化,比如專項債的發行,形成公共服務領域專案分流。

“升”則主要有3方面原因。

一是PPP市場更加成熟。7年多的實踐,促使各參與方對PPP政策要求的理解運用更加熟練,專案前期準備和市場測試越來越充分,採購和實施流程日益順暢,資訊更加公開透明,各地營商環境不斷最佳化,推動專案落地效率持續提升。

二是PPP發展預期漸趨穩定。“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要規範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這為市場穩預期增強了信心。

三是越來越多在庫專案完成簽約落地、開工建設並進入運營期。“這符合專案開發規律,也說明PPP市場發展趨於穩定、理性。”焦小平表示,短期內新入庫的數量有所下降是正常現象,總體來講,PPP市場越來越成熟穩健並富有韌性。

“十四五”開局之年,落實重點任務幹勁足

山東省濰坊市昌邑市柳疃現代農業產業園,利用PPP專案打造濰河引水、群井匯流和海綿村莊工程,已建成的4萬畝高標準農田每年節約種植成本1800多萬元,目前小麥、玉米等作物畝均產量較此前實現翻番。與此同時,專案調動了農民參與土地市場化流轉的積極性,增加了農民的土地租金收入,還提供了1。45萬人次的就業崗位。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作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PPP模式透過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在助力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支援有效投資,助力“兩新一重”。PPP模式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交通運輸、水利建設等重大工程建設。今年前三季度,“兩新一重”新入庫專案346個、投資額8012億元,佔全部新入庫專案投資額的87。4%。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環境改善和環境保護治理。前三季度新入庫汙染防治與綠色低碳專案236個、投資額2255億元,佔全部新入庫專案的24。6%。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促進三產融合發展。2021年,有7個脫貧縣首次採用PPP模式支援從脫貧攻堅轉向鄉村振興,入庫專案8個、投資額53億元。前三季度,脫貧縣鄉村振興新入庫專案104個、投資額806億元。

——切實改善民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前三季度,教育、衛生健康、文化和旅遊、體育等領域新入庫專案69個、投資額596億元。

完善制度設計,加強風險管控

“政策要不斷適應新發展新要求的需要。”焦小平介紹,2021年以來,財政部印發《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4號》,修訂《PPP資訊公開管理辦法》並持續完善PPP綜合資訊平臺功能,進一步規範PPP專案會計處理,提升PPP專案監管、服務和資訊披露能力,強化履約責任並保障政府支付能力。

地方在制度和實踐創新方面積極突破,強化引領示範。比如,江蘇省出臺政府督查激勵政策,賦予PPP改革成效明顯的市縣PPP專案優先入庫稽核權,對列為省級試點和示範專案的給予相關獎補資金。

未來,如何讓PPP更好發揮撬動民間投資的槓桿作用?

——繼續完善制度規範,優環境、拆藩籬。

北京市中倫(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周蘭萍認為,應儘快從法律層面明確PPP的內涵外延、職責分工、規範要求等,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吳衛星指出,應進一步最佳化PPP發展的營商環境。“當前仍然存在政出多門、銜接不暢等問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有待加強。此外,當前PPP投融資渠道仍主要依靠傳統信貸,二級交易市場也不發達,融資機制尚未完全適應市場需求。”

——切實加強風險防範,拉紅線、嚴底線。

嚴格專案管理,實現規範發展。一方面,按現行政策確定30項入庫標準,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建立線上智慧稽核機制,做好入庫稽核資訊核查,嚴把“入口關”;另一方面,要加強動態管理,防範隱性債務風險。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2758個有PPP專案入庫的行政區中,2716個行政區PPP專案合同期內各年度財政承受能力指標值在10%紅線以下,整體風險可控。

“應建立PPP專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資料的年度更新長效機制,避免預測資料與經濟發展週期出現較大背離。”焦小平認為,還可以繼續升級全國PPP綜合資訊平臺,推動與債務監測系統的聯動,提高專案各參與方系統性風險防控能力。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10日 06 版)

頂部